《网易七日谈》之一
抑制购房需求是用湿棉被捂火!
作者:郭海臣(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网易编辑韩霄鹏邀我为《网易七日谈》胡乱侃点房市文字,她还说网易能重点推荐一下,我登时被她弄得很澎湃。我说写点什么呢?她说现在炒得比较火的话题当然是楼市二次调控了。
我突然无厘头地想起作家哲夫在其长篇小说——《天猎》中的一句话:猎天者必被天猎,猎色者必被色猎。于是,我对韩编辑说我的语言太辣,经常骂人也经常被人骂,骂人者必被人骂,怕你不敢发。她说你不指名道姓挖苦某个领导人就不怕。于是乎,我当时就想到了任志强,也罢。
关于楼市二次调控,我曾连夜赶了些文字,连夜发到博客上,但遭遇却不一样:搜房、网易、新浪、经济网等网站纷纷推荐到房产博客首页展览,以妓院当日头牌荐之;搜狐、天涯等网站则隐匿该文或禁止播发,使看客们很难得见;最蹊跷的是凤凰网,该文点击量数万,可是我翻腾了半天,却不知该网站把我的文章链接到何处去展览了,弄得我好奇的不行。
凡是经常逛我博客的博友,皆言我的文字太直接、太犀利、太歹毒、太肤浅,从不给人留情面。电视台的一位美女记者看了我的博客,飘扬我说,你是个“地产犀利哥”哦。在我供职的公司里,有些高级领导人看了我的《房事真相》一书后,说,这厮整个一“SB青年”!
现在,我这个“地产犀利哥”兼“SB青年”懵懵懂懂再发两句狂言:
狂言一:幼稚楼市遭遇集体“忽悠”。
还是学龄前儿童的中国楼市的确很幼稚,这让许多浑水摸鱼的投机家大发横财,也使很多楼市评论家整天乱叫乱喊,有些楼市预言家们的预测从来没对过,却一直被媒体奉为神仙。在这个彪哥悍妹、人鬼难辨大行其道的网络世界,“眼球经济”被各路媒体运用到极限。没有谁重视事件的本质,没有谁深究事件背后的对错。整个楼市一直被假象所迷,大家都在为一己之利而不知廉耻的忽悠……
话说国庆放假的第一天,我连夜把一篇胡诌乱侃的博文发到博客上之后,开始歪在沙发上看电视,却见脱口秀大拿——周立波也在信口胡侃,此时这厮正在讲一个小笑话,说,世界杯期间,足球明星小贝同志预测哪一家足球队能够出线,但一场也没有预测准。于是善于搞怪的周大拿建议,赌球的人每次按着小贝预测结果,买其相反的一家赢就可稳赚。
我窝在沙发上,呼哧呼哧的笑一通之后,想,这个故事跟房地产圈子里的唱跌派们如出一辙,唱跌派们天天唱跌楼市;但房价一路涨不停,火暴的楼市让政府连过个国庆节也不得安宁。有许多购房者在QQ上咨询我何时出手购房。现在,我有了新主意:建议购房者关注唱跌派的动向——唱跌派何时唱跌楼市了,你何时就可以出手买房了——这纯属笑谈,购房有风险,出手需谨慎。
记得几年前,我和和记黄埔的一位副总一起吃饭,席间,这位老兄喝红了脸,说,房地产行业没有专家。现在想来,我当时真不该和这位仁兄顶牛;现在看来,行走在房地产行业的这些所谓专家,纯粹是靠忽悠而徒有虚名。其言其语恐怕连自己也难圆其说。世事无绝对,唯有真忽悠,巧就巧在未来还没有到来,没有人知道其言其语是对还是错。吴敬琏说,没有那个经济学家敢预测商品价格。纵观目前财经界的一些个风头出尽的名博大腕,多数是一些脑子进水的水货,没有几个像吴老那样出言谨慎、实实在在做学问的。
靠忽悠博个虚名并不可怕,混个脸儿熟也不可怕,怕只怕政府也跟着一起忽悠,将自己和那些貌似先知的家伙等同,说瞎话,瞎说话——这事最可怕!其实,政府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楼市火暴的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失衡,如果不以市场化手段解决楼市的火暴问题,一切都是忽悠人,都难以彻底解决实际问题。
可是,政府在没有琢磨出治标又治本的措施之前,只有靠强力的政策调控打压市场需求,以此控制事态进一步扩大与恶化,这种忽悠房地产行业的心态一旦着了魔,就刹不住车了,忽悠着忽悠着,就把假的当成真的了,就把自己给忽悠进去了,就把中国整个房地产行业给忽悠进去了。
就像冯巩主演的《有钱不一定都是爷》那部电影,本来冯巩是替一个有钱的死党征婚,已是腰缠万贯的他的那个死党,只是想借他的身份掩盖自己的身份,以检验应征者到底是何居心。不料到后来冯巩真的入戏了,慢慢忘了自己的身份,忽忽悠悠就不知自己是谁了,不知到底是自己征婚,还是替死党征婚,真是“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
狂言二:楼市调控,见招拆招,政府实属无奈。
最近,刘晓光接受网易访谈,刘总认为,房价的核心问题说到底是供需关系问题,对这一点,与我的观点很一致。不仅这个问题很一致,就连对中国楼市走势的判断也很一致。刘总说,从大的趋势上看,中国房地产应该还有10到15年的高速成长期,并且,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我早在2009年就说过,楼市起码还能再火20年!不过,谁都不是神仙,房地产到底能够火多久,无法有一个明确的时间概念,但是,在很长时间内楼市依然保持旺盛的需求是共识。
然而,政府调控楼市采取的手段却是压制需求,这事说来难免有违市场规律之嫌。就连SB都知道,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物以稀为贵。不论是房地产的消费需求,还是投资需求,皆是市场需求,对于需求的压制会导致什么结果,这不言自明。
聂梅生会长说,不管是“国十条”还是“国五条”,都有针对购房群体限制以及对投资和炒房部分的遏制,尤其是“国五条”关于第二套房、第三套房的限制更加清楚,房地产市场报复性反弹的问题是不会出现的,配合房产税的推出,房地产市场出现报复性反弹的可能性是没有的。但是,我总觉的这事不靠谱,靠压制需求调控楼市效果是暂时的,绝非长久之计。为何?
首先说刚性需求。如果满世界的刚性需求不能满足,就等于让许多人没有房子住。为何?难道保障房不能解决吗?答案是不能够。这里暂且不论保障房杯水车薪,也暂且不论保障房迟迟不能成行。实质上,保障房解决的是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但是,那些没有城市户口的外来务工兼低收入人群怎么办?即便是第一套,如果连30%的首付也付不起,又没有资格搞到一套保障房,是不是依然靠租房度日?
现实生活中,打工者如果靠租房过活,极有可能连老婆都讨不上。所以,谁都需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哪怕是一间40平米的二手房。比如广州,几千万的外来务工人员,相信这种人不在少数!如果一夜之间,外来务工人员都回家种地了,发展迟缓的广州肯定受影响。说来说去,这又扯到户籍制度改革上去了。
再说投资需求。对投资需求的压制会造成很多有钱人有钱没地方花,钱存在银行里利息却又一直降。而投资什么也没有比投资房地产更觉着让人放心牢靠。因此,对投资需求的压制将像筑坝拦洪水,前提是坝要筑的结实而牢固,并且必须将洪水分流。否则,一旦决堤将成一片汪洋;分流到何处也是一个大问题,是淹没良田,还是村庄,亦或是荒滩?
也就是说,除了房地产这个稳定投资产品渠道之外,政府将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渠道供有一定闲钱的投资者游乐人生?毕竟,目前的中国,大富大贵者不多,有点闲钱者还真是不少。否则,就是按下房地产市场的葫芦,有冒起了股市和黄金市场的瓢。
即便房地产还能再火10年,10年里的需求依然很旺盛,仅靠目前的调控政策,以及今后继续出台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是否能够一劳永逸?是否能够使堤坝稳如磐石?除了救火似地调控政策,还是救火似地政策调控。那么,有没有好办法调整供需关系,让各方都满意,且能一劳永逸?
茅于轼先生曾经主张打破18亿亩耕地红线,增加市场供给,来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从理论上看,这的确是一个通过市场解决楼市问题的好办法,而且具有彻底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的可能性。
虽然,这个想法初衷是好的,思路也具备了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但政府却不买账,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目前国家必须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其理由是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非农建设占用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耕地数量仍逐年减少。目前人均耕地仅为1.38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即使再多出几个袁隆平也无济于事——这话当然是我后补的。
忽悠市场者必被市场忽悠。不彻底解决楼市的供需矛盾,任何靠政策强势调控楼市的结果,只是用湿漉漉的棉被悟火,这种拙笨的手法根本救不了楼市的明火和暗火。或者,虽然暂时灭掉一些楼市虚火,或曰明火;但棉被下的底火或曰暗火依然还在燃烧,迟早会将棉被烤焦,迟早还会燃起熊熊大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时仍需继续救火!
但是,政府明明知道靠强力的政策调控楼市无疑是用湿棉被捂火,迟早仍然捂不住,捂得住一时,捂不住一世。但目前来看,除了这种见招拆招的拙劣办法,似乎再无二法可供一劳永逸,只能忽悠一时算一时。
因此,我们只能巴望着政府,在今后调控中,能够精准一些,能够得当一些。这样,失误就少一些,挨骂就少一些。
郭海臣
2010年10月12日
———————————————————————————————————————————————
项目策划、顾问咨询、约稿采访、演讲授课
联系方式:QQ(425522735)、邮箱([email protected])
特别声明:
1、博主文章为作者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商业网站、纸媒体如需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支付稿酬。非商业网站转载须注明作者与网址链接。
2、博主文章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对作者公司以及读者不构成任何参考连带责任,如想交流,欢迎加入 “华人房地产QQ群”,限业界老总、经理人、专家、名博、地产及财经媒体朋友加入,申请注明身份。
作者的网络平台
博客平台: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ohaichen/
网易博客http://guohaichen1972.blog.163.com/
搜房博客http://blog.soufun.com/guohaichen
凤凰博客http://blog.ifeng.com/2345779.html
搜狐博客http://guohaichen88.blog.sohu.com/
经济博客http://guohaichen.blog.ce.cn
天涯博客http://guohaichen.blog.tianya.cn
华人房地产圈http://q.blog.sina.com.cn/zxcsfdc
交流平台:
QQ:425522735
华人房地产QQ群(1):62269359(已满)
华人房地产QQ群(2):106281385
华人房地产QQ群(3):81633540
华人房地产QQ群(4):118539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