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进办公室就听到前台美女说张老师你的快递。
原来是一份很大很厚的包裹,寄自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许湾乡希望小学,李灵老师。找开外包装,是一大盒月饼,河南本土生产的一个非常特别的带着诗情画意的品牌“九头崖.梧桐街”,进一步打开内盒,齐齐整整地十来块包装精美但因长途跋涉而被挤压得不太齐整的大红色与浅金色相间的小方盒,内附一张红红的贺卡,师生签名处是“李灵、五年级学生李诺诺、四年级学生高文妍、三年级学生何海涛。”
我的心被这些稚嫩的甚至有些歪歪扭扭的签字感动得软软的,他们用省吃俭用的钱为我们买来这盒月饼并长途跋涉地寄到北京,明月千里寄相思,这份的情意,远远地超过了月饼本身。而之于曾经在五星级酒店集团工作多年遍尝人间美味的我,收到这样的月饼,赛过任何山珍海味。
距中秋节还有将近一周时间,就这么早早收到了红红火火的贺礼。打开来分给在座的同事,大家都喜洋洋地说请代表我们向李灵老师表示谢意。
几乎同时,赶紧安排为李灵希望小学的所有班级订《中国儿童报》《动物大世界》等少年儿童报纸,这个创意始自于几周之前的媒体沟通会上与中国儿童报责任编辑张艳女士的洽谈灵感,当我们谈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慈善,我不禁谈到我们对李灵希望小学的援助,谈到对全校师生的捐款、校服捐赠和图书馆建设全程捐赠,谈到我们可以向中国儿童报定期呈送孩子们的才艺作品,谈笑间的过程中,我突然觉得,为何,我们不替那个边远的山区孩子们再订些报纸呢?捐款、捐物、捐图书馆,这些东西的价值都是固化的都是静态的,如果我们能为那里的500多名孩子每日寄送最最鲜活的报纸,就等于把变化中的大千世界的信息送给了他们,这等于送给了孩子们通向世界的窗口、送给他们观察世界的眼睛、送给了他们参与世界的双手。想到这些,连我自己都被这些想法感动了,对希望小学送物质是重要的,但是精神和信息的赠送更加重要。
想到就办。
但是,同事到邮局操办的结果却是问题,因为在北京不能为外地订阅报刊杂志,只能到河南当地办理。不过,很快,我们就想了变通的办法,先把订报刊的费用转账至李灵希望小学,同时通知他们详细的报纸名称和邮局订阅代码,这件事情还在办理之中。
很快,李灵希望小学的全体师生就可以每天看到鲜活的报纸杂志了,想到孩子们围坐看报纸翻杂志的情形,觉得真是一件功德圆满之事。
而李灵老师,也就可以不必冒着严寒酷暑骑着三轮车到城市收购过期的报纸杂志了。
……
分享这份从河南周口地区寄送来的甜甜的月饼。
两天之后,李灵老师亲自发来感谢和节日祝贺的短信,再次感动,觉得我们应当为这些贫穷的留守儿童做更多,我们大家稍稍的节省就能大大改善这些孩子们的生活。况且,李灵老师,这位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这位当所有人都离去她单独留下留在那个贫瘠地区创办希望小学的花样年华般的女老帅女孩子,为了留守的孩子们奉献了她最最美好的年纪,而处于都市优越环境中的我们,更应当遥遥地密切关注,并多多地伸出援助之手。
打开手机,回复短信“人长久,共婵娟”,代表我和我所效力机构的全体同仁,慈善和公益,我们会永远地坚持。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0100919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