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调控是不是有点乱


不得不承认,四月份开始的号称史上最严厉的调控还是失败了,房价不但没能控制住,反而又创出了新高。开发商很不给面子,炒房客也不给个台阶下,网上的民意支持算是糟蹋了。无奈,国庆前夕突下杀手,要把银十扼杀在摇篮里,如果这不是核武器,也一定是很重磅的炸弹了。

 

正如预料,现在的成交量很快衰减下来,观望,都在观望。据说还有房产税虎视眈眈,年底就会在某些大城市实施。房价看来不下降,政府是决不罢休的,这次说什么都得给些面子吧?有些大佬说了下降百分之十吧,或者百分之十五,言下之意再低就不可能了,玫瑰石那哥们的预言,咱老百姓听起来带劲,要真面不改色地等,恐怕死不瞑目,他就一靠嘴皮子吃饭的,又不开发房地产,不靠谱。

 

这几年关于房地产出的政策,已经多得难以计数,伴随着调控一轮又一轮,房价已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做房地产,挺好。其中缘由,说起来耐人寻味。猜想一房价就跟人民币的汇率一样,一直就是扭曲的,得涨还得大涨,剪不断,理还乱,压不住;猜想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调控只不过表明一个态度,弄真格的就会投鼠忌器,内忧外患很麻烦,这事较真不得;猜想三落花有意,流水也有情,就是一小撮人比如开发商以及帮凶搞对抗,银行跟你阳奉阴违,这话你信吗?

 

如果你真的想把房地产价格降下来,只需要干几件事情就够了,多了就能把房地产打死,拳打镇关西,关键是要打到要害之处,你挥舞狼牙棒,一边吆喝,一边东一榔头西一棒,打的水平很成问题。诚如总理所言,我们面对的环境很复杂,必须处理好,不然就是灾难。我们不能让房地产冷下来,又不能让房地产过热,这事就得辩证。

 

第一件事就是提高首付,价格过快增长,就不断地提高首付比例,全世界都不存在什么刚需,没有银行的信贷你什么都不是,买不起你就不可以租吗?目的有二降低投资房地产的杠杆力度,二是延缓置业者的入市时间;

 

第二件事就是利得税,投资购房何罪之有,限购限贷都有点扯了,只要有能力有足够的资产保证,你爱怎么炒就怎么炒,但要征税,这税就跟土地增值税一样,实行累进制,多赚多征,少赚少征,亏了不征,大头归政府,小头归炒房的;

 

第三件事就是现在就宣布,凡中国公民,都有权利得到一套房,法定的,最迟不超过四十岁以前。四十岁以前你赚不到钱,就住政府提供的房,赚到钱就去买大房买豪宅。这样一搞,大家都有后路,就都安分了,爱干啥就干啥去了,消费也起来了,面子也都有了,投资炒房,关键还是有居住需求支撑,大家都不走独木桥了,很快就不好炒了。

 

当然很关键是执行力。由于制度设计的问题,很多的东西你没办法去做。比如地方政府,要赚钱养活自己,就有足够的动力去抬高土地价格,就掠夺农民的土地,去野蛮的拆迁。政府都成为一个利益团体了,指望他做执政为民就不靠谱,最多也就是过节送点温暖,给八旬老人配个手机,电视一放就是领导一看望,群众就感恩涕零,爱国之心拔地而起,有意思吗?比如银行,银行都是国家自己的银行,这帮哥们赚钱就分,搞亏了就赖政府就要政策,没意思。有个大炮说为什么不是增加供应?那就更扯淡了,拜托中国是市场经济吗?这些都属于没办法做到的事情,咱也就不动这心思,否则如写睡在东莞的哥们一样整到派出所去事就大了。现在搞了很多的政策,都很好了,都很详细了,关键是没人执行,或者没法执行。现在大家都去填家庭成员登记表,都去搞假离婚,你都没有象样的监控体系,也没有象样的问责机制,不好弄。

 

话又说回来,既然咱也不是什么完全的市场经济,就得按国情办事。你愤世嫉俗,也是要有银子的。事到如今,挣钱的都是强人,都是垄断企业那帮哥们,咱老百姓要得点大实惠,恐怕要等等,这事你得认。有钱你就折腾,没钱少折腾,大城市不行,去广阔天地。有人说,八零后是牺牲的一代了,唉,你觉得哪一代没有人牺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