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机在法兰克福①降落
我的心就像着了火
这是一片燃烧的青春之地
这里有歌德②和他的维特③
有人说,绿蒂是妖
有人说,维特是魔
让少男少女神魂颠倒
写这样的淫书是制造灾祸
三百年前的一场风波
把年轻的歌德卷进漩涡
因为他眷恋纯朴自然的绿蒂
因为他就是那个多情的维特
维特被教会打进冷宫
却在民间传得火热
炮兵少尉拿破仑
更与维特难分难舍
穿上帅气的青色燕尾服
脚蹬结实的长统皮靴
再配上黄色的背心
维特飞翔在世界各国
维特飞到法国
请他喝咖啡的是司汤达④
维特飞到中国
为他接风洗尘的是郭沫若⑤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
维特潇洒地自吟自唱
吓得卫道士们丧魂失魄
今天,我在法兰克福的街上匆匆走着
心儿就像着了火
这是一片燃烧的青春之地
这里有歌德和他的维特
我想寻找维特
我想访问歌德
动人的故事是真是假
世上的维特能有几个
在韦茨拉尔⑥的一个村落
歌德眼含热泪手指心窝
这是我平生最难忘的经历
这是我最动情最真实的诉说
瞧那块草儿青青的土坡
当年我和绿蒂共舞两情相悦
月亮从没有如此的温柔迷人
星星是爱的眼睛在闪烁
仿佛突然天地无光雷声大作
绿蒂已经订婚的消息惊坏了我
这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留恋
为何不用死亡早日解脱
意乱情迷的人不辞而别
死神已经唱起地狱的歌
谁知同窗的噩耗提前传来⑦
他抢先做了我心中的维特
爱情并非只有一个苹果
人生的意义值得思索
文学拯救了我的魂灵
因为世上的绿蒂与维特太多太多
今天,我在法兰克福的街上匆匆走着
心儿就像着了火
这是一片燃烧的青春之地
这里有歌德和他的维特
走进大师的住所
带着两代人的叮咛和嘱托
我知道少男少女烦恼的歌
我知道父母教师心中的锁
问一问风流倜傥的维特
今天的年轻人是否应当自由更多
问一问学识渊博的歌德
今天的父母教师是否需要重换脑壳
诗人虽然苍老得白发如雪
谈锋雄健思路敏捷
他说他熟悉万里长江
因为维特去过并且喜欢中国
生活就像长江就像美因河
没有爱情怎么会有激流碧波
美在自然美在真实美在和谐
两代人岂能相互折磨
诗人目光如剑话似斩铁
我是维特也不是维特
是维特是真有那份热烈的情感
不是维特是不做那种愚蠢的选择
维特已经远在天国
他的遗言用血铭刻
不要步我的后尘⑧
真正的爱永远是心灵之约
2001年9月8日于法兰克福
改于10月4日凌晨2时北京
附注:
①法兰克福是德国重要的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黑森州最大城市。位于中部莱茵河的支流美因河下游两岸。人口63.3万(1978)。十四至十八世纪为德意志皇帝选举及加冕处。是德国文豪歌德的诞生地。
②歌德(1749-1832)德国的著名诗人、剧作家、思想家。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富裕市民家庭,学过法律。深受卢梭、莱辛和斯宾诺莎著作影响,和席勒交谊深厚,青年时为狂飙运动的主要人物。他的主要作品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自传《诗与真》等,其诗是德国诗歌的瑰宝,被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
③维特是歌德1774年写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要人物,因追求已订婚的绿蒂未成而自杀,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人物形象。
④司汤达(1783-1842)法国著名作家。曾在拿破仑军队中服务多年。1831年出版长篇小说《红与黑》,在中国有广泛影响。
⑤郭沫若(1892-1978)中国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1922年翻译出版《少年维特之烦恼》,在中国引起热烈反响。仅1932年不完全统计,郭译本重印30次之多。
⑥韦茨拉尔是德国的一个小城市。歌德来此旅行时,在舞会上认识了绿蒂·布弗并产生爱情。由于绿蒂已订婚,歌德非常痛苦,返回法兰克福。
⑦歌德在痛苦中得到莱比锡大学时的同学耶路撒冷的自杀消息。耶路撒冷很有才华,却因追求朋友的妻子遭拒绝而借枪自杀。此事给歌德极大震撼。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创作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他写道:"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为什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他爱他/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声名/请看,他出穴的精灵在向你目语/做个堂堂的男子,不要步我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