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大业》广告植入的理性思考


中影正试图在《建党伟业》中加入植入广告,消息一出,热议一片。

网友质疑的原因在于,《建党伟业》讲述的是19171921年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这一时代的人和事,很难和名牌联系在一起。在这些历史人物身上还是旁边出现任何有广告性质的产品,都会让人感觉别扭。网友中有不少抨击。有些甚至追问,钻到钱眼里去了,先把电影拍好再说。”“凭什么让观众为植入广告买单?

针对该争议,中华品牌管理网专栏作家马晓认为:“从产业的角度看广告植入,我个人是持肯定的态度的,它反映了本土电影产业的商业运作在不断完善网友在评论本土影视时,需要更加趋于理性。影视企业的这些尝试,会推动行业的发展成熟,消费者最终也会从行业成熟发展中得到更高的顾客价值。”网友也许会问,为什么会是肯定?对国内外影视的发展进行简单分析,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

本土电影盈利模式亟待创新和改变

中国的电影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期,09年以来,华谊、光线等纷纷上市,其他众多民营企业也正在上市筹备中。上市,贷款及风投进入,意味着本土影视公司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在得以改善。但是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自身与国外发展的不足,结构和管理都需要创新和改变。

仅从盈利模式这方面来说,国内电影与国外电影就存在巨大的差异,本土电影收益,更多地依赖于高营销成本下的票房收益,这对行业发展来说是不利的,每场电影的上市无疑相当于赌博。从经济学的基础分析,资源价值的发挥也没有最大化。目前人们对电影的关注点大多还集中在票房上,比较忽略衍生产品等方面。有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电影广告和衍生品收入占电影产业收入的73%。而在我国,该份额仅为电影产业的5%—10%。用常识的经济道理分析,我们很容易知道,盈利模式的改变,将会使得整个行业有更高的收益,必然会有更多的资源投入,用以开发新的、质量不断提升的影视产品。在我们提出“钻到钱眼里去了,先把电影拍好再说”的想法之前,如何能拍出更好的电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从消费者利益的角度看,盈利模式的改变也会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顾客价值。仅仅是票价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目前,各国电影票价的定价已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律:即一张电影票的价格不能高于本国普通劳动者月收入的1/2001/150,日本是1/120,印度是1/400,北京则是1/10。从人均占有的影院来讲,俄罗斯是600/百万人,瑞典是135/百万人,匈牙利100/百万人,美国80/百万人,而我国则仅有10家左右。我国一方面电影生产数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广大观众又看不起好的、优秀的影片。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作为一盈利机构,在推出产品的同时,影视公司必须首先考虑成本和收益。本土电影目前收益的主要来源是票房,要想提高票房收入,就必须恢复电影大众化消费的价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规模效益(提高上座率,降低票价)。华谊目前的院线及影院下游整合之路就是很好的说明。

除了提高票房收入,盈利模式的改变,比如增加和提高广告植入、衍生品开发等收入在电影总收入中的比例,无疑降低了本土企业的风险,也为降低票价、让渡顾客价值提供了帮助。这些,都是本土影视行业努力的表现。

质疑产生的根源:研发能力及行业规范

国外的广告植入也比较发达,为什么没有大面积网友针对事件质疑?根源在于目前国内电影广告植入及衍生品的研发能力需要提升,同时行业内也急需建立良性发展的规范。

马晓表示:我国电影植入广告及衍生品的研发能力还不够强。我们通常在电影院看到的电影只是电影本身,属于传统电影的范畴。新经济形势下,电影要想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必须整合一条产业链。这条产业链除了电影本身的拉动,还包含广告、衍生品开发等。

在国外,广告和电影衍生品带来的产值远远高于电影作品的票房收入。《星球大战》三部曲的全部票房收入为18亿美元,而其广告和衍生品的收入却超过了45亿美元。哈利·波特这一品牌的估值更是突破100亿美元。国内的影视企业也看到了产业整合和改变的重要性,最早投入电影衍生品开发的本土电影要数《英雄》,该片不但创造了2.5亿元的票房,其衍生品开发也获得了3000万元利润。广告植入的经典案例就是《手机》,大伙也都有目共睹了。在欣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的行业规范急需建立。拿电影衍生品来说,由于内地电影市场监管机制尚存的缺陷、盗版产品较多;所以,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本土电影产业除了电影作品本身外,只仅限于DVD和电视播放权的销售。因为版权费加上影院布点、宣传及制作等费用对企业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此种情况下,影视企业在逐渐培育市场的同时,就只能选择相对保守的广告植入之路了。广告植入本身没有错,网友的质疑也不无道理。毕竟我们在以往的国产影片里,看到了太多生硬的广告植入。一方面来说,网友需要理性地评判广告植入这种做法,给快速发展的本土影视企业更多的支持,就拿此次植入事件来说,并不一定植入的就是汽车、名牌服装,国产老字号等与当时时代符合的产品是完全可以被有效植入的;另一方面,影视企业也需要把网友的质疑作为提高影片品质的一种监督方式,考虑在不破坏影片本身质量的同时,有效嵌入广告。我们期待的,应该是一场既高品质,又极具商业价值的《建党大业》。

 

(原文出处:   http://blog.sina.com.cn/mxaqj  2010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