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资金双重压力 民营车企加快上市/引资步伐


  中国民营汽车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计划正在加速推进。日前,已在香港上市的长城汽车宣布回归A股,力帆汽车也预计将于四季度正式登陆A股。与此同时,另一家民营车企——众泰汽车,刚传来IPO搁浅的消息,又传出与战略投资者罗杰斯的绯闻。由于中国汽车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国家兼并重组政策带来的重重压力,相对弱小的民营车企在自我发展壮大之路上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纷纷寻找各种途径筹集资金。
 
    力帆:IPO申请获通过


  10月15日晚,证监会发审委公告称,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获得通过。力帆实业计划发行不超过2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为不超过9.51亿股。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14.8亿元,到位后将投入三个项目:15万辆乘用车项目(二期5万辆)、20万台汽车发动机项目和年产100万台通用汽油机项目。根据力帆实业的规划,该公司尚需要24亿元来发展轿车业务。


  招股说明书显示,力帆实业2007年以来营业收入和利润额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2008年利润额仅为2.21亿元,同比下滑47%。2009年之后营业收入和利润额虽然出现上升,但总体业绩仍低于2007年。而造车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民营汽车公司借贷难度较高,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解决资金难题。力帆实业招股书显示,2010年上半年该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高达72.85%。


    长城:拟回归A股 筹资额或不低于40亿


  10月12日,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不超过1.22亿股A股,用于发展有关柴油发动机、EG发动机、6MT 变速器、铝合金铸件、汽车车桥及制动器、内外饰及汽车灯具的项目,估计投资总额约31.7亿元。据透露,目前回归A股计划处在披露阶段,还需要股东大会、中国证监会及其他监管部门批准。如果一切顺利,最快也要在明年中旬正式登陆A股。


  长城汽车回归A股背后,是新五年计划庞大的资金需求。前不久,长城汽车刚刚公布了高达200万辆产能、总投资额超过200亿元的五年计划。同时,长城在核心技术的研发方面也提上新的日程,最新研发的“绿静2.0T”柴油乘用车发动机日前已正式批量下线,并获得了国内9名权威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绿静2.0T”是柴油动力技术的一次跨越,代表着我国柴油发动机的最高水平,是乘用车柴油机应用的一个破冰之旅,也是自主品牌柴油创新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该项技术先后投入研发资金5.2亿元。


    这一切都意味着,在庞大的五年计划推动下,长城汽车酝酿已久的回归A股计划,开始进入倒计时阶段。


    众泰:或引进战略投资者——罗杰斯


    据众泰汽车内部人士透露,罗杰斯于9月20日在上海“全球资本与企业对接峰会”期间与众泰汽车高管有了“亲密接触”,并亲自试驾了众泰纯电动汽车,罗杰斯回国后与众泰汽车方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邮件往来。


    对此,众泰汽车董事长吴建中表示与罗杰斯的确有过接触,至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联系,众泰不排除进一步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可能,这与其打造千亿平台的远期目标相符。


  此前,众泰集团通过君丰资产、兴合集团、海越股份等11家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募得资金7.2亿元,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上市事宜解决了相当一部分资金难题。吴建中也曾透露,众泰汽车一定要在资本方面向前迈进,希望最快于2011年实现IPO,计划募集资金数十亿元,整车制造、动力总成等整车板块将成为拟上市资产。


  另外,日前有报道称众泰IPO工作由于审批难以通过等原因面临搁浅,这让一度沸沸扬扬的众泰上市传闻再起波澜。


车企竞争走向资本缠斗 上市是最佳融资途径  


  当汽车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规模,单靠银行贷款等传统的融资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车企对资金的需求,上市已经成为众多车企的不二选择。


  在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机制下,为提高市场话语权且不被吞并掉,做大做强成为众车企的终极目标,而资本市场无疑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强大助推器:上汽实现整体上市后,销量跃居国内龙头老大,并日渐拉开了与第二名的差距;福田汽车上市后,已由生产四轮农用车的小厂商发展成拥有高中低端卡车和客车的国内龙头商用车制造商,上市至今,其主营收入增长了22倍,并将昔日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前不久《财富》杂志最新出炉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东风汽车以394.02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成为最“富”本土车企。作为资本市场上市先行者,东风“A+H”的格局,使其在车企间的竞争中受益匪浅。


   目前,上市车企已是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力,如销量超过12万辆的13家车企中,未上市的仅有奇瑞汽车一家,其他车企均是整体上市或旗下拥有上市公司平台。从销量看,上市车企去年共贡献了1008万辆的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为73.90%。


  对各个汽车集团而言,上市后股票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出于汽车企业目前对于资金饥渴的强烈需要,上市能给企业带来一个较好的融资平台,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金来实现企业的投资发展计划,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壮大和生存都能起到促进作用。目前许多车企最值钱的资产依然是合资企业中方的股权,自主品牌只是初显峥嵘。一旦实现整体上市,自主品牌受歧视、投入不足的局面将大大改观。


  车企之所以加速融资上市另一个目的,是因为已经公布三季报的汽车股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大增,成为业绩最亮丽的板块之一。另外,从市场情况来看,汽车类股目前的估值普遍偏于合理。这就是说,汽车行业虽然不具备内生性的业绩高速增长机会,但是却存在外延型的资产大幅扩张机会。因此车企不约而同地选择上市,抢占发展先机,开始为将来的发展未雨绸缪。

  随着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和车企之间的竞争加剧,从产能竞争再到对接资本市场,“追赶者”想超越“领跑者”,而“领跑者”企图甩掉“追赶者”,企业的融资能力就将成为车企竞争的又一战场。从IPO到增发融资,从H股玩到A股,从发债到权证融资,无疑,中国车企正在走向资本缠斗的时代。

  

  

作者:搜狐汽车评论员 郑雪芹

 
授权状态:本文作者授权搜狐网独家刊载此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