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2日早盘相关信息汇总


  ●三季度QFII增仓近两成 "热捧"三行业

  截至10月21日,沪深两市共有249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三季报,而三季度机构的投资轮廓也开始浮出水面。《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和WIND数据显示,QFII出现在其中20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合计持股数量为7237.08万股,据可比数据,较二季度的6153.87万股增加17.60%;以9月30日收盘计算,合计持股市值为12.66亿元,三季度QFII对A股增加3.47亿元的投资资金。其中,有10只股票是QFII三季度新建仓的,这些个股主要集中于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建筑建材等三大行业。

  统计显示,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的20只个股中,QFII新入驻10只个股、增资2只,减资4只,留守4只。其中,新建仓的10只个股分别是华海药业(664.93万股)、斯米克(377.64万股)、四维图新(237.64万股)、圣农发展(200.02万股)、海螺型材(170.00万股)、国际实业(92.29万股)、唐山港(78.01万股)、天山纺织(57.80万股)、天齐锂业(15万股)和鲁丰股份(9.16万股)。

  华海药业是目前QFII新增最多的个股,三季度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7家基金,1家QFII,共持有8376万股。其中,QFII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持有664万股,为三季度新进;大成系3只基金持有3588万股未变。

  今年三季度QFII增仓的个股中,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建筑建材是QFII最受欢迎的行业,这三个行业各占2席,目前QFII新增和增仓的个股共有12只。此外,三季度QFII对莱钢股份和凌钢股份的钢铁股进行了减持,减持数量分别为310.19万股、28.32万股,还对兴蓉投资和数码视讯也进行了减持。

  节后,A股市场呈现强势上攻的局面,1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327.87点,期间涨幅为12.35%,而QFII重仓股市值增长6.37%,QFII重仓股明显弱于大盘。

  统计显示,目前QFII重仓股中,节后16只个股股价上涨,仅鲁丰股份、天齐锂业、华海药业等3只个股股价下跌。其中,兰花科创、国际实业、凌钢股份等3只个股的节后股价上涨20%以上。

  特别是兰花科创,该股节后股价上涨43.56%,最新股价为43.44元。三季度QFII成员JF中国先驱A股基金"留守"兰花科创,最新持股市值为2.09亿元,该QFII成员账面浮盈6345.78万元。

  QFII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三季度新进国际实业92万股,最新持股市值为1673.13万股,该QFII成员账面浮盈384.83万元。还有凌钢股份、兴蓉投资、孚日股份、英力特、铁龙物流、圣农发展、斯米克、数码视讯和海螺型材等9只个股的QFII成员账面浮盈超100万元。

  ●证监会限制再融资补充流动资金 要求详披实施方式

  权威人士21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证监会原则上不鼓励上市公司把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除了几种例外情况,禁止利用再融资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该权威人士表示,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股东大会决议中必须明确募集资金总额,而不是募集资金净额;本次募集资金的实施方式要详细披露,如果用于向非全资子公司增资的,要说明增资是否有障碍、其他股东是否同比例增资、增资的价格如何确定等问题。“曾经有案例,发行人募集资金拟用于下属中外合资企业的增资,但是没有提前取得外方同意,最后导致募集资金投向无法实施。”

  上述权威人士说,证监会原则上不鼓励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但有几种例外情况:一是由于客观原因,补充流动资金确有必要性,或者经营具有特殊性,需要流动资金;二是用于铺底流动资金,一般不超过30%,基本上为10%左右;三是偿还前期投入的专项贷款或替换前期投入的自有资金,要求必须有董事会的明确决议;四是采用配股或采用非公开发行的方式,用于偿还贷款和补充流动资产的金额不超过30%,或者全部向锁定三年的投资者定向发行,则没有上限。除了这几种例外情况,其他类型的再融资募集资金禁止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资金继续小幅流出

  昨日A股市场缩量整理,资金继续小幅流出,其中银行股资金流出较明显。据证券时报资金数据平台统计显示,昨日两市共流出资金113.24亿元,其中沪市流出89.07亿元,深市流出24.16亿元。从风格板块资金流向看,大、中、小盘股均有资金净流出。而从行业资金流向看,两市资金流入排名前3位的行业分别为有色金属(30.33亿元)、商业贸易(1.71亿元)和电子元器件(0.77亿元),资金流出前3名的行业分别为银行(-27.06亿元)、采掘(-26.34亿元)和机械设备(-21.83亿元)。

  ●财税金融创新助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瓶颈有望突破

  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目标可以实现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昨日就《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15年力争达到8%左右、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等定量目标完全有可能实现。

  该负责人表示,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有效缓解全球日趋严峻的能源、资源、粮食、环境、气候、健康等问题,也将决定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据介绍,《决定》的出台将解决目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七大难题。包括: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发展重点;突出体制机制改革;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充分发挥市场的拉动力量;财税金融投资政策亟需完善;加强国际合作;加强规划引导和统筹协调。

  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首先要抓紧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加强相关规划和政策之间的衔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其次,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第三,推进《决定》的细化工作,制定实施细则,编制相关产业具体规划。该负责人还强调,要建立部际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资金投入不足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瓶颈有望获得突破。发改委有关负责人21日解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时指出,将进一步创新财税金融支持方式,形成有效引导和有利于发挥社会投资积极性的政策体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据该负责人介绍,在财政支持政策方面,《决定》提出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和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的作用,重点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的资金投入,专项集中支持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创新能力建设等,引导创业投资发展;在税收激励政策方面,《决定》指出,切实完善税收激励政策,针对产业的具体特征,制定流转税、所得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支持政策,形成普惠性激励社会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手段。

  《决定》还突出强调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业内人士认为,在各方合力推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将有望被突破。

  ●基金踏空后强力纠偏 千亿资金高难度转战蓝筹

  虽然央行在周二晚间突然宣布加息,但周三大盘低开高走,显示出市场极强之势。本周也是大盘自今年4月份以来首度站上3000点大关,对于“二八”成功转换后的市场,有人欢喜有人忧。

  据理财一周报独家获悉,本次行情有不少私募基金都踏空了,就算是重仓位,在大盘股飞天的局面下,都没有赚到什么钱。

  那么,此波“9·30”行情,以投资蓝筹大盘股著称的公募基金表现又是如何的呢?它们是不是此波上涨行情的最大收益者?或是它们也踏空了此波行情?

  纠结的滋味

  9月份,受到宏观经济增长继续下滑和通胀预期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困扰,A股市场纠结震荡,沪指月整体涨幅仅为0.6%。令基金经理们“欣慰”的是,有别于上半年高达4400亿元的亏损,基金业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9月份的回报率均超过了大盘。

  然而,这颗心刚刚放下,又要马上提起来,原因是在刚刚到来的国庆节后的“十月开门红”中,基金业整体踏空,净值增长又落后于大盘。

  公募基金,在2010年伊始,就对外宣称,今年的投资机会将比2009年更难以把握。但或许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基金也没有想到,它们会陷入到“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漩涡中。7月,消费、医药等中小市值的股票轮流表现,已经让不少偏股型基金缺席了7月的反弹行情,而当基金公司自认为满意地调整好了持仓结构后,市场仿佛又和它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10月以来周期性板块的集体强势却让更多的基金眼睁睁地错过。

  公募基金反应慢 坦言短期踏空

  上期理财一周报指出,基金看到了大牛市,并且从12家基金的四季度策略报告中知道,对于第四季度,基金基本看好。但是,基金的周平均增长率并没有想象中乐观。

  “从国庆节后到现在,基金的周平均增长率只有2%左右,看来大部分基金在集体旁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金研究员私下透露。

  这位研究员还称,“国企资金、炒房资金、国际热钱这三大资金是明牌,市场都知道,但这只可以解释为慢牛行情的基础,看看‘9·30’拔地而起的井喷行情,游资也不可能集体进场,再说阳光私募整体仓位也不高,基金更不可能是这波行情的启动者了。”

  一家北京基金公司的专户投资总监在近期举行的一个私募峰会上表示,“追求绝对收益的一对多和一对一基金也是国庆节后才开始买蓝筹股的,其他公募基金的反应就更慢。”

  就踏空的问题,记者采访上海某合资基金的投资总监时,该投资总监非常坦诚地承认,“近两周的行情,由于和我们的持仓风格不太符合,我们确实踏空了。”

  “但是,我们坚定我们的操作风格和我们的持仓,作为一家专业的投资机构,我们不会因为短期的波动而影响到我们自己的判断。”这位投资总监对记者强调。据内部人士透露,目前这家基金保持在一个高仓位的水平。

  根据民生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测算,上周基金仓位下降1.85个百分点,其中主动减仓2.29%。多家机构的仓位测算结果也表明,基金上周存在不同程度主动减仓。

  但根据民生证券对多家基金公司的调研及深入分析,部分主动型股票基金的仓位可能存在小幅上调。

  确实,如果我们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上周涨幅较大的行业主要是采掘、金融保险、金属非金属、交通运输、房地产、公用事业等行业。而跌幅较大的行业主要有医药生物、木材家具、食品饮料、传播文化等。

  而根据基金二季报披露的信息显示,基金三季度初低配的行业主要有金融保险、地产、采掘、金属非金属、交通运输这五大行业,也是本次“9·30”行情涨得最好的五大行业。

  一位私募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交易明细可以看出,这几日,基金在砍仓医药、消费食品,一窝蜂地在买大蓝筹,有点慌不择路的感觉,明显是拉高建仓,与它们一直倡导的价值投资,在底下慢慢买明显有出入,而公募基金满打满算也就3000亿—4000亿元的资金量,一旦后续量能无法维持,行情可能会夭折。”

  据Wind统计显示,不考虑新基金以及三季度市场波动,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偏股型基金其资产净值约为1.94万亿元,假如此次基金调仓的平均幅度为15%,保守估计就有接近3000亿元资金挪腾至蓝筹板块。

  金元证券黄宜忠对理财一周报记者表示,由于短期风险累积明显,基金进行适当减仓合乎情理。再通过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整体涨幅以及市场中许多中小盘股票出现一波下跌调整来看,股票型基金周平均净值上涨0.14%,混合型基金周平均净值上涨0.27%。

  黄宜忠说,“可以判断这波行情大多数基金并没有享受到,基金选择了抛售估值偏高和前期累计涨幅较大的股票,如医药生物制造、农林牧渔和食品饮料等行业的股票。在减持股票的同时,基金并没有大规模的加仓金融地产有色煤炭,可以验证这些行业的资金来自楼市资金和国际热钱的说法。因此,后市还存在较大机会,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以金融地产有色煤炭为重点行业配置的偏股型基金,博取超额收益。”

  刚刚过去的三季度基金的表现要强于大盘,这主要是因为基金超配小盘股低配周期性股票。而10月份一开始热点迅速转化,大盘股和周期性行业大幅上涨,规模大的公募基金面对如此之快的调整一下子没有跟上步调,导致踏空今年国庆节后股市大幅上涨行情。

  都是持仓惹的祸

  截至本周三,上证指数10月上涨了13%,但从基金净值累计增长率来看,跑赢指数的大多数为指数型基金,甚至有几十家基金在这短短的两周时间内出现亏损。

  理财一周报统计了近10日跌幅最大的前20只股票型基金,它们分别是广发聚瑞、天弘周期策略、景顺长城增长2号、景顺长城增长、诺德中小盘、长城景气行业龙头、华富成长趋势、长城安心回报、汇丰晋信中小盘、天治创新先锋、信达澳银中小盘、广发核心精选、信诚中小盘、泰信优势增长、民生加银品牌蓝筹、兴业有机增长、华商动态阿尔法、农银汇理策略价值、广发策略优选和融通动力先锋。

  在这20只基金中,有三只基金的10日跌幅超过了7%,跑输大盘将近20个点。换句话说,这三只基金的持有人,在10月刚刚过半时,其手中持有的基金产品落后大盘20%,它们是广发聚瑞、天弘周期策略、景顺长城增长2号。

  “还是持仓惹的祸,这些基金的重仓股都是前期表现较好的医药和消费类股,大盘股一涨,医药股和消费股遭杀跌,这对它们的净值是有影响的。”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分析。

  我们来看一下这三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广发聚瑞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为云南白药、金螳螂、华润三九、鹏博士、荣信股份、人福医药、东华软件、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和康恩贝。

  截至10月20日,云南白药10月的跌幅为6.14%,金螳螂的跌幅为9.22%,华润三九的跌幅为6.60%,前三大重仓股的平均跌幅就达7.32%,这与广发聚瑞基金的跌幅基本相当。

  天弘周期策略基金虽然名字中“周期”两字,但是前十大重仓股并没有周期性股票的影子,而本次行情以周期性个股上涨为主线,我们来看看天弘周期策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中工国际、江中药业、中国卫星、罗莱家纺、ST古井A、华邦制药、卧龙电气、彩虹股份、三聚环保和阳普医疗。

  中工国际的10月下跌9.1%,江中药业下跌10.56%,中国卫星下跌7.34%,前三大重仓股的平均跌幅为9%。

  景顺长城内需增长2号的十大重仓股为博瑞传播、天音控股、科伦药业、天士力、软控股份、用友软件、广州国光、益佰制药、苏宁电器和报喜鸟。

  博瑞传播10月份以来下跌5.87%,天音控股下跌12.36%、科伦药业下跌6.34%,前三大重仓股平均跌幅为8.19%。

  深圳的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节后市场风格出现了重大转换让人措手不及,前期还被许多同行看好的食品饮料、医药、商业等消费类股票,很快被抛弃而出现深幅调整,而银行、有色、煤炭等强周期类大盘蓝筹股则受到市场的追捧,快速大幅上涨,这都是我们没想到的。”

  “节前大家都忙着休假的事,美元指数从今年6月7日的88.71高位跌到9月30日的78.8,在此期间跌幅11.17%,但未引起大家的警觉,过了“十一”休假回来,却发现市场风格已经转换。”这位基金经理解释。

  最后,该基金经理坚定地认为,“目前大盘股当道,但不意味消费股和医药股就没有机会了,反而,最近要警惕美元指数的反弹,消费股依然值得关注。”

  高仓位增加调仓难度

  节前基金的普遍仓位都在85%至90%之间,那么此波行情基金仓位的变动又是如何的呢?

  根据国都证券研究所的最新测算,341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不包括指数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上周继续小幅回落,较前一周下降1.48个百分点,下降至78.89%。剔除各类资产市值波动对基金仓位的影响,基金整体也表现为主动减仓,主动减仓1.67个百分点。上周主要股指出现了一定的分化,代表大市值股票的主要股指涨幅较大,而代表小市值的部分股指则表现欠佳,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的仓位出现一定的回落,一方面跟部分基金担心主要股指上周上涨较快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震荡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部分基金因为持仓结构跟上周市场表现有一定偏差,从而选择减仓以进行持仓结构的调整。

  由于此前大部分基金公司只配置了少量的大盘蓝筹股,整体配置较低,而在此次市场大涨中,旗下基金才分批买入一部分。具体来看,由于基金的风格不尽相同,规模较小的基金,由于调整的速度比较快,估计调整了10%~20%的仓位。规模相对较大的基金,调整的速度就会相对较慢。

  从上周基金主动性调仓幅度的分布情况来看,国都证券认为,选择加仓和减仓的基金数量相差不大。有44.9%的基金选择了主动加仓,其中加仓幅度在0~3%之间的基金占比为24.9%,此外,分别有11.7%和8.2%的基金加仓幅度在3%~5%之间和5%以上。与此同时,有55.1%的基金选择主动减仓,其中减仓幅度在0~3%之间的基金占比为25.2%,此外分别有9.1%和20.8%的基金减仓幅度在3%~5%之间和5%以上。与前期相比,上周主动加仓的基金数量增加明显,可能是部分基金对此前的持仓结构较为认同,并利用市场的波动加大了仓位水平。

  从上周末的仓位分布来看,仓位在80%~90%的高仓位基金和仓位在90%以上的超高仓位基金数量有所下降,而仓位在70%~80%的基金数量则有所上升。

  从基金公司的整体情况来看,上周60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只有17家基金以主动加仓为主,其中14家基金的主动加仓幅度在0~3%之间,此外还有3家基金的主动加仓幅度在3%~5%之间。与此同时,有43家基金以主动减仓为主,其中25家基金的主动减仓幅度在0~3%之间,此外,还分别有10家和8家基金的减仓幅度在3%~5%之间和5%以上。

  山西证券认为,上周股票型基金整体出现上涨,平均涨幅为2.68%,整体涨幅要小于沪深300指数。其中具体原因主要是股票型基金在近期出现调仓行为,通过测算,股票型基金近期略微加仓,目前仓位为84.58%,略微低于前期85%的仓位,但行业配置方面主要还是配置一些前期表现优异的板块品种,而在目前市场出现大盘蓝筹股行情的时候,可能表现要差于大盘指数品种。

  虽然大部分基金踏空“9·30”行情,但分级基金是投资的良好品种,指数的上行也使得指数型分级基金表现再次引起关注,市场气氛的“狂热”使得部分基金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超越净值表现。

  对高杠杆性分级基金产品后期投资,国信证券认为仍需以价值水平作为投资基准,适当防范风险,持“价值+交易性机会”的投资思路,寻找出现明显价值错配的基金。

  ●港澳资讯·B股综述:市场价升量缩 不具备短线操作空间

  周四沪深B股市场均承接前交易日的盘升惯性,继续牛皮盘升为主。沪B股日K线在周三280.42点的近期新高后,周四再创280.81点的近期新高。市场价升量缩,日K线指标系统顶背离迹象明显,市场多方能量有所削弱。深B股日K线价升量缩,周四股指未能创出5987.83点的新高,其日K线指标系统顶背离已现。量能也进一步萎缩。

  沪深B股个股方面,涨幅前五位的个股分别是:氯碱B股(900908)涨7.95%、九龙山B(200418)涨4.20%、小天鹅B(900955)涨4.20%、张裕B(200869)涨3.54%、鄂绒B股(900936)涨2.99%。市场不具备短线操作空间。

  整体来讲,市场价升量缩,不具备短线操作空间。

  ●港澳资讯·大盘分析:股指上攻不易 控制仓位为上

  周四沪深市场均未承接前交易日的盘升惯性,而是均以震荡盘跌为主。超级权重指标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个股均以盘跌调整为主。

  消息面, 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686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60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29325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13735亿元,增长9.5%。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政府通过加息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政府关心控制通胀。"本次加息将拉开新一轮加息周期的序幕,直至利率正常化至危机前的水平。我们预计2011年将加息3次。"汪涛预测。今年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最近10年间中国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翻了三番,年均增幅近12%,大大高于全国同期和东部地区的增速。不过东西部人均GDP差距却扩大了3倍多,西部居民收入水平、住宅面积、教育、医疗服务等大量民生指标的增长,更是全方位落后于东部及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大开发的下一个10年,推动东西部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是缩小两地差距的关键所在。 工信部日前研究制定了《钨锡锑冶炼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各地工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钨、锡、锑冶炼企业准入公告申请,并上报工信部。在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复核、重点抽查和公示后,工信部将以公告形式发布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

  技术面,沪综指周K线去年8月份高点3478点所形成的下降箱体上轨压力线(本周位于3020点),对市场形成反压作用较为明显。其日K线、分时K线指标系统均出现顶背离明显。市场在3000点上方的压盘十分明显。

  市场面,周四的盘面显示,板块涨幅前五位的分别为:稀土永磁(+5.34%)、西藏(+5.08%)、有色金属(+3.36%)、新材料(+3.21)和稀缺资源(+2.88%)。

  总而言之,阶段性市场虽有震荡可能,但股指上攻不易,控制仓位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