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的资本来源


 刚刚去搜索了一下,在某某百科里,暂时还没有关于“河北某局局长李刚”的条目。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难道“人肉搜索”这样的“支持国家实名制导向”的好工具真的被和谐了?

当然,我们不能如此世故---就像河北大学的领导、教师事后保持沉默那样---我们应该更光明一点!教育部教育出来的人民教师已经从头烂到脚了,我们作为社会的栋梁不能再烂下去了。我们应该深入分析事情的原委,研究造成这样后果的深层次原因,也许我们不能给李刚和李启铭定罪,不过我们起码可以让法律更完善更有效。

比如说:在校园里的路上开车算不算是“交通行为”,如果在校园里的路上违反了交通法规,比如说醉驾,还算不算是醉驾?还适不适合使用“交通肇事罪”来定性?

再比如说:整个事件中,李刚没有露面,更没有指使它的孩子去犯罪,说不定他还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要遵纪守法,那么他对事情要不要负责人?或者说,出了事之后,学校里老师的三缄其口是不是和李刚的威慑力有关呢?对于以后出现类似的“威慑力”可能会影响事态进展的事件,我们有没有应对的策略或者防范的措施呢?

也许李刚很清廉,但是其实它是很富有的;也许李刚很善良,但是其实它是很凶猛……也许只有他退位之后,这些矛盾的特质才不会加诸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