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通胀 已令国人不堪重负


  【新闻聚焦】今年以来,百姓再次深切感受到CPI指数上涨带给生活的压力,物价到底涨了多少?一个普通白领家庭的账本显示,今年前九个月的生活开销已经比2009年一整年的开销还要多。

  据新文化报10月22日报道,“CPI”这个单词十年前对人们来说还很陌生。但近几年,随着物价水平不断上涨,人们感到钱袋子越来越瘪,这才开始关注“CPI”,发现它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关系真的很密切。

  【新闻点评】在16日举行的“2010沃德财富博览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指出,3%的通货膨胀率警戒线是适用于西方的,但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警戒线不应该局限于3%,而是可以提高到4.5%。他还说,如果9%的经济增长率还把3%的通货膨胀率作为一个警戒线,会给经济带来很多问题。4.5%的通货膨胀率作为警戒线是可以的,是社会可以承受的。(《新京报》10月18日)

  经济增长率再高有何用?“增长”的只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社会可以承受”只能是这部分既得利益集团能够承受的。而对于月收入只有1000元,甚至只有几百元的城市人口来说,对于年收入只有两三千元的农民来说,对于靠不多的积蓄养老的老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就受到实实在在的影响了。

   肉涨价、菜涨价。肉禽蛋菜涨价,受冲击最大的是低收入群体,那些亿万富翁不在乎这些。正如去年11月26日中科院研究生院举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应邀作经济形势专题演讲的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经济学家成思危说。“通货膨胀我们一定要警惕。但也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收入增长高于通货膨胀就不怕。” 中低收入阶层无疑是最容易感受到通胀压力;但与通胀带来的短期压力相比,收入未来能否与GDP保持同步增长,更直接反映了他们当前的利益关切。近年来,由于社保、医保体系覆盖面过窄,加之房价和教育投入节节攀升,已令许多白领家庭不堪重负,中国人民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心理恐慌时代,这是政府不得不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