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也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首次加息。根据此次加息方案,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除活期存款利率未调整外,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均相应调整。
随着加息,房产的按揭贷款利率也水涨船高。
从2010年10月20日起,上年结转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上调0.2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71%调整为1.91%。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保持不变。从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下(含五年)及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上调0.17和0.18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从3.33%调整为3.50%,五年期以上从3.87%调整为4.05%。
由此,在全球竞相执行低利率、美元持续贬值,对外输出美元资本的时候,中国选择了截然相反的道路,加息虽然会给外资传递积极的态度,实质上却是对外来投资的宽容与接纳,为世界经济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
加息之后,媒体与学者们纷纷对加息所体现出的勇气与魄力,以及对中国经济所怀有的信心表示认同,对中国货币政策决策者的“英明计策”表示赞许。
客观规律与商业逻辑角度看,加息是从政府层面是应对通胀压力,更是收缩流动性;在房地产市场更是在深度打压房市,让投资于融资更趋于理性;从汇率角度而言,更是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示弱。可以想像,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会使得钱更“值钱”,人民币将会延续升值的态势,热钱将进一步涌入中国市场,进行资产、资源与短期利益的掠夺。
所以加息往往是最明确的货币政策,表现政策制订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
中国两会年年提GDP增长“保八”,通货膨胀(CPI)控制在3%-4%之间。
这些原本属于经济学专业的术语,逐渐被中国的普通百姓所熟知,甚至中国民间有很多的草根经济学家,在忧国忧民之下,对中国货币、财政以及经济政策提供自己的注脚与解读,而在舆论和谐的总体要求之下,所有非主流都处在被封杀的游移边缘,主流总是为政策唱赞歌。似乎政策的制订者时时处处都是想人民之所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精英,水准自然比“不明真相”的民众高明得多,任何草民都只有歌颂与服从的份,而没有提出质疑与相左的意见的资格。
GDP的核心是什么?是与居民的消费指标挂钩的,消费踊跃则经济增长强劲,市场展现的活力受到资本方的青睐,由此造成货物的相对紧缺,并进而导致价格提高,买同样的东西需要花的钱多了,这是通货膨胀最通俗的解释方法。
大品牌会造成通胀、进口会拉动通胀、虚荣会拉动通胀,迎来送往也会拉动通胀,逢年过节同样会拉动通胀,投资的利益需求更会拉动通胀,出口受到制约也会造成通胀。
如果从买方与卖方对立的角度看,卖方自然喜欢通胀,因为那意味着自己的利益有保障;买方则厌恶通胀,因为那意味着自己的购买成本增加。
美国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演讲中讲过一段话:
“(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的孩子们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好或婚姻之稳固,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正直。它既没有衡量出我们的勇气与我们的智慧,也没有衡量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美国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做为美国人而骄傲。”
美国40年前就感觉到没有用的东西,中国居然每年都当成“最重要指标”,让人把积蓄都拿来消费,甚至要透支未来作为消费的行为,居然成为一种时尚,这就是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GDP更多的是为世界贡献力量,CPI则更多的是为世界分担压力;这“一保一控”之间时刻体现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重要性。
为了保持GDP增速,我们不能不加大开放,提高流动性。
但开放意味着投资、贸易与热钱的汹涌,势必会带来更多的热度,热的多了必然会对CPI有推动作用,包括以各种形式出现的输入型通胀。自身通胀与输入型通胀结合,让中国普通家庭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赚的钱不少,但购买力下降,为了求得内心的安全感,不能不更不择手段地追求物质财富,这就更造成了精神世界的荒芜与传统的颓废。
团结一心,一致对外的民族向心力没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和谐没了,历史观、文化观、传统观的根基发生动摇。人性中丑恶的那部分被极大地释放出来。善良的那部分被压抑得可怜而又脆弱。
为了治理并控制通胀,除了加息等积极的货币政策之外,似乎没有别的办法。而这已经成为让中国的国家与民族利益外流的加速器,经济影响金融,金融影响国策,国策影响文化。文化是国家与民族的根基。
当文化根基动摇了,还有什么是牢固的基石呢?
国际化不仅催动GDP与CPI,还使得中国的一切隐私领域失去了所有的保护,任由外来力量蹂躏,在加入WTO开始之时,我们仅仅恐慌于“狼来了”,却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应对之策,除了无奈地出让利益,别无选择。
贾春宝
2010年10月24日星期日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
加息、GDP、CPI与文化根基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