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是敬静纯淡


人生最是敬静纯淡

晏弘

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在给黎锦熙的信中如此评价曾国藩:

“今之论人者,称袁世凯、孙文、康有为而三。孙袁吾不论,独康似略有本源矣。然细观之,其本源竟不能指其实在何处,徒为华言炫听,并无一干竖立,枝叶扶疏之妙。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唯学如基础,今人于学,故基础本源,时惧倾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观其收拾洪(秀全)、杨(秀清)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曾国藩在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他的人生信条归纳四个字:敬、静、纯、淡。

所谓敬,就是敬恕、恭谨。古人云:“君子庄敬日强”,对待位尊或位卑之人,都不能怠慢,也就是存敬畏之心,做理性之事。

所谓静,就是不为外物(包括诱惑)所动 ,检点反省。诸葛亮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也就是静思有独立,判断有高招。

所谓纯,就是纯正甚至纯粹,趋向至善至美。真善美,美就美在追求的过程之中 ,当然,圣人都难以到达。理想的目标是境界,只有登高才能放眼、望远,视野开阔。

所谓淡,就是清净、淡定、超脱。不为名利所缚,不为三斗米折腰。在见识上不妨豁达一些,在态度上不妨冲淡一些。曾国藩送给其弟曾国荃一枚印章:“劳谦君子”,教导其弟处在名利场中,尤其要像农民一样尽心耕种、像商人一样尽心赚钱,在勤劳中忘我工作,借此体现一种豁达与冲淡。 

敬、静、纯、淡,人生得心此四字,不枉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