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和云计算社会的道德规范


 

最近在推广一本即将出版的书,书名叫《百部流光》,关于一百位部级和部级以上领导的日常生活里很普通的小故事(http://tpl.em258.com/)。是一本记实性的故事书,作者汤佩林老师从他和这些部长的交往中,选择的一些作者觉得有意义的小事。

这些故事很普通,但是可以从这些小事里看出他们做人做事的原则,见微知巨。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刘海藩在做的序里写到:美国的亨廷顿教授,在其《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论证了这么一个问题: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高度腐败的阶段。原因是,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经济的变革往往快于政治的变革。在经济变革中,一部分人很快富起来。而社会精英最集中的是政府。当那些能力远不如他们的人富起来后,他们还拿着一般人的工资,由是他们心里就会不平衡。先富起来的人富起来后,必然产生对权力的要求;而政治改革的滞后,往往不能使他们满足,由是,他们就想用金钱购买。一方是有钱没有权;一方是有权没有钱,这样,产生钱权交易,就成很自然的事情了。

云计算不仅带来技术的革命、观念的革命,同时也带来社会经济结构的革命。技术的力量会让企业变得更加强大,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云计算社会的道德规范如何建立,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德”,它的规模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事实上目前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就存在这种情况,它们不缺钱,但是缺少“德”,挖空心思设计圈套从老百姓身上骗钱,不择手段攻击竞争对手。

这种缺“德”的行为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这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不知“常”,高高在上,没有了包容心,所以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从而对社会产生严重的示范性的危害,使得更多的人以他们为榜样,以搞阴谋诡计为荣,降低了人们对社会的信任程度。

知常容,容乃公”,云计算社会需要一个合理的道德规范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如何,都是一个普通人,职位高只能表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大,并不表示他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

1、云计算将带来人类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

云计算将改变这个社会,极大的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云计算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未来发展战略,国际巨头已经开始云计算的研究。

云计算和云计算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云计算属于技术范畴的概念,云计算社会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专业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概念

云计算是以应用为目的,通过互联网将必要的大量硬件和软件按照一定的结构体系连接起来,并随应用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结构体系创建的一个内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虚拟资源服务集合。

云计算社会可以认为是指在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全球通过技术手段连成一个系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

云计算社会具有以下特征:

1、人们的思维观念将发生彻底的革命。从以地球为中心转变为以宇宙为中心,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义。

2、科技将发生重大的革命。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有了重大的突破,现有的科学体系里存在的一些误差将会得到修正。目前这种低效率的、依靠破坏自然环境获得生存资源的方式将发生改变。

3、一个可操作的、更加合理的全球道德规范体系将会建立。这个体系将重新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

4、云计算社会是一个信息对称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必定是一个信息基本对称的社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获得信息的机会基本上相同。信息对称从技术上打破了特权现象。在法律和技术的共同监管下,有权力的人不得不回归“平常”人。

5、云计算社会是一个智慧控制资本的社会。云计算社会将通过技术手段,建立一个万物相连的系统,任何一个人可以利用他的知识和资源,通过这个系统获得财富。比如一个偏远山区的农民有小米,他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知道那些人需要买小米,以及完成这次交易所需要的过程和成本。一个医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给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的病人看病,而在资本控制智慧的社会,医生的行为受到医院老板的思想的控制,如果老板“无德”,那么医生也会做出“无德”的行为。

6、云计算社会是一个财富分配相对公平的社会。

2、《道德经》在全球的影响

梅德韦杰夫在出席包括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内的来自50多个国家的2300多位各国政要、企业和经济界人士参加的2010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向与会者建议,应当遵循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的教诲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如果我们遵循中国哲学家的遗训,我认为,我们能够找到平衡点,并成功走出这场巨大的考验。梅德韦杰夫说,当天早晨在网上翻阅时,又看到了老子的《道德经》。梅德韦杰夫援引了文中的一段内容说: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当然,西方学界早在金融危机之初就习惯性地开启了东方视角,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拯救西方世界的希望。

根据中国科学院在去年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全世界排名第七,居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之后,正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道德经》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代表。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拥有优秀哲学传统的德国,更是有1/3的家庭收藏了《道德经》。《道德经》中强调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正是解决资本的无止境膨胀与自然资源、公共利益之间矛盾的良方。季羡林老人曾这样表示。而这样的观点也正在获得西方主流学界的认可。

3、《道德经》在说什么

人类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追求理想社会的梦想,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先哲老子(公元571公元471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睦相处。或许他是在描述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将在云计算时代得以实现。

《道德经》在说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而我觉得老子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史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1、老子想告诉人们这个宇宙是怎么形成的,理想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在5000多字的文章里描述如此庞大的题目,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老子从三个层面来论述的,一是宇宙的起源,提出了“道”的概念;二是万物出现后的管理问题,提出了“大道”的概念,“大道”是指万物和谐生存发展的游戏规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规律”;三是人类社会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道德规范。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生物,原本也是完全按照“大道”来生存发展的,但是人类的智力活动使得人可以制造工具来改变在自然界里的位置,由于能力的增强,人把自己的位置提升到了很高的位置,已经不是“普通”的人了,所以很多行为偏离了“大道”,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老子从生命的本质来讲述道德的意义。由于现实生活里的人们不了解生命的来源,或者是怀疑老子描述的宇宙起源理论,所以很难理解老子关于道德的论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认为,人是由“营”、“魄”两部分构成,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离的。“营”是通过从食物里获得的营养来维持的,具体表现为“身体”;“魄”是通过修道来获得营养的,具体表现为“道德”。“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认为“身体”可以获得享受,但是真正有用的是看不见的“道德”。

3、老子告诉人们,人类是宇宙的一个部分,人类必须要从宇宙的角度认识人类的行为,首先要遵循宇宙的规律,也就是“大道”,人类自己创建的“道德”体系必须在“道”之下,受“道”的约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在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老子的核心观点是消除权威,回归平常。官位高,表示他的责任大,为人民服务的工作量大,并不表示他不是“平常”人。学问高,表示他掌握了某些领域的知识,不表示他就成了权威,到处发表“权威”观点。

4、云计算社会的道德规范

充足的物质财富和合理的道德规范是云计算社会的两大支柱,如同鸟的两个翅膀,如果其中一个出现问题,社会就不可能和谐发展。

1、资本控制智慧导致道德体系的崩溃

尽管人类科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人类的进步依然处在对自然资源掠夺破坏的基础上。美国的富裕也是建立在掠夺其它国家的资源之上,资本决定了一切。

一个没有任何知识的人,一旦拥有了资本,就可以控制那些高学历高智商的人。如果这个老板道德修养不够,对社会的危害就会很大。

老子认为人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物质层面,是通过吃食物来维持,另外一个是精神层面,这部分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来维持。物质追求是基础,精神追求是目标。这就象车一样,车轮是基础,而目的是上面可以运输东西的空间。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资本带来的是物质财富,而智慧既可以带来物质财富,又可以带来道德财富。然而目前的社会是资本控制了智慧,很多有学问的人不能通过自己的学问获得物质财富,必须通过资本的控制来获得物质财富。而资本是现实的,一旦不能达到财富增长的目的,就会不择手段。比如目前国内媒体报道的“蒙牛”、“伊利”之间的恶意攻击,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一些有智慧的人,为了从企业手里获得更多的钱,设计一些精巧的计谋攻击对手,当这种方式成为大家效仿的榜样的时候,社会道德体系就开始崩溃了。

2、“不知常”是个人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

不知常,妄作凶”。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是普通人的话,就会轻率地作出一些凶恶的事情来。

在目前的社会里,很多人当身份地位发生改变后,就会产生对自己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自己比周围的人优越,开始神话自己,从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产生一些危害社会的行为。

可以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一个人没有当官之前,和周围的人关系很融洽,言行举止很正常,但是当他做了官以后,有了一定的权力,言行举止也就发生了改变,遇到比他低的人,音调会高,走路的姿势也表现出威严,遇到比他职位高的人,音调就表现出谦卑,举止也很礼让。这些人在正常情况下,做事也是公正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有利益关系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不是“普通”人的尊严,就会做出一些不公正的事情,强行损害“弱者”的利益。比如中央电视台一套《今日说法》栏目播出的“凤凰女跳楼案”中,地方领导为了维护不是“普通”人的威严,作出一些事情来损害“被害人”的利益。实际上如果这些领导认为自己是“普通”人,自己的权力没有那么大,那么他们做事就会更加包容,也就不会轻率地伤害别人的利益。

同样,现在的一些有钱人,在他们没有钱还是穷人的时候,做人很谦卑。而当他们有了钱以后,很多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过高地评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所发表的任何观点是正确的,认为自己有能力做任何事情,只要花钱就行。有些人平常也会做好事,比如捐款、帮助别人、参加慈善活动等,但是他们在做这些事情之前会提炼出一些表现自己高尚行为的语言,而“普通”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很普通,仅仅觉得应该做而已。因为在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富人,不是“普通”人,所以在一些较大的事情上缺少包容,使得一些做法失去公道,从而造成对社会的危害。

3、不良的示范成就了“官二代”、“富二代”的偏激心态

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地模仿周围的人的行为。《道德经》里强调“居善地”就是因为邻里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大,“善地”会让人往好的方向发展。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他们也是唯一的模仿对象。在见到第二个男性之前,孩子对男人的所有理解都是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在接触第二个女性之前,孩子所有对女性的感触都是从母亲那里得到的。父母和睦,孩子就会认为与人相处应该随和互爱父亲大男人主义,孩子就会认为男人就应该这样母亲特别八卦,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打听别人。

“官二代”的形成:一些社会精英通过努力成为政府官员,当他们掌握了权力以后,很多人围绕在他们身边,因为有求于他们而阿谀奉承,慢慢地这些官员也就认为自己不是“普通”人了,觉得很了不起,言行举止处处表现得与众不同。而他们的孩子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认为自己同样也了不起,言行举止也同样表现出与众不同。

“富二代”的形成:这是一个资本控制智慧的社会,一些人通过某种手段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因此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人物。这些人通过炫耀豪宅、豪华车等名贵物质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通过钱权交易来摆平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很多人为了从他们手里获得钱而阿谀奉承,因此这些人认为自己不是“普通”人,觉得很了不起,言行举止处处表现得与众不同。而他们的孩子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认为自己同样也了不起,言行举止也同样表现出与众不同。

4、云计算社会需要和谐的道德规范

云计算社会是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借助技术的力量创造更加充足的物质财富;万物相连以及强大灵活的软件系统为人们提供了基本对称的信息环境;高度智能的知识学习系统加快了人们掌握知识的效率,人们没有必要花费时间积累知识,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借助智能学习系统快速获得所需要的知识。

尽管云计算社会通过技术的力量创造出足够的物质财富,但它仍然是一个资源有限的社会,仍然存在拥有财富多少的差异。一种合理的分配方式可以让所有的人获得相对富裕的生活,但是当少数人过多的占有物质财富的时候,就会导致更多的人物质缺乏,比如某个人占有了100套房子,那么就会导致房子的缺少,使得其他人没有房子。因此良好的道德规范是维护云计算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如果人们不会因为房子的缺少而提高房价,那么囤积100套房子的人就会因为无利可图而放弃多余的房子,这样社会就会回归到正常的运行秩序。

云计算社会是一个和谐社会,但仍然是一个博弈社会,而且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因此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才能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

1、政府是道德规范的维护者。“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作为自然规律,一切事物具有两个对立的方面,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朝美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丑恶的东西也会发生。因此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2、企业是道德规范的推动者。企业是社会财富创造和分配的主体,企业无“德”,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上,或许刚开始的时候员工内心并不愿意,只是按照企业的要求做,时间长了,也就习惯做这种无“德”的事情了。

3、人民是道德规范的实现者。“知常”是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知常”才能包容,包容才能公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如果都是常人,没有了圣贤智者,每个人就会把包容当成很自然的事情,不会认为做好事是那些名人的事。

4、云计算技术为道德规范提供了基础。追求生存物质是自然规律,如果没有生存资源,人就无法活下去。所以道德的推广不是空谈理论,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需要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必须是信息对称的博弈空间。云计算技术构建的是一个信息基本对称的社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