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可以拜海瑞但不可学海瑞


 

  文/李清

  10月30日,耗巨资修复的广州城隍庙正式对市民开放,恢复传统民俗活动,市长万庆良、常务副市长苏泽群等出席开放仪式。在庙内三尊神像之一的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像前,万庆良双手合十拜了一下,对身边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要多拜拜清官。”紧跟市长身后的苏泽群也来拜了一下,并说“要保佑建设系统没有腐败分子”。(《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等10月31日)

  在城隍庙里见到海瑞像,市长和常务副市长都来祭拜,笔者以为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海瑞是古代著名清官,生活节俭,为官正直,受到后人世代敬仰。也正因为海瑞享有极高声誉,广州城隍庙才将其立为神像,而在全国其他不少地方,也为海瑞建造了纪念场馆。并且苏泽群副市长在拜海瑞时,表示希望“保佑建设系统没有腐败分子”,对官员也有现实警示意义。

  然而,面对立在城隍庙里的海瑞神像,市长可以像普通百姓一样公开表达敬仰之情,却不能像普通百姓一样,在心里把海瑞当作为官者追求的目标,去进行效仿、学习。因为海瑞虽然的确是个廉政楷模,对老百姓也做了不少好事,他却并没有改变官场贪腐,革新政治生态,更没能挽回一个政权的没落。甚至在当时海瑞本人也遭到同僚讥笑,被视为官场中的异端。

  要今天的市长不要将海瑞当榜样,并非主张官员不要廉洁为官,不要洁身自好,而是海瑞这样的清官的存在,在作为官场异类的时候才有实际意义。在封建时代有“海青天”为民做主,反衬出的是大多数官员贪赃枉法,也就是官场以腐败为常态、社会正义普遍缺失,清官只是给民众最后一点希望的安慰。今天的社会,显然不能再出现类似情形,也不需要海瑞式清官。

  当然,市长敬仰、祭拜海瑞,未必意味着只对“人治”情有独钟,反对进行制度性的法治建设。事实上,海瑞的为官之道和个人操守,对今天的官场人士有很多的借鉴价值。只是,市长拜海瑞的行为本身只有形式作用。不会因为拜了海瑞,一位官员就会成为清官,更不会因为祈求了海瑞的保佑,一个城市就会“建设系统没有腐败分子”。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广州的城隍庙是对所有市民开放的,人人都可以拜里面的海瑞像,市长进城隍庙,拜一下海瑞像无可非议,对海瑞像视而不见,倒是既不合常情也会让公众猜疑。但是,海瑞像今天可以还在,海瑞的时代却必须永远告别,今天的时代可以没有海瑞,只要有健全的法治就行。如果不能实践这样的追求,人们仍需对清官顶礼膜拜,那就没有比海瑞所处的时代进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