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之后,北京上海何在?(10月2日)


 

城市化的话题,最近两年以来我一直在说,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的那个月,先后用五篇文章系统地说了城市化运动。而且在那之后的很多文章都有所提及。原本已经不想多说了。但CCTV财经频道在2010年国庆期间播出的《今日观察》系列节目,所传递出的论调与逻辑关系却让我不能再沉默。

系列节目分五期播出,每期两位嘉宾做评论员。总体观点自然是主流的城市化是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当前的现象是必要的过程与发展的阵痛。

评论员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停止意味着前功尽弃。不仅不能有方向性的转变,甚至需要加快速度。因为那些在过去的那些来城市打工的人的家眷还在乡下,这是相当不人道的,而且每次往返也是巨大的消耗,所以需要他们把家眷也都接过来团聚,才是正确的与人性的。以农村每户有4口人计算,就依然要有数亿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每当他们畅想这一“伟大事业”的时候,就会满眼放光。

因为那意味着更多的钱会用来买房、装修、买家具、买车、用汽油、用更多的钱来谈恋爱、结婚、养孩子、入托、上学、看病,更多的钱用来消费或者是投资股市,那都意味着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至于花那些钱对那些原本来自农村的人意味着什么,失去保障的生活会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就不是他们所想的问题了。

就如齐王让他的臣子想出一个办法,让他自愿地从宝座上走下来,庞涓提出的方法是“在大王的身后放一把火,大王自然就走下来了”,至于那把火会烧毁什么,会造成什么损失,就不是庞涓所关心的问题了。

 

先把原本生活在农村的人引进到城市,然后在一段时间(比如三年)之内,让他们在城乡之间做出取舍,那些在农村的土地被重新整理,收归国有,实行集约化经营或者是盖上更多的房子卖钱,以进行深层次开发。

失去了农村的土地,同时又难以在都市里找到栖身之处的人,不管是在都市里还是回到乡村,都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恰恰是城市化运动倡导者所忽略的问题。

 

人口的聚集,以及数量的增多,不仅会带来繁荣的表象,同时更会带来不和谐。

涌进城市的外乡人对城市里边的原著民的既得利益构成威胁,虽然未必原本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就比来自农村与外乡的人素质更高,但这总是会在无形之中强化城乡之间,本土与外人之间的敌视,造成第一轮的不和谐。

然后当农村人把自己的生活习性与举家搬迁到城市里之后,就会造成第二轮的不和谐,导致新的问题,比如交通拥堵,犯罪猖獗,生活节奏缓慢,浪费严重,攀比成风,传统美德尽失,人本性中的恶的那一部分潜力被激发出来。

在都市里,看到的不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就是陌生的面孔,每个面孔都似乎想从你的手中夺取一些原本应该是属于你的东西。金钱地位,机会财富,甚至家庭与孩子。

 

漂泊在异乡的人都缺乏安全感,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有基本的住房保障,同时他们有足够的欲望被勾引起来,欲望膨胀之下,去换大房子,好车子,待遇更优厚的工作,更悠闲的工作节奏,更有身份的生活,更注重包装而不是实用性,更注重收藏而不是耐用性,更去花未来应该属于子孙的钱,而不是把现在的钱与其他财富留给未来的子孙。

或许这就是城市化主义者内心所期待的。

内心膨胀的需求使得在争夺之中,所有的东西都是需要竞争才可以得到的,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看紧了才不会丢失,所有的人都把其他绝大部分人当成对手而不是伙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代替了和谐,争夺代替了谦让。在公众场所更难见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处都是冷冰冰的面孔,即使是貌似友善,都难以断定不包含钓鱼的成分。

或许这就是城市化主义者内心所期待的。

 

短期的创富神话与物质的堆积,让人把原本美好的东西都拿出去卖了。

笑贫不笑娼成为社会主流,选美作秀,一面把最隐私的部分主动暴露给别人看,一面抱怨世风日下。一面追求时间的停滞,一面为好时光的流逝而悲天悯人。

 

城市里的人多了,就会有更庞大的住房需求,办公需求,从宅到办公室,再到公共场合,每个人都需要有很多空间供其选择。所以原本狭小的空间就显得更为拥挤,所以开始上天入地。楼房越盖越高,地下铁路与地下商场越来越拥挤。由此地下管线,地下铁路的修建,地上的高楼大厦,已经让脆弱的土地难以承受,经常出现地面塌陷与管线破裂就成为现实问题。

还有坚定的城市化主义者居然把目光聚焦到房屋的容积率这个点上。他们奇怪——为什么同样是城市的建筑容积率,为什么东京的就可以高达2以上,香港也可以达到1.8,上海仅仅达到0.9,北京只有区区的0.3,为什么北京上海这样原本已经很拥挤的城市,在建筑的时候,不能从限高转变为限低呢?

呜呼!如此来看,在北京,紫禁城、天安门广场、中南海、天坛、雍和宫、颐和园、恭王府之类的这些地方是需要最先拆除,盖起高楼大厦的,然后是段祺瑞执政府、合敬公主府,北海景山等等。其次是那些有上百年历史的胡同,真的如此,那么北京何在?!

上海则更应该拆除石库门、衡山路等那些上世纪以及更早的时候留下的小洋楼,真的如此,那么上海何在?!

 

记得当初平津战役的时候,中共的某位领导人断然阻止了对北京的炮轰与强攻,因为他认为那些古迹都是很值钱的,动动哪个都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试想,在追求大都市,以宽广的胸怀迎接来自全国城乡的农民兄弟们,为他们创造安居的生活,给中国增添人性化国际化发展伟大成果,并以此为目标而追求原本就稀缺的城市使用面积的充分使用,提高容积率限低建筑,除了留下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地标性的摩天大楼之外,留下千篇一律的现代化都市之外,还能剩下什么呢?

 

贾春宝

2010102日星期六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
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