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善意的力量》一书
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发行
书摘一
成功来自于鲜花与巧克力、微笑与赞美
多年来,我们一直很喜爱我们曼哈顿办公大楼的警卫法兰克。事实上,我们凯普兰萨勒集团(The Kaplan Thaler Group)多数人都非常喜欢他。法兰克是个高大、令人愉悦、四十多岁的男子。他对每个走进大楼的人都来上一句响亮又温暖的招呼,让大家一天就这么快活了起来。“哈啰,琳达!”“哈啰,罗苹!”他还会说:“祝你周末愉快!!”
法兰克迷人的笑语改变了我们早上展开工作的方式。不再只是千篇一律地亮出识别证、直奔电梯而去;我们会四下张望,寻找法兰克,然后跟他说声哈啰。他为一整天带来一股正面积极的气氛。但我们从来没想过,除了避免让外来客闯进大楼以外,法兰克还可能对我们的事业有帮助。
直到那一天,美国第六大银行联邦银行(U.S.Bank)的总裁兼营运长李察•戴维斯来拜访我们。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我们整个团队一直努力要想出一个提案,能够博取戴维斯的青睐,赢得联邦银行这个大客户。
到戴维斯来访这一刻,一翻两瞪眼,就要见分晓。我们是还在争取这个案子的两家公司之一。戴维斯和他的团队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里斯(Minneapolis)的管理总部飞来,亲自与我们见面。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其实,戴维斯和他的工作团队对于在纽约市会遭到什么样的待遇,感到有些惴惴不安。纽约紧张的步调、恶狠狠的“不要挡路”的态度,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神话的一部分。他们担心我们也一样冷漠、疏离。
但是,当李察•戴维斯和他的团队走进我们的大楼,他们听到法兰克一声温暖、充满热情的招呼。几分钟后,戴维斯进到我们办公室,滔滔不绝地谈着这位友善的警卫。“那个人对我大声说哈啰!”他说。“突然间,我就认定,我怎么可能会不想和有像法兰克这样的人的公司工作?聘用这样的公司怎可能不让我觉得很棒?”于是,我们拿到了这个案子。
当然,如果戴维斯不是对我们的努力印象深刻,也不会给我们这个合作。但我们还是得记上法兰克一笔。当这个数百万美元的案子还悬而未决时,法兰克温暖的招呼让我们稳稳得到这桩交易。
这就是善意的力量。
警卫赢得总裁的欢心。听起来可能有点像迪斯尼的电影,但我们可以向你保证,这不是幻想。我们写作《善意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完全不能苟同“好人就得倒霉”和“好心没好报”这种普遍存在的看法。
书摘二
撒播善意的种子
每次你对快递员微笑、笑着响应同事的笑话、感谢助理、或是抱着亲切与尊重的态度对待陌生人,你就是在释放正面的能量。这股能量会给其他人留下印象,并且不断扩散并影响到无数他或她所遇到的人。这样的痕迹会产生倍数效果,而最后这些好印象会回报到你身上。
这并不是说,你给一位服务生大笔小费,他有朝一日创立了一家财星百大企业,然后就会给你股票选择权(除非那是一笔高得吓死人的小费)。善意的力量,结果很少是那么直接的。事实上,可能有很多年的时间,除了内在散发的温暖光彩,你都不会注意到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然而我们发现,善意的力量具有骨牌效应。你可能无法追溯你的好运到底是来自哪一次的偶遇,但是几乎可以百分之百肯定,善意的力量为未来的许多机会立下基础。这些好印象就像种子。你撒下了种子,就抛到脑后,但在地表之下,种子在成长茁壮,而且通常是指数型地成长。
我们就有一个例子可以看见善意的力量如何发挥。不久前,我们在美国家庭人寿(Aflac)的董事长兼执行长埃摩斯(Daniel Amos)的建议下,找来地产大亨唐纳•川普(Donald Trump)的妻子玛莲妮亚,替美国家庭人寿拍摄广告。
我们给川普太太的待遇比照拍摄广告片的明星,提供她专属的拖车,确定她一切舒适,所需样样不缺。我们的工作人员亲切待她,不是因为她的夫婿是位名人,而是因为我们有条准则,必须对所有参与我们广告拍摄的艺人恭敬有礼。
几个月后,美国最受欢迎的真人实境秀《谁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邀请琳达担任其中一次节目的裁判,那次节目中,有希望的参赛者的难题是设计出一个汽车广告。
在拍第一段之前,我向唐纳•川普自我介绍,提到我们就是请他太太为美国家庭人寿拍鸭子广告(译注:美国家庭人寿开始引起注意,是透过一支放进鸭子的无厘头广告,从此这只鸭子成了美国家庭人寿的象征。)的广告公司。结果,川普清楚记得他太太是有这么回事,因为就在拍摄工作开始进行前,他靠过来说:“你们对我太太真好。看看我怎么报答。”
接着他上场,并将凯普兰萨勒集团形容为全国最炙手可热的广告公司,就在全美国电视联播的节目里!然后,他一反常态地拉我到镜头前参加讨论。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曾经对他太太亲切。
书摘三
点滴善意,改变生活
黛安•卡奈特肯定从来没想到,她在回纽约市的火车上遇到的那位少妇,会改变她的人生。那位少妇要去看她的祖母,而她的祖母正好住在黛安家附近,所以她们共乘出租车。等她们到了那位少妇祖母的公寓时,那位少妇问黛安能不能帮忙,爬个楼梯,帮她把袋子提到五楼。
“我想:有何不可?”但是等到她们气喘如牛爬到四楼时,这段阶梯路上她可就想出了许多“不可”的理由。
你想得到吗?少妇八十五岁的祖母原来曾是歌舞大王齐格菲(Ziegfeld)旗下的歌舞女郎,名字叫蜜莉,她和黛安成了好朋友,且带她发掘她从未见识过的纽约面貌。“这些年来,我在她特别喜爱的爵士俱乐部和酒馆里,被当成女王一样礼遇。”黛安说。
这可超出拖着几个袋子、爬个几层楼梯所能得到的报酬。但后来她又发现,蜜莉的女儿倩•帕克(Chan Parker),正是传奇爵士乐手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即菜鸟帕克)的遗孀。当黛安没有工作的时候,倩邀请黛安到她位于巴黎郊外的农庄一起住。黛安接受邀约,且告诉前老板她要移居。老板们于是说,既然她要搬到巴黎,何不在那里开家店,和他们一起合作事业?
黛安在巴黎过了多彩多姿的四年,周末就在倩•帕克的农庄度过,和倩那些迷人、美好的访客往来,包括爵士乐的传奇人物、记者,甚至还有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
“我可以让火车上的陌生人自己拿袋子上楼。但就会错失这一切。”黛安说。
当我们在街上遇到陌生人时,我们通常都会以为他们对我们不重要。不像黛安,我们通常会避免和火车上邻座的女士接触,或甚至会在出了火车站之后直往前冲,赶在她前面上了出租车。这种想法是:“她只是个和我人生无关的女人。搭上出租车,比对她好来得重要。”
但是你怎么会知道呢?这个女人可能是你老板的姐妹。或者她是个房地产经纪人,刚好知道一栋房子,就位在你所向往的地区。又或者,她是个基金会的领导人,可以给你刚起步的慈善机构迫切需要的帮助。结果呢,这位女士对许多人来说很重要。对每个你所遇到的人,要待他们如同全世界最重要的人一样,因为他们的确就是。如果不是对你,那就是对某个人很重要;如果不是今天,或许就是明天。
书摘四
善意必须是自然流露的
一位朋友最近告诉我们一个故事,是有关三家顾问公司争取一个非常大的案子。有一家马上就被刷掉,虽然这家公司做的简报非常棒。为什么?他们很纳闷。结果发现,这个期待中的大客户抵达机场时,其中一家顾问公司的高级主管粗心地没有帮她提行李。他当场就失去这份合约。她对他的粗鲁无礼感到有些恼怒,因此决定不想和他们做生意。他们的团队日夜努力,希望拿出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的简报,而这整个合约却因为一个行李箱而毁了。
那位粗心的高级主管一定知道这个客户是个VIP。那他为什么不提起那件行李呢?很简单:他并不擅长亲切待人的艺术。如果这是他平常待人之道的一部分,就肯定不会发生这种疏忽。帮客户拿起行李会变成第二天性,而不是只会对客户、老板及其他重要人士偶一为之的特别动作。他也会了解到,这些小小的动作与举动,会有莫大的影响。
善意让你得到好报的方式五:没有人是“无关紧要的”
每当你无意识地冷漠对待你认为“无关紧要”的人,这种冷漠会回过头来对你起作用。如果你大叫一位服务生来服务,或许会被安排到一张比较好的桌子,但我们可以给你打包票,你的约会对象没多久就会静静地说:“结账,麻烦。”就如同正面的行动像种子,粗鲁的言行举止就像细菌:你可能一时之间不会看到影响,但这些会一直存在,默默地影响你以及周遭的人。
不散布细菌,意味着对周遭的人、事、物尽力诚恳。因为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误会,也会造成负面的印象,就像罗苹最近所发现的:
克莱尔和我熬了整夜,为了准备给一个客户简报。其中一张投影片老是上下颠倒。我们绞尽脑汁要把它改过来,然而,它似乎有自己的意志。我们终于搞定了,然后大家都回家去。
隔天,在一间大会议室里对一人群人做简报时,那张会捣蛋的投影片跳上屏幕,但却又是上下颠倒!
我说:“天啊,克莱尔,又出错了。”
当然,克莱尔知道我只是在和她说一个我们之间的秘密笑话,但显然其他人不做此想。其他人认为我是在公开斥责她,因而在会议室内制造了许多负面的感觉。事实上,我们几乎搞砸那个准备了好几个月的提案。
我们试着冲淡那种感觉,并解释发生了什么事,但这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一课:印象来自于旁观者的眼中,而且一个坏印象会影响到其他你所做的一切。
善意让你得到好报的方式六:不要事先算计回报
就算你再也不会见到你恶劣对待的人,即使没有人见到或知道你的粗鲁与恶形恶状,但你自己知道。当你走进一场会议,试图说服房间里的人应该要信任你时,你曾经做过的恶形恶状都在你的脑海中。由于你都无法信任自己,你就会危害到一场会议或是一段关系的结局。
善意的力量并不是微笑着四处游逛、满足每个人的要求,一直计算着会有什么样的回报。也不是虚假或操控。而是珍视善意的价值(包括自己与他人),就像你尊重智慧、美丽、才能一样。善意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事实上,可能真的会救你一命。
我们来谈谈苏珊的例子。八年前,苏珊收到一位老朋友海伦的来信。海伦的外甥女是严重的厌食症患者,除非能接受离家千里外一家昂贵诊所的特别治疗,否则她会死。不过,疗程的费用超出他们家的经济能力,因为女孩的父亲失业,而且本身也有健康问题。因此这家人寄信给亲戚和其他朋友借钱。
苏珊既感动,又有些讶异,因为即使是亲戚,一般人也很少会如此公然地求助。由于自己也有三个小孩,苏珊和她丈夫难以决定要给多少。苏珊告诉我们:“我们后来寄了五百美元,这金额似乎太少,但对我们来说,又太多了。”
但其他人也一样慷慨解囊。苏珊说,那女孩后来获得治疗,而且活了下来:“如果没有寄那封信,她可能就没办法渡过。”
三年前,苏珊的丈夫失业了,同时也遇上严重的健康问题。他失业的时间持续一年以上,而苏珊一家人被迫靠着那笔快速流失的存款过活。虽然苏珊有工作,他们对于经济状况还是感到非常惶恐。
后来有一天,一位苏珊不认识的女士寄来一张卡片。她是海伦的母亲,那位患有厌食症女孩的祖母。她写道,她听说苏珊和她丈夫正处在“艰难时期”,她希望能帮他们解决困难。她又写着,她知道遇到经济困难是什么样子。
苏珊说:“这位靠着端盘子扫地微薄薪资、独力拉扯大三个孩子的奇女子,寄给我们一张两千美元的支票。”
当你真正了解善意的力量有多大时,你会身体力行,以仁慈、尊重、慷慨待人,你的所作所为会以某种方式获得回报,而且,还附带利息。
附:部分连载
第一章 善意,最强大的力量
多年来,我们一直很喜爱我们曼哈顿办公大楼的警卫法兰克。事实上,我们凯普兰萨勒集团多数人都非常喜欢他。法兰克是个高大、令人愉悦、四十多岁的男子。他对每个走进大楼的人都来上一句响亮又温暖的招呼,让大家一天就这么快活了起来。“哈啰,琳达!”“哈啰,罗苹!”他还会说:“祝你周末愉快!!”
法兰克迷人的笑语改变了我们早上展开工作的方式。不再只是千篇一律地亮出识别证、直奔电梯而去;我们会四下张望,寻找法兰克,然后跟他说声哈啰。他为一整天带来一股正面积极的气氛。但我们从来没想过,除了避免让外来客闯进大楼以外,法兰克还可能对我们的事业有帮助。
直到那一天,美国第六大银行联邦银行(U.S.Bank)的总裁兼营运长李察•戴维斯来拜访我们。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我们整个团队一直努力要想出一个提案,能够博取戴维斯的青睐,赢得联邦银行这个大客户。
到戴维斯来访这一刻,一翻两瞪眼,就要见分晓。我们是还在争取这个案子的两家公司之一。戴维斯和他的团队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里斯(Minneapolis)的管理总部飞来,亲自与我们见面。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其实,戴维斯和他的工作团队对于在纽约市会遭到什么样的待遇,感到有些惴惴不安。纽约紧张的步调、恶狠狠的“不要挡路”的态度,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神话的一部分。他们担心我们也一样冷漠、疏离。
但是,当李察•戴维斯和他的团队走进我们的大楼,他们听到法兰克一声温暖、充满热情的招呼。几分钟后,戴维斯进到我们办公室,滔滔不绝地谈着这位友善的警卫。“那个人对我大声说哈啰!”他说。“突然间,我就认定,我怎么可能会不想和有像法兰克这样的人的公司工作?聘用这样的公司怎可能不让我觉得很棒?”于是,我们拿到了这个案子。
当然,如果戴维斯不是对我们的努力印象深刻,也不会给我们这个合作。但我们还是得记上法兰克一笔。当这个数百万美元的案子还悬而未决时,法兰克温暖的招呼让我们稳稳得到这桩交易。
这就是善意的力量。
警卫赢得总裁的欢心。听起来可能有点像迪斯尼的电影,但我们可以向你保证,这不是幻想。我们写作《善意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完全不能苟同“好人就得倒霉”和“好心没好报”这种普遍存在的看法。
善意不是天真无知
我们的文化一直在助长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迷思,致使适者生存和人我对立的严酷无情观点盛行。过去几年最畅销的职场相关书籍当中,有一本叫做《乖女孩得不到大办公室》,但这与我们经营事业与生活的方式彻底背道而驰。在不到十年间,我们将凯普兰萨勒集团经营起来,成为在广告业界营业额接近十亿美元、充满活力的团队,并跻身全美成长最迅速的广告公司之一。我们的成功并非来自于刀枪剑戟,而是鲜花与巧克力。我们的成长不是恐惧与威吓的结果,而是微笑与赞美。
不时地,我们总会在业务往来以及个人生活中,看到善意所发挥的奇特力量。被升级到头等舱的,是客气地请航空公司票务人员再确认一次的耐心旅客,而不是吹嘘着“我是三重白金级会员”的吹牛大王。对警察态度有礼且带着歉意的超速驾驶人,有时候也会被网开一面。
但善意有形象问题,好人往往得不到尊重。被人家说“你是一个好人”,通常意味着别人对你没有什么正面评价。做好人,通常等同于无可救药的乐天主义者,要不就是被动、懦弱、胆小如鼠。
我们要讲清楚一件事情:善意不是天真无知。善意并不是说当别人欺负你,还要无所谓地微笑。善意并不表示要当个逆来顺受的可怜虫。
其实,“善意”是你所听过最强大的两个字。它意味着以思虑清晰的信心向前迈进,而这股信心来自于了解“亲近善意、且将别人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视为同等重要”,这想法将让你得到所渴望的一切。
仔细思考这些数据:
好人的爱情比较顺遂。
多伦多大学的研究显示,低调且令人感觉舒服的人,离婚率是一般人的一半。
好人钱赚得比较多。畅销书《EQ》的作者高曼教授(Daniel Goleman)曾在《打造新领导人》(primal Leadership)一书中研究情绪如何影响职场,他主张,员工的士气与公司的获利有直接关联。一项研究显示,每提高百分之二的服务气氛,也就是员工之间的欢乐与乐于助人的气氛,营收就会提升百分之一。
好人比较健康。密西根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提供别人协助,不管是当义工,或仅是当个好朋友或好邻居的美国高龄人口,相较于不爱助人的同辈,未能寿终正寝的机率低了六成。
好人上法院的时间比较少。葛拉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其畅销书《决断二秒间》(Blink: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的书中指出,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从来没有官司纠纷的医生,比起被控告过两次或更多次的医生,平均与病人谈话的时间多出三分钟。
通常只是一些小小的善意,像是微笑、手势、赞美、善行,就会让我们觉得开心,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不管你是领导自己的公司、竞选家长会长,或只是想和你正值青春期的女儿来场平起平坐的谈话,善意的力量会帮你突破那些阻碍你达成目标的错误观念。善意的力量能帮你开启一扇门,改善你在职场与家庭的关系,让你晚上睡得安稳。好人不仅不会倒霉,而且,凡善用善意绵延不绝的力量,将会愈来愈快乐!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告诉你,依善意行事,不代表你得为了别人而牺牲你所想要的。当你运用善意的原则时,一定会有第二、第三甚至第四种解决方法。
第二章 运行善意,自有其道
善意让你得到好报的方式一:好印象就像种子
每次你对快递员微笑、笑着响应同事的笑话、感谢助理、或是抱着亲切与尊重的态度对待陌生人,你就是在释放正面的能量。这股能量会给其他人留下印象,并且不断扩散并影响到无数他或她所遇到的人。这样的痕迹会产生倍数效果,而最后这些好印象会回报到你身上。
这并不是说,你给一位服务生大笔小费,他有朝一日创立了一家财星百大企业,然后就会给你股票选择权(除非那是一笔高得吓死人的小费)。善意的力量,结果很少是那么直接的。事实上,可能有很多年的时间,除了内在散发的温暖光彩,你都不会注意到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然而我们发现,善意的力量具有骨牌效应。你可能无法追溯你的好运到底是来自哪一次的偶遇,但是几乎可以百分之百肯定,善意的力量为未来的许多机会立下基础。这些好印象就像种子。你撒下了种子,就抛到脑后,但在地表之下,种子在成长茁壮,而且通常是指数型地成长。
我们就有一个例子可以看见善意的力量如何发挥。不久前,我们在美国家庭人寿(Aflac)的董事长兼执行长埃摩斯(Daniel Amos)的建议下,找来地产大亨唐纳•川普(Donald Trump)的妻子玛莲妮亚,替美国家庭人寿拍摄广告。
我们给川普太太的待遇比照拍摄广告片的明星,提供她专属的拖车,确定她一切舒适,所需样样不缺。我们的工作人员亲切待她,不是因为她的夫婿是位名人,而是因为我们有条准则,必须对所有参与我们广告拍摄的艺人恭敬有礼。
几个月后,美国最受欢迎的真人秀《谁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邀请琳达担任其中一次节目的裁判,那次节目中,有希望的参赛者的难题是设计出一个汽车广告。
在拍第一段之前,我向唐纳•川普自我介绍,提到我们就是请他太太为美国家庭人寿拍鸭子广告(译注:美国家庭人寿开始引起注意,是透过一支放进鸭子的无厘头广告,从此这只鸭子成了美国家庭人寿的象征。)的广告公司。结果,川普清楚记得他太太是有这么回事,因为就在拍摄工作开始进行前,他靠过来说:“你们对我太太真好。看看我怎么报答。”
接着他上场,并将凯普兰萨勒集团形容为全国最炙手可热的广告公司,就在全美国电视联播的节目里!然后,他一反常态地拉我到镜头前参加讨论。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曾经对他太太亲切。
善意让你得到好报的方式二:你不知道遇上的是谁
好吧,你会这样想,善待川普的太太很划算。我们都很精明,会和那些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人合作,比方说,那些我们常常有互动的人,像是邻居和同事,还有与重要交易相关的人,例如帮你办抵押贷款的行员,以及有可能成为我们老板的人。然而,我们就很少会去在乎一个我们可能再也不会见到的陌生人。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都会想:“有什么关系?”
黛安•卡奈特肯定从来没想到,她在回纽约市的火车上遇到的那位少妇,会改变她的人生。那位少妇要去看她的祖母,而她的祖母正好住在黛安家附近,所以她们共乘出租车。等她们到了那位少妇祖母的公寓时,那位少妇问黛安能不能帮忙,爬个楼梯,帮她把袋子提到五楼。
“我想:有何不可?”但是等到她们气喘如牛爬到四楼时,这段阶梯路上她可就想出了许多“不可”的理由。
你想得到吗?少妇八十五岁的祖母原来曾是歌舞大王齐格菲(Ziegfeld)旗下的歌舞女郎,名字叫蜜莉,她和黛安成了好朋友,且带她发掘她从未见识过的纽约面貌。“这些年来,我在她特别喜爱的爵士俱乐部和酒馆里,被当成女王一样礼遇。”黛安说。
这可超出拖着几个袋子、爬个几层楼梯所能得到的报酬。但后来她又发现,蜜莉的女儿倩•帕克(Chan Parker),正是传奇爵士乐手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即菜鸟帕克)的遗孀。当黛安没有工作的时候,倩邀请黛安到她位于巴黎郊外的农庄一起住。黛安接受邀约,且告诉前老板她要移居。老板们于是说,既然她要搬到巴黎,何不在那里开家店,和他们一起合作事业?
黛安在巴黎过了多彩多姿的四年,周末就在倩•帕克的农庄度过,和倩那些迷人、美好的访客往来,包括爵士乐的传奇人物、记者,甚至还有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
“我可以让火车上的陌生人自己拿袋子上楼。但就会错失这一切。”黛安说。
当我们在街上遇到陌生人时,我们通常都会以为他们对我们不重要。不像黛安,我们通常会避免和火车上邻座的女士接触,或甚至会在出了火车站之后直往前冲,赶在她前面上了出租车。这种想法是:“她只是个和我人生无关的女人。搭上出租车,比对她好来得重要。”
但是你怎么会知道呢?这个女人可能是你老板的姐妹。或者她是个房地产经纪人,刚好知道一栋房子,就位在你所向往的地区。又或者,她是个基金会的领导人,可以给你刚起步的慈善机构迫切需要的帮助。结果呢,这位女士对许多人来说很重要。对每个你所遇到的人,要待他们如同全世界最重要的人一样,因为他们的确就是。如果不是对你,那就是对某个人很重要;如果不是今天,或许就是明天。
善意让你得到好报的方式三:人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我们常犯的一个错,就是以为只需要对同辈或是上级好。没必要对助理或是接待员客气,更不用说警卫或是清洁人员了。毕竟他们没办法帮你什么,说穿了,他们没有权力。
就当下来说,这或许对,也可能不对。但你不知道从现在起的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谁可能会对你很重要。几年前,我们接到一位女士的来电,我们以为她要找工作。但我们答应见她,没什么理由。结果,她并不是要找工作。
原来,她是在替她所带领的两个重大业务计划找公司做广告。那对广告公司来说,是价值以百万美元计的计划。她为什么选上我们?十五年前,她曾经和琳达共事,尽管她在公司的职位不高,但是琳达仍对她极为和气、尊重。结果在二十多年后,我们拿到了价值四千万美元的新业务,因为我们其中一人曾经善待过一个如今正开始跨足广告业务的人。这就是善意的力量。
善意让你得到好报的方式四:善意必须是自然流露的
一位朋友最近告诉我们一个故事,是有关三家顾问公司争取一个非常大的案子。有一家马上就被刷掉,虽然这家公司做的简报非常棒。为什么?他们很纳闷。结果发现,这个期待中的大客户抵达机场时,其中一家顾问公司的高级主管粗心地没有帮她提行李。他当场就失去这份合约。她对他的粗鲁无礼感到有些恼怒,因此决定不想和他们做生意。他们的团队日夜努力,希望拿出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的简报,而这整个合约却因为一个行李箱而毁了。
那位粗心的高级主管一定知道这个客户是个VIP。那他为什么不提起那件行李呢?很简单:他并不擅长亲切待人的艺术。如果这是他平常待人之道的一部分,就肯定不会发生这种疏忽。帮客户拿起行李会变成第二天性,而不是只会对客户、老板及其他重要人士偶一为之的特别动作。他也会了解到,这些小小的动作与举动,会有莫大的影响。
善意让你得到好报的方式五:没有人是“无关紧要的”
每当你无意识地冷漠对待你认为“无关紧要”的人,这种冷漠会回过头来对你起作用。如果你大叫一位服务生来服务,或许会被安排到一张比较好的桌子,但我们可以给你打包票,你的约会对象没多久就会静静地说:“结账,麻烦。”就如同正面的行动像种子,粗鲁的言行举止就像细菌:你可能一时之间不会看到影响,但这些会一直存在,默默地影响你以及周遭的人。
不散布细菌,意味着对周遭的人、事、物尽力诚恳。因为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误会,也会造成负面的印象,就像罗苹最近所发现的:
克莱尔和我熬了整夜,为了准备给一个客户简报。其中一张投影片老是上下颠倒。我们绞尽脑汁要把它改过来,然而,它似乎有自己的意志。我们终于搞定了,然后大家都回家去。
隔天,在一间大会议室里对一人群人做简报时,那张会捣蛋的投影片跳上屏幕,但却又是上下颠倒!
我说:“天啊,克莱尔,又出错了。”
当然,克莱尔知道我只是在和她说一个我们之间的秘密笑话,但显然其他人不做此想。其他人认为我是在公开斥责她,因而在会议室内制造了许多负面的感觉。事实上,我们几乎搞砸那个准备了好几个月的提案。
我们试着冲淡那种感觉,并解释发生了什么事,但这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一课:印象来自于旁观者的眼中,而且一个坏印象会影响到其他你所做的一切。
善意让你得到好报的方式六:不要事先算计回报
就算你再也不会见到你恶劣对待的人,即使没有人见到或知道你的粗鲁与恶形恶状,但你自己知道。当你走进一场会议,试图说服房间里的人应该要信任你时,你曾经做过的恶形恶状都在你的脑海中。由于你都无法信任自己,你就会危害到一场会议或是一段关系的结局。
善意的力量并不是微笑着四处游逛、满足每个人的要求,一直计算着会有什么样的回报。也不是虚假或操控。而是珍视善意的价值(包括自己与他人),就像你尊重智慧、美丽、才能一样。善意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事实上,可能真的会救你一命。
我们来谈谈苏珊的例子。八年前,苏珊收到一位老朋友海伦的来信。海伦的外甥女是严重的厌食症患者,除非能接受离家千里外一家昂贵诊所的特别治疗,否则她会死。不过,疗程的费用超出他们家的经济能力,因为女孩的父亲失业,而且本身也有健康问题。因此这家人寄信给亲戚和其他朋友借钱。
苏珊既感动,又有些讶异,因为即使是亲戚,一般人也很少会如此公然地求助。由于自己也有三个小孩,苏珊和她丈夫难以决定要给多少。苏珊告诉我们:“我们后来寄了五百美元,这金额似乎太少,但对我们来说,又太多了。”
但其他人也一样慷慨解囊。苏珊说,那女孩后来获得治疗,而且活了下来:“如果没有寄那封信,她可能就没办法渡过。”
三年前,苏珊的丈夫失业了,同时也遇上严重的健康问题。他失业的时间持续一年以上,而苏珊一家人被迫靠着那笔快速流失的存款过活。虽然苏珊有工作,他们对于经济状况还是感到非常惶恐。
后来有一天,一位苏珊不认识的女士寄来一张卡片。她是海伦的母亲,那位患有厌食症女孩的祖母。她写道,她听说苏珊和她丈夫正处在“艰难时期”,她希望能帮他们解决困难。她又写着,她知道遇到经济困难是什么样子。
苏珊说:“这位靠着端盘子扫地微薄薪资、独力拉扯大三个孩子的奇女子,寄给我们一张两千美元的支票。”
当你真正了解善意的力量有多大时,你会身体力行,以仁慈、尊重、慷慨待人,你的所作所为会以某种方式获得回报,而且,还附带利息。
现在你已经知道可以帮助你改变人生的信念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告诉你,运用善意的力量所需的工具。
善意的练习:善意的力量,来自不求回报
下星期的每一天,做五件没有办法立即得到回报的好事。对其他人说谢谢。向你遇到的人,问候他们的生活。你的清洁妇有没有孙子?捐钱给慈善团体。赞美陌生人。
重点并不是要你想象你慷慨给了出租车司机一大笔小费,而他有朝一日会经营一家人企业。这只是要养成善意的习惯,并且,重新发现如此作为,会让你感觉有多美好。
善意的练习:当个“最佳配角”,你会更客观
我们大多不是故意要那么不顾别人感受。我们只是忙着在自己的电影中担纲演出,而忘了别人也是他们自己电影中的明星。这也是为什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看待自己,要像别人看你一样,把自己当作别人的电影中的配角。将所有你生活中的人列出一张清单,问问自己,你在他们的电影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你是钟爱那个被宠坏的成年女儿,还是你心神烦乱、老是不见人影?你是讨喜亲切、永远表态支持的男朋友,还是需索不断又自私的男朋友?是办公室里调解纷争的人,还是喜欢小题大做的傲客?针对每一种关系,写下五种可以让你的“角色”扮演得更讨喜的方法。
善意的练习:你欣赏谁?开始学学他吧!
你钦佩当志愿者的人吗?谁会联系家人,计划一起做的活动?谁会在工作中称赞他人并给予指导?谁会询问并记下客户与同事的生活细节?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我人更好,我就会……
试着以你崇拜的人为模范,改变你的行为。
责编:杨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