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评刊
——张爱峰
日本专辑三给我的感觉没有前两期日本专辑好看,至少没有很惊艳的感觉,除了《具象之力》。
《海豚之森》写的是时空穿越,进入到人类记忆衰退、海豚统治世界的时代。关于短期记忆的小说已经出现很多了,还有一部叫《记忆碎片》的电影。这篇小说没有太大的特色,也没有多深刻的哲理。关于《东京魅影》实在不想多说什么,也是一个没啥特色的小说。《大风筝与蜘蛛丝》强调了一些技术性的东西,但现在读起来有些落伍了,没啥新鲜感了。《五姐妹》写的是克隆人,写了不同个性的人对身为候补零件的看法,有较强的社会性。《光之帝国》写的也很一般,《打开臼齿的开关》同样不能带给读者惊喜。
小林泰三的《囚徒悖论》没有让我太失望,他毕竟是一个很聪明睿智的极端式作家,总能写出有深度的作品,也许没有了《玩具修理者》《醉步男》那样惊人,但依旧提出了比较有深度的社会治理模式——利己还是利他模式。这篇小说让我想到了很多东西,比如那部经典的科幻小说《测谎仪》,还想到了在网上流传很广的视频《和谐拯救危机》中老和尚说的那句话,大意是现代社会所谓的民主也就是每个国家以自己的利益为主,没人去关心全球的事情。科技发达的外星人想把这套理念强加到地球人头上,其实也还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就像是现在人常说的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这小说也许写的并不算太好,没有太强的可读性,但它还是深刻的探讨了集体于个体的斗争,利己与利他的冲突。
这期中最值得读的就是《具象之力》了,关于形象的力量的小说,还是比较少的。但形象本身(比如图形、建筑形象)确实具备很强的力量,会引发人的力量,也会禁锢人的力量。比如三维立体图,引发人错觉的图像……这些形象都会对人起到一些作用。也许大的建筑形象本身也会具备一定的力量,比如经常有人说的金字塔结构建筑内的食物不容易腐烂,还有很多神奇的传说。既然音乐家能用音符谱出《死亡交响曲》,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使很多读者自杀,《约翰•克里斯朵夫》鼓励了很多人努力奋斗,那么图形本身也应该有很强的力量,不过暂时还没有纯粹用图形写成的世界名著而已。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图形的力量,确实很科幻,也很神奇。有了这篇小说,这期杂志就值得看看了。
2010年9月评刊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