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温柔 央行留有后手(揣度央行未来货币政策)


今天央行宣布从16日起上调银行类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如上篇博客中所讲,此举其实意味着,央行从实际行动向外界表明,实施2年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证实终结。

但从央行这次的行动中,也可以体会到,央行现在还倾向于逐步的退出方式。因为在市场普遍预期CPI将会超过4%,这远远高于此前4%以内的月度增幅,更超过了政府制定的3%的目标;但央行却仅仅上调了0.5个百分点。这不得不引起外界的思考。

笔者对此的解读是,央行如此做法,显然是不想让外界造成过多的恐慌,这不仅关系到央行的面子,毕竟央行刚说完要继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主要的是,央行不想让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央行还留有了大量的政策空间。

从目前来看,央行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及定向央票、加息以及汇率。之所以央行此次没有采取加息政策,一方面是刚刚加完,需要观察,另一方面,也是更为主要的是,美联储的定量宽松政策使得加息成为通胀的助推剂,因为套利资本会来得更多,这也是进来外汇局严查资本流动的唯一因素。

笔者判断,央行今后的货币政策将会倾向于渐进式的,逐步找到政策平衡点。主要采取的手段有: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含定向央票)、加息,最后是升值。

也就是说前三者央行会混搭使用,而在热钱的监管方面有实质的进展后,中国可能会采取大幅升值的措施。而目前将主要是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释放人民币升值预期。

而各项措施的力度则主要是当期数据和未来走势,以及市场对数据的接受程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