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劳动者遭受职业病危害,这是一个多么怵目惊心的数字!而据工人日报10日披露,全国煤矿有265万接尘人员,据测算,每年有5.7万人患上尘肺病,因尘肺病死亡的则有6000余人,是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两倍!亚心网9日报道的一个微观数字同样让人震惊,南疆一矿工肺灌洗竟然洗出48瓶黑水!可见职业病危害的肆虐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我国职业病之所以呈现高发态势,一方面由于少数企业法制意识淡漠,无视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罔顾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不注重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让工人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少数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工艺流程和产能落后,管理措施跟不上,缺失防控职业病的能力;同时,职能部门监管力量薄弱,对防控职业病工作思想认识不重视,监管措施不到位,致使职业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的病情越来越加重。
更不容忽视的是,面对职业病给劳动者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一些业主往往总是极力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推诿对患者的医治和赔偿责任,不久前发生的河南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就是一个典型;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机制的欠完善,往往又使得职业病患者的权益维护被有意无意地边缘化。由于目前受医疗技术限制,尚未能找到根治职业病的办法,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他们的健康状况势必越来越恶化,终身为病魔困扰直至威胁到宝贵的生命。因而,职业病群体的处境让人忧虑,令人心痛。
党和政府提出,要创造条件,让劳动者体面地工作,有尊严地生活。这就要求广大业主秉承应有的企业良心和社会责任,力所能及地改善工作环境,完善劳动保护措施,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工人罹患职业病的机会;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劳动监察和执法工作,检查督促业主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职业病患者提供救治,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政府要加强职业病检测、防治体系建设,在机构设置、设施配备、技术力量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
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病危害,是劳动者必须得到的起码尊重和健康权保障,也是企业、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特别是对职业病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各方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妥善安置好他们的生活,不能让他们沦为被社会遗忘的群体,从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温暖,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和整个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