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博,上海“发力”旅游、商业地产


    后世博,上海“发力”旅游、商业地产

 

--从迪士尼千亿级投入看上海新开发时代

 

上海世博会圆满结束了,不得不承认的是之前借世博会的东风,上海房价在世博前两年到世博前夕还是着实火了一把,尽管期间政府一再调控,但开发商也好,政府也好,相关产业链也好,该赚的还是“狠狠地赚了一把”。

那么,世博会以后呢?世博会以后上海房地产机遇与风险如何?世博会以后上海房地产还有没有新的亮点?

我在一次邀约的官方政府报告中已经谈到这个问题,也在相关论文中阐述了这个问题,每每记者问我,外地的同行问我,我总是这样告诉他们:“上海房地产从来不缺乏亮点!”

世博会走了,大虹桥来了,大浦东成了,迪士尼近了。上海的发展我曾经在做演讲时用过“扁担模式”来生动形象比喻:扁担的东部一头是迪士尼,扁担的西部一头是大虹桥,扁担的中间是上海围绕母亲河黄浦江,用南北高架和轨道在不断发展,沿着苏州河,用延安高架和轨道在不断发展,连接浦东和浦西,延伸崇明和青浦,长江隧道、东海大桥、五洲大道、沪青平高速、低速磁悬浮……上海,就这样被“扁担”挑了起来。

如今,重任在肩,后世博时代,上海如何发展?就房地产行业而言,我以为“发力”旅游、商业地产是契机。迪士尼带来什么?外国主题公园抢滩中国给我们带来了思考。

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标志着中国内地首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乐园在上海全面启动。首期开发的主题乐园将于十二五期间建成开园。它将引导上海、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主题公园发展水平全面升级。

  之前,中国主题公园建设盲目模仿、缺乏内涵。而迪士尼是把一种产品设计、项目运营、环境营造等方面的模式带到中国,这对中国旅游、娱乐、文化、创意、动漫等相关行业都会产生影响。旅游业有一种说法,主题公园每1元的门票收入,将会给其他相关行业带来7元的收益。在世界各地开发的迪士尼乐园,对地区旅游业以及相关行业、就业、旅游竞争力等都有十分明显的带动作用。

那么,建成后的迪士尼能带给我们什么?上海迪士尼对中国主题公园业的最大意义在于帮助我们产业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学习、借鉴的机会。

接着,城市经济发展与迪士尼如何共赢?就项目对房产而言得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迪士尼带来千亿级投入,周边住宅均价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接近2万。上海楼市下一轮领跑者或让位于旅游、商业地产,而主题公园、生态岛等大项目的规划与建设也进一步深化。

迪士尼对商业地产利好大于住宅,因此,迪士尼来了,上海将迎来商业、旅游与地产协作发展重要机遇,楼市明星排行榜可能被刷新,昔日风头十足,如今倍受宏观调控煎熬的商品住宅,可能被本来处于配角地位的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所取代,成为下一轮楼市的领跑者。

迪士尼来了,旅游地产或成市场新热点。就世博年而言,上海迎来旅游与地产协作发展重要机遇,不仅连锁型酒店预定火热,世博园区周边全装修民居的短租需求也异常火爆,租金较半年前普遍上涨20%40%。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可支配时间逐渐增多,休闲产业逐渐兴旺。瞄准休闲度假消费的旅游地产也顺势而起,可能成为市场新的热点。

上海瞄准休闲度假消费的旅游地产空间比比皆是。本市除了原有的松江佘山、青浦朱家角和奉贤海湾外,崇明岛这一世界级生态岛的开发计划也已落地。    

由此可见,我对我的观点“上海房地产从来不缺乏亮点”表示坚信。世博会走了,大虹桥来了,大浦东成了,迪士尼近了,迪士尼近了,旅游、商业地产火了。

房价 迪士尼 后世博 旅游商业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