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一向以保证整体国民经济高增长为主要目标,即使在去年形成通货膨胀压力后,北京在考虑抑制措施时也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方式。但现在,随着10月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触及两年高点,同月PPI(生产者价格指数)五个月来首次上升。最高决策层认识到,等闲视之会令通货膨胀在数月后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德意志银行就预计明年年初时通货膨胀水平将达到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官方公布的10月份CPI涨幅是4.4%,但其中食品价格大幅上涨10%。这意味着光看CPI,可能低估了通货膨胀的威胁。根据美国银行美林的数据,10月份苹果价格上涨了50%,糖和蔬菜价格更比去年涨了一倍,低收入家庭受到相当影响。
读到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副教授VICTOR SHIH的一篇文章。他引用了一家政府智囊机构的研究材料,指出贫困家庭面临的通货膨胀是整体通货膨胀率的两倍。低收入家庭消费篮子的构成主要是食品,而近期食品价格的上涨是最快的。于是,尽管工资上涨也很强劲,内地低收入家庭的购买力仍旧没有变化甚至是在负增长。而且,低收入家庭的资产主要是银行储蓄,而存款利率是受政府控制的。最近中国央行将贷款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后,活期存款利率不动,储蓄资产实际是受侵蚀的。
担惊受怕的不止低收入者,也包括中等收入群体。储蓄资产负收益产生的压力逼着中等收入群体到处投资,从房地产市场到股市。投资者和资金不断涌入使通货膨胀推高了中国股市,还使大家异常迷恋黄金之类的大宗商品。而随着更多商品和资产的需求激增,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压力会进一步增加。
更关键的是,北京对资产泡沫的打压可能反过来刺激通货膨胀。国信证券在最新一份研究报告中认定,通货膨胀在最近一个月突然加速,可能与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本来,价格连涨的内地房地产市场会吸收大部分的过剩货币,而受调控后,房地产市场吸纳资金的能力锐减,过剩的资金寻找新方向,一部分便流向了商品市场。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表示,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首先来自货币过量发行,其次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房地产市场调控使过量的货币只能寻找其他商品市场,而其他商品市场池浅,推动其价格上涨只需要很小的资金量。
之前,中国央行已经进行了一次小幅加息,也几番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今后还得大幅降低货币供应的增加速度。近年来,正是由于货币供应快速增长,尤其是去年的贷款狂潮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历史上,北京曾几次通过坚决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信贷限额,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当然,如果信贷增速猛降,可能使一些投资项目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特别是房地产建设活动会减缓,银行的不良资产可能浮出水面。但从另一角度看,以上政策对中低收入家庭是有利的。
当下,为中低收入群体计,最高决策层要清晰地传递坚决抑制通货膨胀的决心。其实,中央政府拥有一切应对通货膨胀的工具,从上调利率、实行信贷限额、停止发放信托产品直至切断海外资金流入渠道等。只要北京下决心使居民储蓄不再受到伤害,就一定能做到。因此,我相信今年年底前,中国央行很可能择机再次加息,如效果不彰,明年上半年会有更大力度的政策出台。必须的。
货币政策要倾向中低收入者
评论
编辑推荐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