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评选启事
由柔刚先生出资设立的第十九届(2010年度)“柔刚诗歌奖”即将开始评选。为了使评奖工作更加公正,兼顾多样化的诗歌趣味,评委会决定延续第十七、十八届的评奖办法,聘请全国范围的的评委。本届邀请担当评委的诗人、批评家均为同辈实力诗人、批评家,较为年轻,旨在推进中国诗歌的经典化进程,倡导中国诗歌的创新意识,鼓励和奖掖当代优秀诗人和年轻诗人的诗歌创作,推动中国当代诗歌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经与柔刚先生商议,决定从本届起取消提名奖,新设新人奖,现将具体方案公布如下:
1.本届“柔刚诗歌奖”设主奖1名,奖金9999元;新人奖1名,奖金为5000元。
2.评奖重心:在考虑诗人整体成就的前提下,着重奖励该诗人近一年左右发表的重要作品(可包含前一年度下半年的作品)。
3.参选方式:接受诗人自荐和其他诗人提名。每名诗人可提名2名诗人参选(超过2名视为无效)。
4.所有参选作品一律发往指定评奖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发往评委电子信箱视为无效。概不接受纸稿参选作品,即纸稿视为无效。
5.所有参选作品务必注明是参选主奖还是参选新人奖。主奖参选者年龄不限,新人奖参选者出生年月需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每名参选者只能选择参选一种奖项,不可同时参选主奖和新人奖。每一资料仅能提供一次,请勿同一参选作品多次发往指定电子信箱。
6.参选文本格式,请参选者务必按以下顺序提供参选资料:诗歌作品(不超过500行,长诗和诗集除外),发表作品的出处(发表在官刊、民刊、网刊、博客均可),作者邮编地址,作者电话和电子邮件,作者真实姓名、出生年月日和身份证号码,100字以内的诗歌创作简介。如他人提名,则需提名人提供电话等联系方式。
以上资料请用电子稿(TXT文本)直接粘帖在电子邮件的“正文”部分(不以附件的方式)发到指定电子信箱,“主题”为“第19届柔刚奖参选:(作者姓名)(参选主奖或新人奖)”。
7.往届已获主奖者不能再参选,但往届提名奖得主可继续参选。
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评奖规则和程序
1.2010年11月1日开始,到12月15日,评委会的指定电子信箱接受海内外任何符合条件的参选资料,不符合上述提名规则的材料,将被视为无效。
2.2010年12月16日至12月底,由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评委会先从众多提名材料中遴选出有效提名名单及其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评委第一轮投票(每位评委拥有30票:15票主奖,15票新人奖),确定30名(15名主奖,15名新人奖)获奖候选人的初选名单。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若本年度好作品不够,可不足30名。
3.2011年1月1日至1月15日,由评委会继续通过两轮投票决定获奖人名单(1名主奖,1名新人奖)。具体方法为:第二轮,评委会成员每人拥有10票(5票主奖,5票新人奖),分别票决出票数最多的10人(5人主奖,5人新人奖)确定为候选诗人;第三轮,评委会成员每人拥有6票(3票主奖,3票新人奖),即分别从5名主奖和5名新人奖候选人中选取得票最多者,即为第十九届柔刚奖得主和新人奖得主。
4.2010年2月间,对外宣布第19届柔刚诗歌奖”获奖名单。
5.诗生活网站为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的协办网站,《青春》杂志为协办杂志。
6.举行柔刚诗歌奖颁奖仪式。时间、地点、方式另行通告。
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评奖机构
主持:“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
评委会成员(共14人):
陈祖君(批评家)
傅元峰(批评家)
何言宏(批评家,教授)
何同彬(批评家)
黄 梵(诗人,小说家)
敬文东(批评家,教授)
李少君(诗人,批评家)
李 森(批评家,教授)
马铃薯兄弟(诗人)
马永波(诗人)
树 才(诗人)
森 子(诗人)
育 邦(诗人,小说家)
赵思运(批评家,教授)
评委会主持:何同彬
联络秘书:刘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