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词新调6:城市速度


 
 
身处城市的人可能会最先强烈地感受速度的变化,信息社会、因特网、@时代、拇指经济、高速铁路等等词汇与这个时代的提速有关。比照30年前的中国社会,追忆孩童时代坐在公路旁练数字概念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数数马路上经过的汽车,有时候繁华的公路可能要等上1-2个小时才能数到100,可能这也与那个年代的速度有关。
初到台湾,无论是在中枥市,还是在台北市,我发现:摩托车的速度要比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都跑得快,犹如游弋城市马路的一串串小鱼,等待红绿信号的切换后,摩托车手就会风驰电掣般地驭向前方,目的地或许是生意兴隆的餐馆,或许是温馨无比的家庭,或许是第二份职业岗位。
 时代在变,速度加快,但究竟谁将是未来的决胜者呢?按常理,摩托车跑得比自行车快,汽车跑得比摩托车快,飞机跑得比汽车更快,但何时会发生改变呢?在台湾,地域面积十分有限,城市的空间用地十分紧张,很难随时找到泊车位,所以,讲究生活快节奏的台湾人首选的交通工具就变成了摩托车,地方政府部门也就不太情愿去严格控制摩托车车限制,由此看来,速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受文化观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