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讹人”更像是道德的微弱呻吟


“我不会讹人”更像是道德的微弱呻吟
 
11月15日下午,邯郸市一位七旬老人摔倒在联纺路上,在长达半个小时里行人们视而不见。途经此处的出租车司机王铁军将老人救起后,老人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放心吧,我不会讹人!”(18日燕赵晚报)
“我不会讹人”,被救老太的话无疑打消了救人司机王铁军的顾虑,让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然而,作为旁观者,我们听到的却更像是道德在微弱却又歇斯底里地呻吟。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观念太偏激、太悲观了,甚至有点危言耸听的意味儿,不是有人伸手施救了嘛!然而,当我们直面现实,撞入眼帘的难道不正是这样的情形吗?七旬老太摔倒后,半个小时都无从伸手相助,而这位救人司机的“的士之星”、在全省率先开出“敬老号”出租车的特殊身份,更印证了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这一美德元素是何等的稀缺!
我们曾经以这样的传统美德而引以骄傲和自豪,更不乏舍己救人、舍生取义的道德英雄,然而,如今环视周围我们却不难,道德的光环却在渐渐褪色,道德的力量越来越微弱,道德的身影渐行渐远,从好心反遭恶报的无情,到围观、起哄的冷漠,再到救人之前“留一手”的顾虑,传统美德分明正与现代文明呈现出逆行之势,怎能不叫人无比纠结。
一味地批评人们道德良知的退化,或者哀叹好人得不到好报的世风日下,显然不仅有失客观,而且也无济于事,面对尴尬的一幕幕,我们似乎更有必要反思,到底是什么把乐善好施的美德从大家的身边逼走?被救老太的一番表白其实很耐人寻味,她之所以做出“我不会讹人”的表白,就因为她也听说过南京的“彭宇案”,知道如今大家不敢贸然做“好人”。
曾经引爆舆论质疑的南京青年彭宇救人反被巨额索赔一案已经过去好些时日了,然而,至今却依旧被人们时常提起。一日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固然显得过于世故,可让人寒心的事,类似的情节却还是一再地发生,怎能不叫人学会“聪明”一点?就在不久前,某地一骑电瓶车青年妇女摔倒后,却指称扶她起来的好心人撞了她,幸亏现场有电子眼“说话”,才避免了一起“冤案”;某地一初二学生扶起跌倒的老奶奶同样被告上法庭,幸亏因证据不足法官没有支持原告的诉求……
这些尽管只是些个案,却不啻是在本已伤痕累累的道德伤口上撒盐,更警示我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样的道德操守和道德环境需要每一个公民从我做起,呼唤道德回归,让美德不再孱弱,变得坚强起来,需要我们共同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