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汽放弃合资控股,还是专注自主品牌?


福汽放弃合资控股,还是专注自主品牌?

/ 周丽君

【独发新浪汽车,谢绝任何转载】

广汽合资三菱,对福汽未必是坏事,或能促使其痛定思痛,坚定改革决心。

长期以来,多数国有车企一直被合资与自主困扰,合资没主权,自主没希望。但福汽在合资与自主方面,都有过出彩表现:1996年,合资车企东南汽车就推出了自主车型得利卡。2006年,三菱入股东南汽车,不仅给福汽带来了蓝瑟等新车型,而且确保了福汽拥有绝对控股权,形成福汽、三菱、裕隆50:25:25股权结构。也给东南汽车自主车型注入了新活力,2008年底上市的菱悦,基于三菱动力,销量节节攀升,去年底今年初,其月销量逼近万辆。成了福汽对觊觎者的有力回应。

一切似乎都是过眼云烟,现如今,福汽不仅深陷合资泥潭,自主体系也是岌岌可危。

在合资领域,福汽与三菱的股比纠纷很快呈现,且愈演愈烈。家不和事难兴,2007-2009这三年,三菱车型年销量一直徘徊于23万辆的低位,仅是一款畅销车型的单月销量;在自主领域,过于依赖三菱技术,福汽自主研发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自主体系过于单薄,菱悦几乎是独苗。再加三菱技术被越来越多其它自主品牌引入,东南自主车型的市场压力不断加剧。2010年以来,菱悦市场表现每况愈下,甚至被同样搭载CVT变速箱等先进技术的腾翼C30等其它同级别自主车型超越。

同期,其它多数国有车企,却是春风得意。上汽、一汽、长安等国有车企,在进一步做大做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长安福特的同时,自主体系不断饱满。纷纷构建研发体系,强化技术实力,荣威、奔腾、长安等在强化品质形象与扩大车型时,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市场销量。

成也三菱败也三菱,福汽迎来合资与自主的双重拷问。劝退裕隆,放弃控股,挽留三菱,还是专注自主品牌?无论哪条退路,都是步履艰难,三菱合资财大气粗的广汽后,捉襟见肘的福汽或将不再是考虑的重点。目前三菱技术几乎成了多数自主车型的标配,同样严重依赖三菱技术的东南自主车型的突围希望,已十分渺茫。

输出技术,合资广汽,恰似三菱对福汽的釜底抽薪。解套人还需下套人,福汽想突围,或许还得看三菱脸色。这也印证了几句老话:纯粹的合资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独立;没有技术就没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