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让事物回归本意


    时隔多年,中央再次提出改革!我经常在思索:中国有了改革什么?

    时隔多年以后,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就一般而言即使现在最穷的人也比计划经济时期最富的人富裕,但是,人们的压力很大,抱怨、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充斥社会的每个角落。有人言:纵观全世界,有比我们穷的也有比我们富的,但是,很少有比中国人压力、怨恨大的,我同意这样的说法。

    中国应该改革什么?我觉得我们要在哲学上能够认知事物的本意,让诸多本意混乱的事物逐渐回归到本意,让我们有能力知道事情的常态时什么,不要为常态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

    例一,体育的本意在于强身健体,当然有比赛就有输赢、就有荣辱,如果把体育过分和民族的荣辱连接起来,甚至异化到整个国家的体育都在为了金牌而奋争,根本不怎么考虑民众的健身、娱乐,就不好玩了,甚至会充斥罪恶。

    例二,最近各地拉开了第二轮的圈地热,国务院强调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这当然是一种进步,可细想也充斥荒诞!农民拥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所有权有自己非常清楚的本意,在清平世界朗朗乾坤,我的东西你来买,我有权不卖,也有权出价格,现在这样的财产权需要国家最高权力部门强调尊重,说明我们已经把所有权本意折腾到一个怎样的荒诞程度!

    例三,房子是民众的生活必需品,如果由政府支配资源配置,会导致极度短缺,这是中国当初一定要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因,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让房子比以前丰富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市场有不足,房子属于贵重的生活必需品,因此要有租赁的消费方式,要有政府构建的保障房体系,解决市场之不能。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这样的本意一直被管理层忽视,把住房的问题都强加在买卖市场上,当市场不买账的时候,反而是更加强横,出台更严厉的措施,让管理层的管理和事情的本意越来越遥远……

    例四,我们原来的电影为什么不被大家喜欢,因为我们忽略了文艺娱乐的本意,就是告诉大家一个号故事,非得要把这个事情上升到教育民众的程度,于是,故事不那么好讲了,甚至被人厌烦了,反而教育不了人。

    还有很多很多社会本意被扭曲的事情,如果举例会“罄竹难书”,不仅宏观上很多,社会个体身上也有很多,例如我们很多人在没有意识中,忽略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本意,导致越界和最终恶化的关系;就连举行个棋类比赛、爬山什么的,都要无聊到灌上弘扬民族文化,都是让我们倍感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