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我的一天在非计划性工作中度过


  广州正在开亚运会,汽车分单双号。于是,为了尽量不被罚款,在车号禁行的那天,就只好起早贪黑,早上7点前将车开到单位,晚上8点后再开车回家。无疑,今天又是早点起床,7点不到就回单位了。因为昨天单号的车放单位了。原计划,今天除了上午开会外,主要工作就是抓紧完成一篇约稿《广东流通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因为到期了。如果再有时间,就改课题或修改另一篇文章。但一直到现在,修改文章的事都没有开始。近段时间几乎天天重视且赶时未完成的重庆市、海珠区、连州市等的课题,却更未能集中精力投入。

       早上7点至8点,在网络上看当天的新闻,顺便通过谷歌和百度看一下有关自己的一些最新信息。

       8点至8:30就本周的一些未完且需注意的事项列了一个清单。

       8:30至10点,学校召开了“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听有关二级单位领导的经验介绍。

       10点,《中小企业投融资》杂志社小张过来,一是送最新一期杂志;二是约一篇关于中小商业企业的融资方面的文章;三是邀请我这个新的专家委员会成员前往他们社里交流一下。

        10点半,更新了一下自己的博客。

        11点多,亚洲实业有限公司项目顾问小周等一行来访,一是谈有关他们的智能服务平台“易聚”如何落地批发市场的问题;二是谈合作出版有关批发市场图书的问题。

        其间,接到了几个电话,一是中国流通G30秘书处小柳的电话,谈行程问题;二是重庆方面周主任来电话催课题;三是落实有关周末会议安排的;四是市社科联郭主席说有一个周四的课题评审会议问题。

       12点多,午饭后,稍微休息了一下,准备下午的记者采访。

       下午2点,信息时报赵记者等就广州的纺织品市场格局和走向来采访。未谈几句,2:30至3:00,赶去参加了学校组织部举办的“干部信息能力考试”。毕竟用了20年电脑了,所以考试用时不多。 2:30至3:20,回答记者提问。

       下午:3:30-4:00,接受广州电视台经济节目部梁记者一行现场采访,主要谈天河商圈的兴起及其对广州商业的影响。

       下午4:00至5:00,广州市商业总会孙副会长和罗秘书长就筹办“广州商贸高峰论坛”的主题和内容交换意见。该论坛拟12月中旬召开。

       其间,先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陈记者和《广州日报》王记者就目前的蔬菜价格下降及政府调控措施等问题进行的电话采访。

       6:00多,处理了一些未接电话,回复了四五封邮件和QQ留言。一直到现在。

        这样,一天几乎就是有点稀里糊涂的做了不少事,但原计划做的事却基本没有做。现在想来,或许这也就是近几年来,那么多未完成的书稿、文章和课题都没有收尾的原因吧。

       有句话,有些人总是在处理最紧急而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中度过。我好象就是这样的人吧。真希望自己能变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