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8月1日本人曾有过“不买房是聪明的,而买了房是更聪明的”,看来随市场的变化,思路该变了。不买房是不聪明的,而买房是绝对聪明的。而“盼跌房价只会再次错失良机”。
有预测说:明年将在政策因素影响下,房价会下跌20%等。以本人看,这种预测本身存在逻辑错误。从以往看,历次调控政策并没有使房价下跌,人们的感觉是房价越调越涨。再从现实看,即使从年初开始,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步步推进,从“国十一条”的确定基调,到“新国十条”的重拳出击,再到“新国五条”的持续深化,虽有调控政策的轮番作用,使10月份全国房价同比增长8.6%,为今年最低涨幅,但房价环比仍上涨0.2%。政策因素到底影响有多大?难道还没说明问题。
既然政策因素没能真正影响到今年的房价,那么为何“现有政策”到了明年就会有影响了呢?在诸多分析里,基本的情形是:指望开发商资金链发生困难,为生存而不得不降价销售,从而判断出房价将下跌20%。指望开发商资金链发生困难,从而达到降房价,这是目前市场唯一的理由。而就“现有政策”看,也就这一点指望了。
因为政策多管齐下作用基本失败。“限购、限贷、限价”,就差通知大家不要买房了。但就是在这样非常严厉的政策下,作为“准购房者”变得很现实,在通胀面前,人们只想信自己。鉴于此,政策因素促使人们观望的这一点基本失效。近日又看到人民日报在力挺股市了,但也是我最担心的!把一个“利好”政策告诉了全天下,到最后谁买单?就国内的两大主流媒体: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在过去的10个月中。以新华社为代表的其主要职责是:打压楼市;而以人民日报其主要是:力挺股市!结果呢?该压的没压住;该挺的也没挺住!看来时代不同了,“仗势欺人”己经行不通了!
指望开发商资金链发生困难?如果说到目前还有这种情况的话,那么这样的开发商根本就不适合做开发商了,理应被淘汰。但这应该属少数。因为中国楼市开发的10多年,也被政策了10多年,同时也是开发商们锻练了1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