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万铁路宜昌长阳榔平段。 俯拍宜万铁路火光村特大桥施工现场。 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 宜万铁路恩施至重庆万州段。 现在网消息 昨日,铁道部评估组结束了对宜万铁路为期3天的安全评估工作。这也是宜万铁路通车前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评估。目前,开通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在全线展开,开通在即。 今朝路通,百年圆梦。 话说,蜀道难,赴蜀更难。 纵观蜀周围,东有夔巫三峡,西有青藏高原,北有秦岭逶迤,南有乌蒙磅礴。“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自古东出巴蜀,只能通过水路。 湖北利川,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前属四川管辖,据说其名典出《易经》的“利涉大川”,因它历为进出川要塞,利于往川、出川,取旅人贞吉而命名。这同时也是川人梦想改善出口交通的一种美好寄名。 百年来,川汉两地都因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铁路,饱受崇山峻岭颠簸之苦。 千百年来,多少人都被这高山峻岭所阻隔。多少人曾期盼、曾奋斗,一条铁路牵挂了几代人百年梦想,梦想着奇迹会出现。 而今,一条牵挂了百年的铁路,通车在即,这也让利川之名,坐得更实。 来自武汉铁路局的消息称,宜万铁路预计近期通车,时速160公里,客货混运。 到明年,汉宜高铁通车后,届时,武汉到重庆的列车仅需运行8个小时左右,比现在少花10个小时。武汉到恩施也只要3个半小时,比原盘山公路省时15个小时,比现有高速公路快3小时。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划,宜万铁路是中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之一,是沪、汉、蓉快速通道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通中国东、中、西部的重要交通纽带。 这条全长377公里的铁路无疑将彻底打破长期以来困扰鄂渝区域的交通瓶颈。 东起湖北省宜昌市,西至重庆市万州区,途经湖北宜昌、恩施州和重庆市万州区所辖的十个县市(区),贯穿武陵山区腹地,其中湖北省境内324.424公里,重庆市境内52.704公里,工程总投资225.7亿元;宜万铁路创诸多铁路史上的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因此被业界称为桥隧博物馆。
◆市民期盼—— 走出大山,回去的路能短些,再短些 自11月1日宜万铁路试车以来,黄宇便开始关注这条铁路何时能正式开通,出生在黄石的他,大学四年就读于大山深处的恩施。 “读书时,不通高速,没有铁路,宜昌下高速便要走318国道的盘山公路。”黄宇说,动辄18个小时的长途颠簸,碰到雪天封山或堵车,没有一天一夜怕是到不了目的地。 一位广西籍同学在首堂班会上自我介绍:“我来自广西的大山深处,从小的梦想是跳出大山,走进平原。未曾料想,来到这里上学,是从一座大山跳进了另外一座大山”。 “外地学生要么回家不想返校,要么返校后不想回家。险要的山路就连长途司机都不愿走,途经一些高海拔路段,人的耳膜会觉着刺痛,车窗外便是峡谷深渊,看得人心惊肉跳……”聊起过往经历,黄宇现在都觉得后怕。 若不想受乘车的颠簸之苦,就只能忍高昂的机票价格。当时恩施飞武汉的机票长期没有折扣,春节时若想坐趟飞机回家过年,就要花800元左右。“对于一个穷学生而言,这简直就是奢望”。 2006年大学毕业后,黄宇在武汉某国企工作,开始过上了“平原生活”,“毕业后,因怕走山路,便再未回过恩施。直到去年高速公路通车,大学同学相约返校组织聚会,我才发觉一条路竟带给恩施巨大变化”。 2009年底沪容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武汉到恩施行程时间从18小时缩短为六七个小时,到重庆只需12小时。而宜万铁路贯通后,明年与汉宜高铁对接,武汉到恩施仅需3.5小时,到重庆仅需8小时。 “以前上学虽然是山高路远,但毕竟在恩施求学四年,对这里还是有很深厚的感情。而今交通的便利,让从这里走出去的同学有了更多机会来恩施聚会或旅游。”黄宇盘算着在宜万铁路开通后,把恩施作为婚后的首选蜜月地,对自己求学生涯的一种别样纪念。
◆专家访谈—— 宜万开通,长江东中西部发展差距缩小 “这条377公里的铁路打通了那些封闭的‘山门’,打破困扰鄂渝区域经济的交通壁垒。”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伍新木说。 “500年前,罗盘和大型船舶的建造让人类海洋远航成为可能。虽然时代不同,但就交通技术而言,高铁的建设让陆地远行变得更为便捷,各地区资源配置空间得到更加合理的优化。”伍新木认为,宜万铁路让国内万家左右的高铁关联企业有了成功案例,国内高铁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成为趋势。 据了解,未来20年,世界高铁的直接投资将在1.1万亿美元以上,带动的产业增加值则超过2.5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9年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48倍。 伍新木说:“国内高铁的修建已经形成巨大的产业链。随后,铁路‘中国造’和中国修建的道路将向外扩散,这一产业的输出会大规模的上演。” 而鄂西南药材、矿产资源,尤其是恩施地区富硒特色农产品,也将走出闺阁。此前受交通制约,区域内产品多为公路运输,过大的运输成本,让其产品丧失了价格竞争力,由此遏制地区经济的向外扩张。 “过去鄂西南就像一位深闺中的美女,因连绵的群山而足不出户。”伍新木说,高铁贯通鄂渝两地会如一支强心剂一般激活各资源要素。时速至少160公里的列车,会极大便利经过区域的人流和物流。 此前,随着上海浦东经济的开放,长江经济带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但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程度差异巨大,造成中国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 东西走向的高速公路、铁路的修建,因大致与黄金水道平行,被誉为“两条长江大通道”。伍新木认为,两条大通道的贯通将会影响到整个长江经济带,“铁路大交通的来临将会使长江东中西部发展差距缩小”。 据了解,为抓住宜万铁路贯通后前所未有的机遇,鄂渝两地前期已进行合作,湖北省与重庆市联手打造“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经济协作区”。
宜万铁路大事记 1903年,清朝拟定修建川汉铁路,从四川成都经重庆到湖北汉口。 1909年,詹天佑率领人马集结宜昌,10月宜昌至秭归段曾一度动工修建。后辛亥革命爆发,铁路搁浅。 1914年,詹天佑为落实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重新勘测川汉铁路。随后,川汉铁路东段武汉至长江埠段开工,后因军阀混战,筹款困难,1926年停建。 1956年以来,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曾多次对川汉铁路进行过勘测,编制了全线初步设计方案。 1964年10月,国家进行“三线建设”,铁四院再次赴川东勘测西南东通路,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制作了川汉铁路大型立体模型,绘制了大幅挂图。 1994年12月12日,铁四院受湖北省委托,对川汉铁路全线进行现场踏勘。 1995年3月,恩施州的全国人大代表向兴平在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当面向江泽民同志汇报请示修建枝城至万县铁路。当年,铁四院受湖北省计委的委托,编制了《川汉线枝万段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7年,湖北省成立川汉铁路枝万段建设筹备领导小组,标志该线建设纳入实施阶段。 1998年10月,湖北、四川、江西、安徽等四省联合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恳请国务院尽早批准立项建设川汉铁路枝万段,尽快贯通沿江铁路大通道的请示》。 2001年8月,国家计划在“十五”期间,建设宜昌至万州铁路新线。 2001年至2003年,铁四院开赴鄂西山区,进行大规模的勘察选线和设计工作。 2004年初,宜昌长江大桥、齐岳山隧道等工程先后破土动工,宜万铁路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出门就爬山,要爬九十九道坎,过河到对岸,要绕九十九道弯,土家儿女哟,扁担挑岁月,背篓背辛酸,日子过得好艰难!啊,武陵仰天望,清江朝天喊,铁路何时进山川?爷盼父盼子孙盼,一盼就是一百年! 穿山不惧险,闯过九十九道关,架桥不怕难,跨过九十九道滩,铁路工人哟,情暖清江水,血洒武陵山,万水千山捷报传!啊,岁月翻了坎,蜀道不再难,宜万铁路连川汉,巨龙进山把梦圆,日子越过越香甜! ——谈焱焱、王敬东《盼了一百年》 本报记者 章胜 雷闯 袁阳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