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房价反弹上涨很正常


  10月份的楼市政策可谓史上最密集,10月15日广州出台限购政策;10月19日央行加息;10月20日住建部上调公积金贷款利率。此外,物业税也传闻明年元旦正式试点。系列政策却未能阻止购房者入市和开发商推货的决心。但是,阳光家缘数据显示,10月份楼市成交量出现大幅度上升现象。广州十区成交15283套,成交面积为157.28万m2,环比9月增长了101.75%;十区两市成交18859套,成交面积为198.80万m2,环比9月增长了84.21%,实现了真正的“楼市银十”。从价格上看,10月份广州十区成交均价为13277元/m2,环比今年9月(13384元/平方米)下降0.15%;十区两市均价为11889元/m2,环比上涨了4.66%。

  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表示,与今年9月房价相比较,10月环比下降仅仅才0.15%。2010年9月广州十区一手网上签约均价为13384元/平方米。但是,如果是与同2009年当月的价格比较,今年广州十月价格13277元/㎡,2009年10月份广州十区均价1007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2%。已经足够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从下降的幅度看来看,说明广州房价下降幅度非常的有限。二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说明广州房价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下降,依然保持着高价位盘整阶段。

  9·29”楼市二轮调控新政出台正式满月,从各地隐约呈现却至今仍未得到数据证实的“退订”、“退房”潮中,除了可以窥见“限贷”、“限购”政策的威力之外,也包含了市场中买方对房价下降的预期正在呈现。但是,开发商依然不会让部的。新政满月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楼市虽然楼市调控措施逐步加温,已经“很给力”,但是处于调整状态之中的房价降幅依然非常有限。虽然有人认为,随着成交量的萎缩,市场观望情绪逐步浓厚,在资金压力下开发商只能以价换量,房价“真摔”在未来依然可期,这是做给自己安慰而已,未来房价不会有太多下降的空间,而成交会维持一定的稳定局面。

  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认为,毫无疑问,今年广州十月楼市呈现金九火爆的趋势,突破417新国十条和929新国五条政策重叠调控。虽然广州今年10月15日发出全国最严厉的限购政策,同时9月19日央行加息,10月20日住建部上调公积金贷款等物业税或者出利空系列调控,却阻挡不了购房者入市和开发商推货的决心,广州十月销售成交暴涨100%以上让市场刮目相看。主要原因是有四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金九银十属于楼市销售和购买旺盛季节,购房者热情高而开发商为完成今年销售业绩和任务指标及回收资金等消化库存,加大了推货和价格折扣的促销力度。同时是,十月成交之中部分是九月积累的客户和网签,这也是因素之一。

  其次是受到系列政策重叠调控和限购政策的“倒逼”,购房者提前入市。尤其是广州限购政策,等于直接赶着首次刚性需求和改善购房者筹钱买房。一是广州未出限购前,已经受其他城市影响,形成“抢购潮”,而开发商也加速签约。二是15日广州出台限购政策后,购房者担心丢失一房一个指标,因而出现恐慌而积极入市的现象,导致购房需求集中爆发,致网签量暴增。

  再次是受CPI和PPI连月走高,人民币升值,又加息,吸引着大批投资客和热钱及其他行业资金进入楼市,为抗通货膨胀和保值及增值,买房成首选的投资产品。同时广州部分银行贷款政策执行不到位,为购房者提供了方便,这也是其中因素。最后是广州亚运城项目的火热成交直接推动10月销售成交暴涨的因素。同时,十月市场供应主要是以四郊区为主,其中十区产品结构的中小产品户型面积所占比例到70%,价格相对便宜和总价不高的情况下,销售成交自然比9月高。

  2010年11月3日,广州楼市在10月份的成交依然一片红火,成交量继9月后再次创下年内新高。数据中心监测“阳光家缘”实时网签数据显示,10月1日-10月31日,广州市(十区二县)网签成交17214套,环比增加38%;网签销售面积为185.3万平方米,环比增加45.1%;网签金额约216.68亿元,环比增加37.1%。从成交看,“银十”比“金九”还要厉害。由于“二次调控”细则国庆后才出台,调控威力在下旬才渐现,价格方面,网签成交均价约为11695元/平方米,环比微跌5.5%。

  分区域来看,中心六区10月一手住宅均价达1954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3.47%;成交面积为44.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6.65%;新四区与二县市一手住宅均价则为918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8.85%;成交面积则为140.4万平方米,环比增加76.38%。由此可见,外围区域的成交远比中心市区来得活跃。10月份全市成交前十大楼盘几乎全是郊区盘,“万元盘”仅有三个。

  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表示,目前政策进入了空前严厉的阶段,并有房产税改革的风声传出,虽然房价暂未大幅下滑,但是广州版“限购令”出台后,中心市区的成交量已立即下跌,加上11月是亚运举办的日子,楼市成交将渐趋平淡。但由于新增货量不多,加上工地停工,11月或将出现成交惨淡、但价格依然死撑的局面。

  2010年11月2日,深圳市国土房产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深圳市新建商

  2010年10月,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呈萎缩态势,成交均价起伏较大,其中单日销售均价最高为每平方米31244元,最低为每平方米15711元。深圳市国土房产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市新房共成交49.7万平方米,共5977套,成交均价20234元/平方米。 今年1至10月,全市新房共销售553.2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01.45%;新房销售均价为14734.6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上涨11.48%。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成交统计,10月份深圳一手房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21513元(人民币.下同),比去年同期上涨6.3%,较9月份的每平方米20037元环比涨7.4%.在成交量上,深圳一手房销售面积45.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5%,环比下降1.8%.实际上,此前从楼市新政后的7月份开始,深圳一手房成交均价一直呈现上涨势头,从7月份每平方米18179元的均价开始,截至10月底深圳一手房均价4个月已经累计上涨18.3%.。

  从各区来看,宝安、龙岗、南山是成交量最集中的三个区域,占全市总成交面积的85.8%。从价格来看,罗湖区10月新房均价超3万元/平方米,主要是位于蔡屋围片区的豪宅热销拉高了均价。罗湖区其它几个新盘售价在1.3-2.8万元/平方米。宝安区10月新房成交量占全市比重最大,但是成交均价也高达20217元/平方米,主要是该区几个别墅楼盘和宝安中心区、梅林关口的楼盘拉高了均价,实际上宝安区还有7500元/平方米左右的热销楼盘,万元出头仍是主打价位。

  在二手房方面,受市场有传闻称11月将推出二手房交易按评估价微税的新规,彻底取缔阴阳合同漏税行为的影响,10月份最后一周深圳二手房周成交量创下单周成交新纪录,二手房过户6554套,环比大幅增加173.7%,日均过户1310.8套.相对于成交量的快速下挫,房价对政策的反应依然滞后.二手房成交价格也同时出现上涨。10月深圳领先指数为312.3点,全市六区188个样本楼盘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8176元,环比9月微涨0.97%.而与上半年指数最高点4月相比,则下跌了4.78%.

  日前,深圳市委市政府会同各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就深圳房产税试点实施方案的相关修订稿提出修改意见,此次房产税征收试点“2个月内将在深圳落实实施”,深圳可能早于上海、重庆成为“国内第一个房产税征收试点城市”。 深圳市房产税初步拟定根据家庭拥有房屋套数或面积的不同,制定并征收不同税率,开征税率将在0.5%~0.6%。

  2010年11月2日,上海10月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1884元/平方米,环比9月上涨了3.1%,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在4月中旬的楼市调控出现明显下跌之后,已连续4个月出现了上涨。“新国五条”9月29日出台至今已经“满月”,“限购令”正在悄然改变楼市。10月上海楼市成交面积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状况,上周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前周大跌35%,不过,10月份房价不降反升。

  上海10月份全市共有43个项目50批次、合计95万平方米商品住宅供应上市,总面积环比9月减少44.44%。9月29日中央出台“新国五条”调控政策,10月7日上海出台“沪十二条”,其中提到加强预售监管。但是从10月上海新增的商品住宅供应中发现,有较多的项目预售面积不足3万平方米,其中仅有10批次的楼盘预售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的标准,仅占20%,80%的项目批准预售面积不足3万平方米。

  上海商品住宅10月份成交面积达到132万平方米,与9月成交量相当。

  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认为,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10月商品住宅成交的走势和9月完全不同,由于4月中旬调控政策效应已经开始弱化,开发商加大供应力度促使成交反弹,整个9月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呈现出“前低后高”的态势。而进入10月,“二次调控”促使成交面积开始回落,整个楼市成交面积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状况。上周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0.6万平方米,环比前周大跌35%,这是9月20日以来周成交量首次低于30万平米,这一成交量已经趋近于8月份17万平米左右的周成交量。且有43个项目共计95万平方米商品住宅供应上市,环比下降了44.44%。

  楼市调控的10月,上海总价过亿的别墅在时隔1年之后再现成交,位于浦东新区的华洲君庭成交一套1.15亿元的别墅,其单价达到了13.5万元/平方米。此外,浦东新区张江、松江佘山再次出现亿元总价别墅,而青浦区的淀山湖边上一栋总价达到1.68亿元的别墅项目江南华府,已成为了目前上海最贵的别墅项目。

  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表示,从近期成交数据看到,上海高端豪宅成交已连续三周出现大幅反弹,其中10月上海高于5万元/平方米的高端豪宅成交面积达到了7.77万平方米,比今年4月份成交面积多了0.7万平方米。由于高端住宅属于稀缺物业,调控政策对此类物业没有影响。“严厉调控”、“限制购买”本身说明房地产仍然是供应不足,未来重点调控的应该是和普通市民相关的中低价位公寓。但是购房者预想中的“降价潮”还没有出现,均价依然处于高位,目前的楼市仍然处于调控初期常有的“量跌价升”状态。

  2010年11月2日,北京商品房均价年内首次跌破两万。北京的房价不会降,因为全国的富人都在北京买房。然而,在楼市二次调控下,10月北京房价首次出现下跌,均价跌破两万元。 两轮调控给楼市造成了实质性的打压,上月本市商品房均价年内首次跌破两万元。而在签约成交的新盘项目中,均价低于2万元的中、低价位房源占到了80%以上。10月楼市成交量价齐跌已经宣告楼市提前“入冬”,整个第四季度房价再度下跌可能性越来越大,购房者目前更应谨慎。

  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10月份,京城期房商品房住宅共成交6894套,环比降36.1%,成交的面积环比降31.2%;现房商品住宅共成交786套,环比降45%,成交的面积环比降35.9%。而房产中介地产提供的数据显示,10月份商品房成交均价跌破2万元大关,跌至19160元/平米,下跌幅度达到6.6%。10月份2万元以下的项目集中签约,是均价出现明显的下跌的主要原因:10月份开盘的多个2万元以下的项目,获得了较高的签约率,而2万以上的项目除学府树家园外大都不足五成签约。

  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表示,开发商推盘意愿下降,住宅供应萎缩。10月,北京共有20个项目开盘入市,共推出了商品住宅5174套,开盘的个数比9月份减少了14个,供应套数下降了49%,供应面积下降了47.8%。而来自搜房网的数据显示,全国较具代表性的26个大中城市中共有727个普通商品住宅项目原计划于10月开盘,截至10月31日,共有555个项目开盘,实际开盘的项目占计划开盘项目的76.3%,下降了23.7%。 在实际开盘的555个项目中,纯新项目214个,老项目后期开盘341个。在实际开盘量降低的18个城市中,北京、长春、西安等城市实际开盘量不足计划开盘量的50%,三亚的实际开盘量仅占计划开盘量的26.3%。

  9月、10月历来是新建商品住宅销售旺季,不过,在经过9月底以来“二次调控”、加息等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的精确调控下,今年的十月与历年风光的“银十”不同。据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受郊区低房价项目集中签约影响,本市商品房均价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跌破2万元,从9月份的每平方米20520元跌至19160元,跌幅达6.6%。同时,10月期房住宅总成交6894套,环比下调36.1%,同比下调41.7%。

  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商品房住宅总成交合计7680套,环比下调超过37.1%。同比跌幅更达45.2%。在二次调控后,预售商品房新盘共7007套房源,但10月签约2731套,签约率为39%。而在已签约的房源中,均价2万以下的达2227套,占总签约数的81.5%。而2万以上的项目大都不足5成签约,部分豪宅项目甚至频频出现退房现象。

  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认为,出现明显的量价下调,主要是由于此次调控政策多措并举造成的。首先,二次调控政策加码,相比第一轮调控,本次调控政策更加密集,契税等政策的执行使得购房者交易成本再次增加;其次,上月末出现了最近3年来的首次加息,使得购房者不仅实际购房成本增加,更打击了因担心通胀而买房抵御风险的需求。此外,相比9月底到10月中上旬的密集供应,上周楼盘供应量相对减少,主要是因为部分开发商担忧会出现大量推盘而需求冷清的局面。对于年底楼市前景,普遍看空。10月楼市成交量价齐跌已经宣告楼市提前入冬,整个第四季度房价再度下跌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购房者在目前更应该谨慎。

  2010年11月2日,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的全样本调查数据,2010年10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418元/平方米,较上月上涨0.66%,其中76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24个城市环比下跌。价格上涨的城市中,宝鸡上涨幅度最大,为3.48%;价格下跌的城市中,下跌幅度最大的无锡跌幅为1.51%;涨跌幅在1%以内的城市数量共有55个。

  10月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前十位城市分别是:宝鸡、呼和浩特、徐州、常熟、郑州、泰州、德州、广州、洛阳和南昌。其中,宝鸡、呼和浩特等4个城市涨幅超过3%,郑州、泰州等6个城市涨幅在2%-3%之间。10月十大城市平均价格为15345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56%。具体来看,除天津环比下跌0.98%外,其他城市价格均环比上涨,其中广州环比涨幅为2.31%,其他价格上涨城市涨幅皆低于1%。

  10月百城住宅价格最高的十个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北京、杭州、三亚、温州、广州、宁波、南京和福州。深圳以24550元/㎡继续排名第一位。从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分别有5个和2个城市。同比来看,十大城市平均价格上涨41.44%。其中,杭州涨幅最大,同比上涨55.57%,北京上涨52.39%位居其次,上海、南京、深圳、天津、重庆、广州6个城市涨幅介于30-50%之间,成都涨幅为28.44%,武汉涨幅最小,为19.99%。

  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表示,尽管信贷资金开始收紧,但是开发商手中并不缺钱,这从目前很多开发商仍然在全国大肆圈地就可以看出来,在他们看来,目前属于政策敏感期,在政策的压力下开发商不敢涨价,可也不愿意降价,而购房者的观望心态较强,高价开盘不易被接受,达不到热销的气氛,与其低价开盘或是冷清开盘,开发商更愿意推迟开盘,很明显,他们坚信,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房地产未来的前景依然乐观,政府不可能一直调控"某开发商的言论很能代表目前的主流思想。

  为什么调控不断,还有那么多城市楼价上涨?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认为,严厉调控下,货币政策未实质性收紧,导致市场上资金过剩,流动频繁。同时受通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及地王频现,各城市规划的交通、配套的升级影响,房地产吸引了大量投资资金和海外热钱。由于部分城市区域供地不平衡、空置地处理不及时及保障市场供应缓慢等因素,导致房价不断地上涨。虽然“十二五”不再强调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政策调控不会影响GDP,但在微通胀的刺激下,房地产依然是市场资金最大的吸收器。

  品住宅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21513元,比去年同期上涨6.3%,较上月涨7.4%;销售面积45.46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降8.5%,较上月降1.8%。从今年3月份至9月份,我市新房均价已经连续7个月上涨,9月份更是达到了20940元/平方米的高峰。市国土房产部门昨天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深圳新房均价为20234元/平方米,环比下降3.37%,是今年3月来的首次环比下降,但比去年同期上涨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