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家》杂志总编辑 刘文斌
第八届地产风云榜又一次扬帆起航,《安家》编辑部希望我本期的卷首语照例讲讲今年的风云榜。而我则认为,已经成功主办了七届并成为中国地产界一个响亮品牌的风云榜,今年照样会取得成功。因为,迷茫的地产市场需要“五榜评楼市”的激荡,推动这个行业持续健康进步的优秀企业、优秀人物、优秀项目理应得到最权威的认可与张扬,而代表着当今中国最高水平的权威大家们的现场分析与展望,已经被公认是全行业最集中、最精准的一次智慧碰撞……
于是,我本文兴趣点则更多聚集于目前形势。
从当年的“831大限”到土地“招拍挂”,从征收土地增值税到“70/90”政策,从最新的严厉的信贷政策,再到十多个城市先后发出的“房票”,直至已经推出的预售款监管政策……中国房地产调控充满着创造性与想象空间。
然而,当今年史上最严厉的调整政策出台后,并未引来欢呼,也未收到预想的效果。于是,我们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这个简单的事实:民众对于政策本身的信心不足。
当一次又一次的调控甚至成为房价波段性疯狂的节点时,我们怎么能够要求民众有信心?
曾经被伪专家们解读得天花乱坠、让期待房价下降者欢呼雀跃的某些调控政策,除了当年间接助推房价外,如今有些已经少有人提起。
典型的当属“70/90”(90平方米的户型必须占到楼盘总量的70%)政策,其本身的不切实际姑且不论,只说当时因此而要求许多项目重报规划,导致大量新盘不能如期入市,从而人为地造成供应紧张,导致了房价的一轮疯涨。虽然时至今日,这个政策并未被宣布废止,但实际却已经名存实亡。
我同样不能理解最新推出的预售款监管政策与平抑房价的关系:如果开发商没钱盖房子,势必影响供应,房源减少了,房价是涨还是降?除非这个政策附加一个条款:楼盘如果停工N天,则立即由政府收回去盖保障性用房。但是,可能吗?
笔者以为,现在的核心问题是保证房价的稳定。因此,除了要继续不懈地收拾黑心的开发商外,似乎还应当关注一个直接影响供应、影响房价的事实:一些城市屡屡未能完成供地计划。因为,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只以“房票”限制需求,而对不完成供应计划的行为不需要说法,这不是逻辑混乱就是霸王理论。
于是,急功近利、缺乏科学认证和前瞻性预判的调控就可能失灵。
于是,很多人就押宝于房产税而呼吁尽快推出。
但笔者以为,房产税早晚是会推出的,但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税种,绝对不应当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推出,尤其不能因为历史长河中某个阶段房价的非理性增长而推出。因为,仓促推出房产税,且不论法律依据、征收对象与推行方式如何,仅税率一项就很难科学确定,若过低(如传说中的0.5%),则毫无效果甚至让以前心存恐惧者从此肆无忌惮,势必推高房价;如过高,则可能引发楼市崩溃甚至影响社会稳定的灾难性后果。房产税在没想明白之前,最好的作用就是“核威慑效应”,如果轻意按动核按钮,重了是后患无穷,轻了则从此连威慑的手段都失去了。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许多楼市投机者正是害怕房产税而不敢下狠手。
所以,房产税现阶段最好保持目前这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让其成为悬在空中的一把利剑,同时,政府组织力量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周密的准备,时机成熟时再果断推出。
中央曾经英明地教诲我们“不折腾”,今天,房地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正是“涉房”的各个方面没有好好听党的话,轻率折腾的结果。
想想看,不是吗?
虽然说“乱世需用重典,矫枉必须过正”,但当药已越下越猛时,也同时意味着医生能够使用的手段越来越有限、系统风险也越来越大。
——而房产税作为调节中国房地产市场甚至中国财富分配的最核心手段之一,自当慎之慎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