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在呻吟》系列一——鱼类在呻吟


   

 

在中国,珠江水系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水流量仅次于长江。珠江水系包括西江、南江、北江,主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流经贵州、广西、广东,在广东境内称为西江,在广西、贵州部分称为红水河,直到广西乐业、贵州望谟、册亨交界处的双江口(册亨双江镇因此而得名)往上分为南北盘江。南盘江是广西、贵州的自然分界线,北盘江属贵州境内,上游是中国煤都------六盘水特区。

 

红水河从贵州、云南交界处的黄泥河口即天生桥一级水电站至下游广西桂平大藤峡,全长1100多公里,流域面积19万平方公里,水位从天生桥一级785米至大藤峡23米,水位落差达762米。因水量大,落差集中,水力资源丰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红水河已建成十座大型梯级水电站中的九个电站,十座电站----天生桥一级120Kw、二级132Kw,平班三级40.5Kw,龙滩四级630Kw,岩滩五级121Kw,大化六级45.6Kw,百龙滩七级12.3Kw,乐滩八级60Kw,桥巩九级45.6Kw,大藤峡十级160Kw(未建)总装机达1300多万千瓦(三峡大电站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除此之外,在红水河各个支流上还有上百座中小型电站,如南盘江上游黄泥河鲁布革电站60万千瓦,北盘江董箐电站84万千瓦,北盘江光照电站104万千瓦……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发电量几乎就是一个三峡大坝,而搬迁的库区移民只有三峡的五分之一,即20万多。可并不因为发电量大,淹没面积小,搬迁人口少,移民们就可以分享上天赐予的资源,移民补偿就应该比三峡稍高一点,其结果就是本材料的标题《红水河在呻吟》。

 

 

 

                                                               

红水“黑”河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刚从学校毕业,曾几次到过或路过贵州册亨、望谟交界处的北盘江。夏秋涨水季节,两岸玉米地里的泥沙被冲刷进江里,那是一条黄河;冬春枯水季节,上游煤都----六盘水地区地下渗出的煤水、洗煤厂、炼钢厂、锑矿厂、糖厂以及城镇污水等等等等。那是一条黑江:乌黑的江水,乌黑的石头,乌黑的泥沙,与涨水季节堆积的沙滩有一条条界线,俨然南北半球;尤其是两江汇合处的双江口,泾渭分明。所幸南盘江水量向来比北盘江大,乌黑的江水要么被稀释,要么沿着江底往下流,未敢露出真面目。红水河沿岸的百姓也就一如既往地过着太平日子。

 

从桥上往下看,污浊江水的岸边常有一些白点,那是些基因还未变异到能适应这些污浊江水而从上游沟河往下误入或被冲入北盘江的鱼群,尤其是每一年五月第一、二场大雨,沉积在厂矿、城镇下水道数个月之久的污泥污水、废水废渣全被冲刷进沟里河里,涌入北盘江,鱼类不是被毒死就是被闷死、薰死。“这种死鱼经常有,有些甚至有一、二十斤重,但人们都不敢去拣”,“六七十年代,江水很清亮,只是到了八十年代末才开始有”。

 

工业化发展需要更多能源,煤大量开采,工厂兴建,使北盘江成为黑江,生活在这条江无数万年甚至上亿年的鱼类突然在近二十年里不得不发生变异以适应新环境,适者才能生存啊。

 

十大人工湖

 

鱼类在呻吟,鱼类在哭泣,不仅仅是因为北盘江变成黑江,而是因为红水河及上游南北盘江已经或即将建成十座大型梯级水电站----天生桥一级、二级,平班三级,龙滩四级,岩滩五级,大化六级,百龙滩七级,乐滩八级,桥巩九级,大藤峡十级(未建),除此之外,还有各个支流数十上百座大小不等的水坝。从册亨望谟交界的岩架新大桥俯视,已见不到黑江,煤泥废渣大多已在龙滩库区水位最高处贞丰白层镇聚沉,上游还有正在兴建的董箐水电站和光照水电站也将把大量煤泥截住,有朝一日,黑水变成黄河,黄河变成清江,可是几十米甚至一、两百米水坝把红水河隔成大大小小的人工湖,每一个人工湖都是一个孤立区域,数年之后,有些鱼类将会绝迹。

 

二、三十年前的数亿年,从太平洋到南海,从南海到珠江水系干流、支流,每一条江、每一条河、每一条沟,各种各样鱼群能自由自在地畅游。长城已不具有防御功能,也不能阻隔南北,人类逐渐融为一体,动物却被划成大大小小保护区,被阻隔在大大小小的水塘,鱼类自然进化将被隔断。

 

有了水坝,有了水塘,人工养殖更为方便,鱼的数量、产量大增;有了水坝、有了水塘,污泥聚沉,黄河黑水变成清江,可是沉积在库底多年的淤泥迟早会“爆发”。

 

2008年正月初几,红水河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大坝附近的水渐渐变成黑褐色“就象生锈的水一样”,因为库底多年淤泥向上翻滚,黑褐色锈水逐渐向上游蔓延,一直到近三十里的巴结镇。三、四天时间,数千网箱里的鱼全部死亡,极个别养鱼户把一些网箱拖往南岸(广西)的沟水入口处,幸免于难。鱼不仅哭泣、呻吟,而是死亡,所有养鱼户血本无归。经过省级专家实地调查,后来地方政府给移民反复强调:“这次鱼大量死亡是因过渡养殖,网箱太多造成”。

 

过渡养殖会使鱼互相撕杀,但水不会变成黑褐色,不会象铁锈一样。兴义市是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顶效开发区与市区就在马岭河峡谷两岸不远处,整个黔西南州大多数工厂都集中在此地,清水河(马岭河)是唯一的污水排出口。十多年来排出的污泥在库区大坝处蓄积,又因2008年凝冻天气,天生桥电站不放闸,水温差使水上下翻滚。

不知道国家级、世界级专家还有什么更为合理的解释。

 

红水“黑”河、人工湖使水生动物----鱼虾类失去往日的家园,种类多样性减少,也许有些鱼类已绝迹。红水河沿岸几个林场及当地百姓对原始森林的大量砍伐,使昔日的陆上动物王国也已不复存在。

 

………………………………………………………………………………………………………

 

物、植

 

贵州册亨巧马林场砍掉巧马镇数万亩松林,几乎来不及栽树就解体,留下来的只有原林场总部的一处圩集,也还有某些人利用“巧马林场”牌子在做一些与当地农民争抢土地的不光彩的“事业”。

 

广西乐业、田林境内 “广西国营雅长林场”1954年成立,50年来把红水河沿岸两个县5个乡镇的松林几乎砍光。砍到哪儿,哪儿就变成林区,砍到哪儿,哪儿的农民就变成林区内农户,除了水田,旱地坡地荒地甚至宅基地都是林场,面积已有600多平方公里。森林海洋不见踪影,林场却没有解散,十年来,林场与当地农民一直进行着一场争夺“领土”的“战争”(将有章节叙述)。

 

飞机播撒松树籽很难成活,种植松树杉树既耗劳力,又长得慢,而桉树很容易成活,又长得快。以前雅长林场很少栽树,这两年栽桉树就象一场运动,一是可以得到大笔林业款;二是林场职工不用直接栽树,只要把外地来的农民带到山上,东指一片,西指一坡,“你们可以在这一片种玉米,条件是要把桉树栽好管好,每一年交一点租金给我们就行”;三是原来砍到哪儿,占到哪儿,现在栽到哪儿,哪儿就不会再有人来争来夺,即使是荒坡荒地,当地农民都不敢去开垦开荒,更不用说上面还有几棵桉树。

 

巧马林场和雅长林场其实只是伐木场,而处于双江口三角地带的贵州黔西南州共青林场是真正意义上的造林林场,有数万亩杉林,还有当地百姓二十多年来种植的数十万亩的杉林桐林,三角地带是新林区。杉林桐林为林场为农户带来利益,可是却不能给一直生活在雅长林区、三角林区数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年的动物提供食物。上世纪九十年代,政府要求持有火药枪的农民办持枪证,有了名单,没多久就令他们上缴销毁。销毁农民手中的火药枪,一方面是政府与农民常有摩擦,预防有人走极端;另一方面是防止打猎。只有杉树松树桉树,没有了原始森林,不用枪打,动物自己会灭绝。

现在还栽种玉米水稻,还有一些麻雀,偶尔也能见到山鸡、野猪,至于黄麂、鹿之类,只有安徒生童话才有。

 

万事万物被分成有生命和无生命,有生命又分为动物和植物。动物也即“众生”,众生皆有佛性,皆有头脑,皆有意识,皆有情感,动物在灭亡之前会呻吟、嚎叫,人类会为之哀怜,有人还会为之祈祷,亡之壮烈,重于泰山;而植物没有意识,没有情感,有人会因为一棵树倒下,会为一片林子被烧毁而哀叹吗?也许有,不过不是因为树被砍倒,不是因为林子被烧毁,而是因倒下烧毁后他不能再去卖钱。植物的灭绝轻如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