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9日早盘相关信息汇总


  ●尚福林:支持陕西证券业改革发展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7日赴陕西,在西安会见了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和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赵正永等。尚福林表示,证监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陕西证券业改革发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据陕西日报报道,尚福林说,陕西大力改善金融环境,积极开拓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先后有多家企业成功上市,促进了企业规范经营、快速发展。证监会主席助理吴利军等参加了会见。

  在简要介绍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后,赵乐际说,近年来陕西证券监督管理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指导推进企业上市,促进上市企业与优势资源和支柱产业嫁接融合,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资本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陕西有一批实力较强、潜力较大的企业,发展资本市场前景广阔。希望中国证监会继续关心陕西、支持陕西,加强对资本市场发育、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等方面的指导。

  此前,尚福林在宁夏考察指导工作时表示,证监会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育上市公司,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A股不畏"天量"限售股解禁 沪指再创新高

  周一,A股以上涨通过了包括中石油在内的“天量”限售股解禁洪峰,上证综指收涨3159.51点,创近期反弹新高,距年内高点百点之遥。

  昨日两市震荡上扬,虽然在军工板块和以稀土永磁为代表的有色板块的拖累下,上证综指一度翻绿,但再度被以农业、化纤为代表的强势板块拉起,并创下近期新高。收盘,上证综指报3159.51点,上涨30.01点,涨幅0.96%;深成指报13807.3点,上涨73.94点,涨幅0.54%。

  板块方面,农林牧渔、智能电网、图们江板块位于涨幅榜前列。其中,农林牧渔板块大涨4.78%,位居涨幅榜首位。两市大部分个股继续随大盘走高,不计算ST个股和未股改股,两市近50只个股涨停。

  本周最为市场关注的无疑是以中石油为代表的“天量”解禁。两市解禁市值是上周的16倍,达2万亿元,占目前沪深流通A股市值的10.97%,创下历史纪录。其中,中石油1575.22亿股解禁股周一开始上市流通,约占本周解禁总量94%。而中石油在资源价格上涨和估值安全边际的支撑下,微涨1.25%。

  华融证券研发部负责人周隆斌表示,从近段时间看,解禁的冲击力已微乎其微。前期市场对于中石油解禁已有充分预期,近期稳步上涨已充分反映投资者信心。此外,从近期的CPI走势看,通胀情绪有可能延续到明年,追逐资源股也在情理之中,并将对中石油等大盘指标股起到推动作用。

  周一解禁的还有洋河股份解禁数为1.56亿股,解禁市值354.42亿元;思源电气和福星股份位列其后,解禁市值分别为36.95亿元和19.82亿元,而这三只股票昨日分别上涨4.04%、2.23%、6.19%,部分验证了解禁只是“纸老虎”的判断。

  ●险资拟调仓加大银行股配置 仓位由10%提至20%左右

  经过一轮上涨之后,银行股继续被保险资金所看好。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几家大型保险公司准备继续调仓,其主要策略是:加大银行股配置,将目前银行股持仓比例由目前的10%提高到20%左右。

  根据保监会最新规定,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上限为20%。截至9月底,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4.4万亿元。按照目前保险资金平均16%的股票仓位计算,此次保险资金调仓资金规模达到700亿元左右。

  某上市险企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之所以打算增持银行股,主要原因是目前银行股仍然被低估。“无论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指标来看,银行股目前都处于低位,而且我们认为银行股未来的风险也不大。”该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经过前一段时间上涨之后,目前多数银行股市净率仍只有1.5倍至2倍多水平,市盈率约为9倍至12倍,远低于沪深主板平均市盈率。更重要的是,三大国有银行股分红收益率远超存款一年期利息收益,已经显露出中期投资价值。

  险资加大配置银行股无疑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分析师认为,影响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意味着保险资金继续看好后市;二是可能迫使基金跟进继续买入银行股,从而推动股指重心上移。

  下半年以来,险资成为A股市场最耀眼的投资明星。7月份以来,保险资金入市尤为激进,对A股进行了大幅加仓。截至9月底,保险资金的股票仓位已从上半年的10%至11%,大幅提升至目前的16%至17%,创下历史新高,超过2000亿元的保险增量资金在短短3个月内大举流入了股市。

  在保险资金大举建仓的带动下,最近股市一路高歌,沪指已站上3100点。某大型基金公司投资部负责人就表示,打响国庆后行情第一枪的就是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他们在国庆前就果断加仓购买基金,并把中小盘基金换成大盘指数基金;同时也积极买入金融股和地产股,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基金仓位从85.43%提升至88.89% 创2006年以来新

  多家研究机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基金仓位继续走高。

  海通证券报告显示,上周股票、混合型开放式基金仓位从85.43%提升至88.89%,增加3.46个百分点,创下2006年以来新高。

  据测算,在170只股票型和117只混合型开放式基金中,近六成基金选择主动增仓。半数以上股票型基金仓位升高,24.71%的基金仓位增幅在5%以上,其中13.53%基金增仓幅度超过10%,仅15.29%的基金仓位缩水;混合型基金的增仓幅度更为明显,67.52%基金仓位增加,近四成基金增仓幅度超过5%,其中增幅在10%以上的基金占24.79%,16.24%的混合型基金仓位缩水。至此,七成以上基金仓位超过90%。

  从历史情况看,当基金仓位接近或达到88%时,意味着基金手头已没有多少资金推动行情上涨,市场可能面临下跌风险,业内称之为“88%魔咒”。此次基金再遇“88%魔咒”,多数研究机构却乐观看待后市。他们认为,在经济企稳回升的背景下,后续增量资金将推动行情延续。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称,宽松的宏观流动性格局有望持续,股市会在资金推动下继续维持强势格局。近期新基金集中发行增加了市场资金供给,而增发、解禁等资金需求面短期压力已近尾声。未来1-3周受资金需求面压力影响市场可能有所震荡,但随着资金面步入宽松,市场仍有可观的上行空间。

  虽然基金存量资金所剩不多,但近期新基金密集发行正带来大量增量资金。据统计,10月8日共有32只开放式基金处于发行申购期。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最后一周的基金开户数为8.34万户,较前一周增长14.08%,单周开户数再度突破8万户,创出年内新高。

  海通证券基金分析师吴先兴表示,短期来看,基金等机构的资金短缺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近期市场的震荡态势也体现了这一点。但长期来看,基金仅是市场资金的一部分,其资金面不会改变市场大趋势。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海外热钱和炒房资金等增量资金到底有多少难以准确判断,但资金量不会很大。个人投资者的新增投资量至少在目前也还未看到大量入市迹象。

  ●大宗交易"甩货" 创业板解禁套现13亿 谁在接盘谁离场

  数据显示,大宗交易平台近期业务量倍增。11月1日至8日,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套现约12.4亿元。再从上市公司公告估算,通过二级市场套现的金额有3500余万元。由此,从公开信息可以推断,创业板解禁股套现金额近13亿元。那么,究竟谁在接盘,谁在离场呢?

  多家创投首周套现 后续动作尚待观察

  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以来,创投机构成为沽售主力之一。Wind统计显示,仅从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来看,上周(11月1日-5日)创投股东减持套现金额已达2.14亿元,合计减持857.9万股。若加上其他一些减持量较小不需要公告的创投股东减持,实际套现金额可能远高于这个数量。

  创投首周套现约两亿

  Wind统计,除宝德股份外,首批上市的27家创业板公司有11.96亿股原始股解禁,市值近300亿元。其中,个人股东持有200亿元左右,剩余的80多亿元由创投机构持有。

  从上周已发布减持公告的7家创业板公司来看,创投股东减持比较踊跃,有3家公司遭到创投减持。其中,创投股东减持套现金额最多的是银江股份,第二大股东蓝山投资有限公司11月3日减持了300万股,套现金额9652.35万元。机器人紧随其后,遭到第二大股东金石投资减持208.74万股,套现金额达到8450.18万元。网宿科技的几大股东——深圳达晨财信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均进行了减持,合计减持了174.58万股,套现金额3259.77万元。

  除去公告减持的股份,还有创投机构由于持股数量未达到5%而不需公告,这些创投股东也进行了减持。据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显示,11月1日至5日,首批解禁的27家上市公司有11家现身大宗交易,共完成交易3813万股,交易金额约10亿元。

  爱尔眼科的股东11月2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280万股,其中一笔大单是抛出200万股。从减持的股份数量看,除高管外,自然人股东林芳宇持有140万股,达晨财信持有600万股,占比2.25%。分析人士认为,抛出200万大单的很可能是达晨财信。

  是否持续大规模减持尚难判断

  清科研究中心认为,有36笔创业投资资金在首轮创业板解禁中获得流通权,平均投资回报达到5.55倍,从丰厚的获利看,创投机构应该存在强烈的减持意愿。

  深圳达晨创投成为首批解禁的创投机构中的最大赢家。在本轮解禁前,达晨财信持有600万股爱尔眼科股份、293.93万股亿纬锂能股份以及392.68万股网宿科技股份,达晨财智持有网宿科技484.5万股。解禁前,达晨创投共持有首批创业板解禁股份市值超过4.5亿元。创投解禁股占比最高的是北陆药业,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公司持有1472.48万股,盈富泰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125万股,持股合计占北陆药业总股本25.51%。

  对于创投会否大规模减持,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万寿表示,是否减持股份主要考虑两点,一是股市大势,二是企业的实际情况。如果股市正处于牛市或者企业会有很大增长空间,一般不会急于减持。同时会考虑持股数量情况,如果持股比例多,通常减持节奏要慢得多。

  对于创业板会否继续受到减持压力,深圳高特佳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顾晓东认为,现在创业板是存在泡沫,创投机构的减持意愿会比较强烈,减持量较大的创业板股票要回避。当然,创业板中也有很好的股票,未来创业板分化可能会比较严重,投资者只能认真筛选。

  深圳市炳旭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道林则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创投机构不会现在减持,刚解禁即疯狂减持,这样会造成不好的市场氛围,应该是抬高创业板股票价格之后再减持。从历史上看,机构通常会在大牛市中减持,以前的国有股减持、中小板满一年后的解禁,都是牛市的开始,首批创业板股份解禁恰恰可能是新一轮牛市的开始。

  黄道林还表示,投资者不要只盯着市盈率看,关键是看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核心技术、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从近期盘面上看,创业板可能摆脱震荡整理态势,未来几天创业板指数甚至可能会创出历史新高。

  部分股票遭“甩卖”

  有分析人士认为,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解禁股不会被大批量减持,进而给市场带来波动,但这并不代表不会发生中等规模的减持。据Wind数据,以创投企业为首,加上高管等“大小非”解禁以来兑现近13亿元。而从大宗交易平台的成交价格来看,部分股票遭遇“甩卖”。

  从惯例来看,大宗交易折价率在8%以下较为正常,超过8%的属于相对较高的折价率。统计显示,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以来,在大宗交易平台上,创业板共发生了56笔交易,共有28笔交易的折价率超过8%,其中又有10笔交易的折价率在10%以上。银江股份11月1日一笔交易的折价率达到罕见的15%,当日收盘价为32.9元,而大宗交易成交价只有27.27元。吉峰农机的4笔交易折价率都达到14.37%,安科生物和金亚科技11月4日的交易折价率都在10%以上。折价最小的是神州泰岳的一笔交易,折价率仅为3%,而且大宗交易平台显示神州泰岳只有这一笔减持。

  在首批解禁股票中,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宗数最多的为吉峰农机,共有13宗减持,股份数达342.77万股,总金额约1.05亿元;通过大宗交易套现金额最多的是机器人的1.45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南风股份1.42亿元、华谊兄弟1.32亿元、金亚科技1.31亿元。

  接盘者到底是谁

  Wind数据显示,抛售创业板股票的主要是创投企业和上市公司高管。

  网宿科技遭遇深圳市达晨财信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连续抛售,套现金额3200多万元,而银江股份被蓝山投资减持300万股,机器人被金石投资连续减持。此外,南风股份、中元华电、硅宝科技、吉峰农机都遭遇高管减持,这些高管除吉峰农机的曾晨东在公司中排名靠前外,其余高管在其公司中的排名都相对靠后。当然,除了上述人员外,还有一些不需要披露信息的小笔减持。

  那么,又是谁在接盘呢?在大宗交易席位上,机器人、金亚科技和神州泰岳三只股票令人意外地出现了机构的身影。金石投资抛出的筹码全部被机构接走,涉及资金超过1.4亿元;金亚科技的8000多万元筹码也被机构接走。而这些交易的折价率都在正常范围以内。其中,除机器人的一笔交易折价率达7.5%外,其余三笔交易都在3%-4%左右,可以说相当低。再从二级市场这些个股近期的量能来分析,机构接盘之后并未匆匆离去,这些资金接盘或意在长远。

  除机构外,单从交易席位很难得知接盘者的身份,但其接盘的目的还是可知一二。在大宗交易上接盘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利用折价短线套利,二是利用大宗交易收集筹码。一般情况下,利用折价短线套利时,折价率一般都比较高,因此银江股份和吉峰农机的那部分接盘者短线套利的目的较为明显,而华谊兄弟、爱尔眼科以及网宿科技等股票的部分接盘者则可能更多地是在收集筹码。而从三季报的股东持股情况来看,部分阳光私募和公募基金也在买入一些创业板股票,对流动性较小的创业板来说,通过大宗交易收集筹码是一个好办法。

  创业板逼近前期高点

  解禁当日,创业板市场飙涨,随后又调整了两个交易日,紧接着连拉三根阳线,直逼前期高点。创业板的表现又验证了一个市场现象:越减持越能涨。

  8日,创业板首批解禁股票中仅莱美药业一只下跌,其余涨幅都在1%以上,创业板指数逼近新高。而从10月29日到11月8日,遭遇减持的股票仅3只股票出现下跌,分别是安科生物、网宿科技和吉峰农机,跌幅都在4%以内,其余股票几乎都有涨幅,上海佳豪在此阶段上涨9.98%,银江股份涨8.8%,中元华电涨8.3%。

  有私募人士表示,有些股票在大宗交易后的第二天涨停,有些则立即暴跌,这都是市场情绪化交易带来的影响。对于这类股票的投资,应该着眼长期,忽略短期波动。而减持价格距离市场价格不远的,减持公告后的表现也一般会较为乐观。另外,大股东的减持目的非常值得关注,对于为了公司发展而利用减持进行短期融资的公司可以持有,而在减持期间出现诸多利好消息的公司需要谨慎,这往往可能是出货的诱饵。

  ●邵宁:"中投二号"国新公司有望年内挂牌 鼓励国企整体上市

  被外界称为“中投二号”的国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有望在年内挂牌,而该公司将在国企重组中扮演重要角色。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近日接受媒体专访时透露,国新公司有望在年内挂牌。他还表示,下一步改革重点是鼓励国企整体上市,最终把大型国企打造成单一上市公司,依照资本市场要求运营。

  国新主攻央企结构调整

  与之前外界猜测有所不同的是,邵宁表示,国新公司主要是帮助劣势企业退出,而不是把所有大的、好的企业都放进国新公司,国新公司和其他央企都是平行的。

  据邵宁介绍,将被装进国新公司的央企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经营比较困难,手上又没有足够资源,有好的业务板块但缺乏资金做强做大,不好的业务板块也没钱支付退出所需要的改革成本。国新公司的作用就在于给这些公司好的板块集中提供资源,帮助其做大做强;帮助其支付改革成本尽快从不好的板块退出。

  在回答央企今年能否减至100家的问题时,邵宁表示,国资委一直把重组效果而不是数量放在第一位,如果仅为了一个数字目标而重组,不一定能保证重组效果。据邵宁透露,国资委主任王勇到任后主持了一个重组工作专题会议,会议认为,央企重组的方向和目标不变,但具体进度要服从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需要。

  推动国企以A+H模式上市

  在谈到国企与资本市场关系时,邵宁表示,下一步改革重点是鼓励整体上市,最终把大型国企打造成单一上市公司,依照资本市场要求运营。“原先国企上市是把一块优质资产剥出来,包装后到市场上市拿回一笔钱。我们现在做的方向是整体上市,至少要做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邵宁称。

  邵宁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把大型国企打造成一个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由于国有企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难以进入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因而在现有上市模式下,由集团公司控股一个很大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外还有包袱。“以后要逐步把包袱消化掉,之后再把集团公司去掉,只保留中间做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进行运营。”邵宁说。

  此外,邵宁还表示,国资委未来会继续推动国企到境外上市,“无论是已经境外上市的,还是没有境外上市的,我们都希望创造条件,用A+H的模式在两地上市。”

  ●资金分歧蓝筹股 分析师一致看好资源板块

  进入11月,以资源股为为代表的周期性板块尽管还在带领指数迭创新高,但上涨力度与前一个月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事实上,由于短线获利丰厚,参与上述权重板块的资金分歧明显加大,最近两周甚至连续出现资金净流出。不过在国内通胀及外部量化宽松的预期下,分析人士仍一致看好周期性行业,认为有色、煤炭等通胀受益品种仍将有“上乘”表现。

  作为10月份推动大盘上涨的主力品种,金融、有色、煤炭等权重板块一度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象起舞”的风采。在经历一波大幅上涨后,蓝筹股对于资金的吸引力开始下降。从最近几日的行情可以看出,尽管有色、银行股仍有“零星”表现,同时推动大盘不断创出反弹新高,但上涨持续性已经显著下降,市场热点似乎重新转移到题材股的炒作上。不仅如此,前段时间各路资金疯抢蓝筹股的现象也告一段落。

  大智慧超赢数据显示,上周主力资金净流出188亿元,有色、煤炭石油、银行成为主力减持的主要品种,其中仅有色金属板块一周净流出资金就达37.3亿元。而主力资金减持蓝筹股其实从上上周便已开始,包括有色、机械、银行在内的多个板块均呈现资金大幅净流出。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上述数据不能完全代表实际的减持量,但至少表明这些强势板块的资金分歧开始加大。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从国庆节前算起,上证综指至今的累计涨幅已达19%,而如有色、煤炭等强势板块的同期涨幅自然更高,且在此波上涨中,上述板块没有出现大的回调,因此短期累计的获利盘也是水涨船高。

  那么,在蓝筹股上出现的资金分歧,到底意味着暂时性调整还是行情的终结呢?研究机构显然倾向于前一个答案。事实上,在国内通胀及外部量化宽松的预期下,周期性行业仍被分析人士一致看好。

  “煤炭、有色最近走势偏软一方面是因为前期涨幅太高,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投资者对美元筑底反弹的担忧。但目前支持两大板块走强的原因还在:宽松的环境和通胀预期。”广发证券策略分析师余晓宜认为。

  招商证券也持类似观点,认为一方面是节节攀升的国内通胀压力,另一方面是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政策带来泛滥的外部流动性,在这种背景下,通胀迟早会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通胀达到中国可以容忍的上限之前,通胀能够给市场带来投资热点和机会,比如资源品、农林牧渔等受益通胀的行业。

  事实上,多数机构均认为,在过去的几个月市场围绕通胀预期的各种投资机会此起彼伏,而这种格局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新基金跑步入场 股市流动性充裕

  临近岁末,新基金发行提前进入加速冲刺阶段,快跑入市的资金给市场再度“加薪”,市场预期充足的流动性将继续给股市添上一把火。

  百亿新基金吹响号角

  10月底以来,新基金发行提速,且在11月出现年内首只募集过百亿元的偏股型基金,新基金发行在四季度呈现“又好又快”。

  根据财汇统计数据,本周在发新基金共计有27只(AB算一只),刷新年内单周新基金发行纪录。在11月8日当天,共计有嘉实主题新动力、信诚金砖四国、中海环保新能源、浦银安盛沪深300及农银货币等五只新基金同时起跑。

  而在上周五提前结束募集的华商策略精选基金则“一鸣惊人”,记者从渠道获悉,该基金最终以119亿元的规模完成募集,是今年以来首发规模最大的偏股型基金。

  除此之外,债券型基金仍然保持着发行优势,三季度以来已经有多只产品提前结束募集。据财汇统计数据,8-9月成立的新基金中,7只债基平均单只基金募资45.39亿元,规模共计317.74亿元,相比股票型基金不足20亿元的平均规模高于一倍。而三季度以来,也有包括易方达岁丰添利、大成景丰分级债、富国汇利分级和华富强债等多只债基受到市场追捧而提前结束募集。

  同时,根据证监会基金部每周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显示,截至10月29日,共计有55只新基金申请材料被受理,基金“后备”力量空前强大。其中包括天弘永泰分级债、交银领先趋势和金鹰主题优势等11只产品在上月获批,业内人士预测,这些基金将随时将启动发行程序,而按照年内股基的平均募集规模推算,其中的5只股票型基金至少将再向市场输送一百亿资金。

  流动性或推行情升级

  10月A股市场受流动性推升重新站上3000点,昨日,上证指数以3159点收盘,再次刷新10月以来的新高。市场预期,新基金的发行火暴将使市场流动性更加充裕。

  上周,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的货币刺激政策再度利好全球股市。

  此外,基金增仓举动也十分明显。根据海通证券的仓位监测报告显示,最近一周,股票、混合型开放式基金股票仓位从上期的85.43%进一步提升至88.89%,创06年以来仓位新高。近四成偏股型基金满仓运作,显示出基金整体对后市乐观。

  新华基金认为,在央行适当的调整的稳健货币政策及美联储继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市场流动性仍然充足,市场大幅上涨过后短期会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但上行趋势不变。

  而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美国的基准利率料将持续维持在目前的低位,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将在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持续孕育泡沫。热钱涌入新兴市场的情形可能进一步加剧,因此,流动性的相对宽裕将继续助推资本市场的上涨。

  ●保险机构三季度持股创两年半新高

  保险机构在2010年第三季度直接入市持股市值的额度达到5214.82亿元,比2010年第一季度的5628.79亿元减少7.35%。若剔除中国人寿集团所持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深发展A这两个因素。保险2010年第三季度持股市值为965.51亿元,比2010年第二季度的850.41亿元增加115.10亿元,增幅13.54%,相比第三季度大盘累计涨幅10.73%小幅增仓,达到2008年一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保险机构通过定向增发方式所持中信证券市值很大,达到88.32亿元,比2010年第二季度的102.92亿元减少14.60亿元。若进一步剔除两个季度所持中信证券的影响,2010年第三季度持股市值877.19亿元比2010年第二季度的747.49亿元增加129.70亿元,增幅17.36%,有一定增仓。剔除中国人寿、中信证券、深发展A后,保险机构2010年第三季度共计持股997212.42万股,比2010年第二季度的753293.95万股增加243918.47万股,增幅32.38%。

  保险机构2010第三季度所持股票只数达437只,比2010第二季度的375只多62只,创历史新高。其中,保险资金新进股票数量增加至160家,为历史次高水平。被减持股票数量增至96只,创历史最高水平。被增持股票数量高达115只,创历史最高水平。持平的股票数量为66只,为历史最高水平。可见,第三季度保险机构大幅增持和建仓,合计占持股总数62.93%。

  从行业偏好上看,剔除中国人寿和深发展A,保险资金继续保持对金融行业较高的持仓比重,连续十八个季度维持行业市值第一。2010年第二季度持有此类行业股票19只,比第二季度多8只。2010年第三季度持仓市值305.16亿元,比2010年第二季度的237.88亿元增加67.28亿元,增幅28.29%。但若剔除所持中信证券的影响,则调整为2010年第三季度的216.84亿元比2010年第二季度的134.96亿元增加81.88亿元,增幅60.67%,对比大盘涨幅大幅增持。

  机械设备的持仓市值连续三个季度维持第二。2010年第三季度被持股的上市公司有71家,比2010年第二季度多19家;2010年第三季度持仓市值98.39亿元,比2010年第二季度的78.04亿元增加20.35亿元,增幅26.08%,对比大盘累计涨幅大幅增持。机械设备各子行业多数被看好。

  采掘业的持仓市值连续两季度排第三。被持股的上市公司有19家,比2010年第二季度多1家;持仓市值59.41亿元,比2010年第二季度的45.54亿元增加13.87亿元,增幅30.46%。其中,国阳新能、中金黄金、山煤国际共3家被新进,中煤能源、盘江股份、山东黄金、煤气化、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共6家被增持,兰花科创、兖州煤业、驰宏锌锗、恒源煤电、中国神华共5家持平,大同煤业、上海能源、平煤股份、金钼股份、昊华能源被减持。保险对多数采掘业类股看好。

  2010年第三季度保险机构持股市值较大的前十家上市公司中,和2010年第二季度相比,民生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建筑、建设银行、中兴通讯被增持,中信证券被减持,中国一重持平,首开股份、浦发银行、光大银行被新进。持股比例最高的是首开股份,比例为22.06%。和2010年第二季度相比,中信证券、民生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建筑、建设银行、中国一重、中兴通讯共7只股票维持"前十"的位置。

  2010年第三季度保险机构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最高的前十只股票控盘比例都在9%以上。其中,精达股份、博瑞传播被增持,首开股份、光大银行、国星光电、新华都、康得新被新进建仓,天保基建、永太科技被减持,中国一重持平。和2010年第二季度相比,中国一重、天保基建、博瑞传播、永太科技共4只股票处"前十"位置。 总体,保险机构2010年第二、第三季度连续大举增持,持仓市值高达历史第三高水平,与制度性改变有关,对金融、机械、采掘业集中性看好。

  ●两市资金净流出逾90亿元

  11月8日,虽然中石油天量解禁股上市,不过在全球通胀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下,A股市场依然高开高走。上证指数收于3159.51点,上涨0.96%;深证成指收于13807.30点,涨幅为0.54%。沪市全天总共成交了2617亿元,深市成交了1914亿元,两市合计成交453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小幅萎缩。

  从盘面表现来看,绝大多数行业都出现上涨,农林、化纤等板块表现突出,资金介入迹象明显。据益盟操盘手统计,8日沪市A股资金净流出65.85亿元,深市A股资金净流出24.73亿元,全天两市A股合计资金净流出超过90亿元。

  在益盟统计的行业板块之中,农林、化纤和纺织行业资金净流入规模居前,其中,农林行业净流入5.55亿元,尤其是生物育种板块的股票更是涨势喜人,而化纤和纺织行业分别净流入5.19亿元、4.38亿元。另外,有色金属行业资金抽离迹象明显,净流出金额高达19.35亿元,工程机械、煤炭也分别净流出17.12亿元和11.37亿元。

  ●王亚伟可用现金已不足13亿元 23家股基平均仓位超90%

  高股票仓位基金平均仓位88.3%,低股票仓位基金平均仓位77.15%,整体加仓空间有限

  随着股市的不断上升,四季度以来股票型基金也一扫阴霾,纷纷提升股票仓位以分享股市上涨收益。而一路加仓之后,基金加仓空间或已不大。记者统计发现,截止上周末,积极型股票基金加仓空间已不足7%,华夏、华商系整体尚有10%的加仓余地,而有23家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已经超过90%,基金正以现实做多的姿态推升年末市场走高,但除非调仓,其后续加仓或将乏力。

  积极型基金加仓空间不足7%

  目前市场上主动管理型股票方向投资基金中,有264只属于高股票仓位上限,即股票仓位最高可达95%;另有86只属于低股票仓位上限,最高股票仓位范围在65%至80%之间。而大盘反弹多日,两类基金均一路加仓,其中已有56只基本上已无仓可加。

  截止上周,据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64只高股票仓位上限的基金中,已有132只仓位水平超过90%,其中更有18只股票仓位超过94%,已经加仓无力;另有64只基金仓位水平在85%至90%之间,也属于重仓持有。天治核心、天治优选、中邮优选、新华钻石、申万新动力为该类型前五名,仓位水平均超过94.50%。

  略显分化的是,仍有10只高股票仓位上限基金持仓水平处于"中等-轻仓"水平,即持股比例不超过75%,而这些基金上周操作也多以减仓为主,长信金利更是从82.71%减仓超过10个百分点,至72.68%;而华富优选、东吴行业、嘉实主题也减仓超过3%,嘉实主题甚至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只轻仓的高股票仓位上限基金,其上周末股票仓位仅37.25%。而统计264只高股票仓位上限基金的平均仓位水平已达到88.31%,该类基金整体还有约6个百分点的加仓空间。

  而在低股票仓位上限的86只基金中,虽然基金股票仓位上限多数在65%至80%之间,但也有少数如博时精选等在股票仓位的实际管理中,管理人将根据市场阶段性变化适时动态调整基金资产在股票、债券及现金间的配置比例。86只低股票仓位上限基金中,已有38只仓位水平超过80%,其中博时精选、益民红利、光大配置、广发内需、海富通精选2号仓位超过85%。29只持股比例在75%至80%之间。有4只仓位较轻,华宝宝康消费、长城久恒、国投景气持股不超过60%,而金元宝石保本仅为27.88%。整体来看,86只低股票仓位上限基金目前平均仓位为77.15%,加仓空间也较为有限。

  绩优股基还剩10%仓位可加

  记者统计了今年以来表现出色的华夏以及华商旗下开放式主动管理型股票类投资基金的可加仓空间,发行其目前仍具10个百分点左右的加仓水平。

  华夏系12只主动管理型股票方向投资基金中,华夏成长、华夏策略和华夏经典为低股票仓位上限基金,其中华夏经典持股比例为45%至75%,华夏策略为30%至80%,而3只基金最新仓位表明,加仓空间已经有限。华夏经典上周末仓位为74.66%,已经达到上限,华夏策略为77.39%,已濒临80%。而9只高股票仓位上限比例基金中,仅有华夏优增持股超过90%,为92.78%,华夏复兴、华夏收入、华夏盛世仓位超过85%,而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上周末仓位为80.56%,仍有15%的加仓空间,根据华夏大盘、华夏策略三季度末6.32、12.79亿的最新规模来看,王亚伟手中一共还有近12.75亿元的资金。记者统计,华夏系9只高股票仓位上限基金平均仓位水平为85.27%,整体仍有10%的加仓空间。而9只基金三季度末累计规模为721.32亿份,即华夏系积极型基金现阶段加仓资金至少不低于70亿元。而综合华夏系三季报持有市值前十大重仓股,为工商银行、伊利股份、建设银行、广汇股份、海正药业、农产品、威孚高科、光大银行、格力电器、中兴通讯,这些个股有可能成为其加仓的对象,毕竟目前不可能去为其他基金抬轿。

  同样,华商系旗下4只股票型基金,华商动态股票仓位上限为80%,其上周末股票仓位已达到80.28%,除非调仓,难有加仓余地。而其高股票仓位上限的3只基金,华商产业、华商盛世、华商领先仓位分别为92.60%、83.92%以及82.55%,平均仓位为86.35%,后市仍有接近10%的加仓空间。3只基金三季度末规模共计117.76亿份,即可供加仓的资金超过10亿元。华商系三季度十大重仓股为国电南瑞、海正药业、山东黄金、东阿阿胶、登海种业、云南白药、中国平安、广汇股份、招商银行、中恒集团,这些个股有可能成为其加仓对象。

  23家股基平均仓位超90%

  整体情况来看,统计60家基金公司旗下全部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显示,23家公司旗下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水平超过90%,后市加仓空间不足5%,仓位最高的是中邮创业、新华分别为94.24%和94.04%,而农银汇理、申万巴黎、交银施罗德平均仓位也超过93%。27家基金公司仓位在85%至90%之间。仅有2家基金公司平均仓位不足80%,分别是中海78.18%,以及信达澳银79.63%。由此看来,在经过四季度以来股市上涨,基金普遍主动以及被动提升仓位之后,后市加仓潜力已经有限。

  而就基金分类情况看,统计显示,可比主动股票基金上周平均仓位为88.53%,相比前期增加1.33%;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2.89%,相比前周上升0.64%;配置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75.57%,相比前周增加0.69%。

  增持基金数量增多。测算数据显示,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154只基金主动增仓幅度超过2%,其中53只基金主动增仓超过5%,加仓前五名分别是国联安安心22.34%、博时创业18.47%、信诚深度17.20%、诺安配置13.80%、华宝宝康债券12.64%。主动减持超2%的基金数量达到72只,其中25只基金主动减持幅度超过5%。减仓前五名分别为长信金利-10.03%、长城景气-8.06%、建信恒久-6.69%、天弘精选-6.64%、宝盈沿海-6.57%。

  ●股票市值上涨 基金仓位创新高

  基金的仓位在近期持续上扬的市场达到了4年来的高点。根据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最新的基金仓位达到了2006以来的最高位。基金经理的乐观也从此可见一斑。不过,众多机构传达出的信息则显示,市场可能仍将持续震荡。

  仓位创新高

  海通证券数据统计显示,和前一周相比,股票、混合型开放式基金股票仓位从85.43%进一步提升至上周的88.89%,增加了3.46个百分点,创2006年以来仓位新高。股混开基整体主动提升仓位至历史高点。从公布仓位数据的170只股票型和117只混合型开放式基金来看,这些基金整体仓位水平均有较大幅度升高,仓位都提升至2006年以来高位。

  具体而言,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由88.05%上升至90.80%,平均增仓2.75%;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由81.88%升至86.98%,平均增仓5.10%。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基金仓位增加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股票市值上涨,二是基金公司主动增仓。

  此外,近六成基金主动增仓。数据可以看出,上周股票型基金中,半数以上仓位升高,24.71%仓位增幅在5%以上,其中13.53%增仓幅度超过10%;减仓方面,仅15.29%仓位缩水,约7.65%降幅超过5%,其中仅2.94%减仓幅度超过10%;混合型基金中有67.52%仓位增加,近四成基金增仓幅度超过5%,其中增幅在10%以上的基金占24.79%;减仓方面则16.24%的混合型基金仓位缩水,8.55%减仓幅度在5%以上,仅3.42%仓位降幅超过10%。

  60家基金公司其中有45家进行主动增仓。其中,长城和泰信基金管理公司主动增仓幅度较大,超过15%;大型基金公司平均仓位为89.18%,相比于前一周增加了4.76个百分点。除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外,其余公司仓位均不同程度上升。具体来看,华安以12.46%的幅度在基金管理公司仓位提升最多,领衔增仓基金公司。

  上周高仓位基金数量仍最多,共206只,较前一周增加了58.46%,其中股票型增加了40只,混合型增加了36只;中高仓位基金本期共46只,较上期减少了33只,其中股票型减少20只,债券型减少13只。而基金整体仓位大步向高端挺进,高仓位基金数量激增,表现出对后市较为乐观的态度。

  震荡上行

  "流动性宽裕甚至可以说泛滥仍是市场走强的主要原因。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出台之后,美元继续遭到抛售,美元指数创出一年新低。美元的走低提振了市场的风险偏好情绪,全球股市纷纷大涨,大宗商品价格也借势大幅上涨,全球资本市场的走强有利地支撑A股市场的上涨;从全球角度看,中国作为最具潜力的发展中大国,自然也是国际热钱寻求保值增值的首选场所;10月份,PMI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这说明我国经济企稳的态势进一步明确,这也给资本市场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大盘上涨动力依然充足。"汇丰晋信基金经理如此解释当前市场上涨动力。

  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则表示,市场近期震荡上行的可能性较大。市场继续震荡上行的可能性较大,主要理由为:首先,在美元超发的情况下,美元在短期内不具备强势反弹的动能,将维持弱势震荡,因此,大宗商品和金属、采掘等资源板块仍将维持强势震荡;其次,A股市场虽然经历了前期的较大幅度上涨,但金融、地产等权重股目前的估值仍然不高,权重股大幅调整的可能性较小;其三,中小板和创业板在经过上周前半周的调整后,后半周又迅速上涨,体现出人气未散,在消化掉解禁等消息后,未来有望再度冲高。

  "市场热点依然活跃,军工题材、央企重组、迪士尼等概念炒作此起彼伏,也不排除进一步深化的可能。并且,指数在收复了4月份的跳空缺口后,人气有望进一步聚集,动量效应会比较明显。总体来看,对于短期市场的走势,我们倾向于偏乐观的看法,未来在没有重大利空消息出台的情况下,市场深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市场或将维持高位震荡。"该基金经理表示。

  ●港澳资讯·B股综述:沪B股以牛皮盘升为主 深B股以牛皮震荡为主

  周一沪深B股市场走势继续有所分化,沪B股以牛皮盘升为主,而深B股以牛皮震荡为主。沪B股在日K线上以三连阳K线组合向上盘升,指数创出新高314.57点,显然,其周K线在290点上方的巨大压盘十分明显,市场补量上攻,才能维持升势。深B股日K线以十字小阴线报收,其股指在6300点一带横向整理已有五个交易日,周一指标系统顶背离明显。其月K线上升箱体上轨压力线11月份位于6057点,该压力线上方多方还是十分谨慎,而其天价为07年8月的6489.53点,多方也面临重大心理压力。

  沪深B股个股方面,涨幅前五位的个股分别是:友谊B股(900923)涨9.99%、阳晨B股(900935)涨9.99%、丹科B股(900921)涨8.15%、东贝B股(900956)涨5.96%、鲁泰B(200726)涨5.74%。

  整体来讲,深B股市场仍有整理要求。

  ●港澳资讯·大盘分析:盘升向上为主

  周一沪深市场均未承接前交易日的震荡惯性,而是均以盘升向上为主。超级权重指标股中国石油周一有1572亿股解禁,还是较为平安着陆,该股以小阳线报收。

  消息面,本周两市共有29家公司的1627.22亿解禁股上市流通,市值达到20026亿元,属于历史空前最高水平,其中,今日首次解禁的中国石油解禁规模占到解禁总市值94.3%,市值高达18886.90亿元。 5日,法国阿海珐集团宣布,同两家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签署了10年期铀供应合同、设立合资公司等一系列重要协议。 根据协议,阿海珐集团将在10年内向中广核提供两万吨铀,该合同价值约35亿美元。阿海珐还与中核集团签署了关于在乏燃料后处理与再循环领域合作的产业协议。该协议是通向签署商务合同的最后一步,中法两国政府曾于2009年12月共同宣布授权中核集团和阿海珐集团就此事展开详细谈判。 海关总署将于本周三公布10月份外贸进出口数据。多位分析师认为,10月出口增幅仍将继续回落,但下滑幅度有所放缓。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今年底至明年我国出口不容乐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6日的财新峰会上称,中国经济将面临经济增速放缓、成本推动型通胀等严峻挑战。刘世锦称,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在3年到5年以后很可能降到7%左右,有30%左右的下调。所以,中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都将面临来自国际上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

  技术面,沪综指周K线10月中旬以来已形成新的加速上升通道,日K线指标系统有所改善,量能配合尚好,市场仍有利于多方。

  市场面,周一的盘面显示,板块涨幅前五位的分别为:农林牧渔(+4.78%)、智能电网(+4.17%)、旅游酒店(+3.33%)、节能环保(+2.82%)和化工化纤(+2.74%)。

  整体来讲,市场有利多方,谨慎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