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整将成为必然


   ——对于房企,“现金为王”依旧是硬道理

  近期,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开闸,如同“鲇鱼”登陆,在世界经济范围内掀起狂风巨浪。美元的持续贬值,大量热钱的伺机涌入,使源自大洋彼岸的“输入式通胀”惊涛拍岸,强力冲击着中国经济的大门,这将严峻考验中国政府的经济决策能力。为寻求自保,避免中国通胀雪上加霜,我国推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或将变相终结,而做为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业将首当其冲,楼市调整也将成为必然。

  目前,受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影响,我国的现行经济政策可能面临三大转变:

  第一:由强化经济增长向预防通货恶化转变。

  九月份,我国CPI同比增长高达3.6%,而随着近期农产品价格的普涨,第四季度CPI可能冲破政府控制底线,加之美元放量和国际热钱的推波助澜,国内通货恶化形势已兵临城下。因此,为防止物价飞涨威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并避免祸及民生,严控通胀将成为近一、二年内经济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中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或告终结。

  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分析,控制通胀预期,必然要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为主要手段,而收紧市场流动性将是政府的必然选项。尽管政府日前依旧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说法,但央行近期准备金利率的频频上调,以及存、贷款的突然加息均表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蜜月期”已渐行渐远,货币适度紧缩将成为一大趋势;

  第三:楼市调控将继续深化,房价调控将从抓环节向抓源头转变;

  不可否认,中国最大的通胀在楼市,最大的通胀源头也在楼市,楼市即是通胀的策源地,亦是通胀的始作俑者,尽管房价不纳入CPI统计范畴,但高房价对CPI的间接贡献和驱动力无可替代,可以说,中国楼市是投资、投机者的黄埔军校,并教唆和培养了全民投资、投机行为,因此,打掉高房价标杆,避免楼市的全国性投机助推通胀预期,将是政府的首要任务。近期,无论从交易环节,还是土地源头,无论从信贷政策,还是住宅保有量,政府对楼市调控的力度可谓空前绝后,可见,在高房价没有根本性回归之前,由政府推动,涉及经济安全,民生利益,通胀治理的楼市调控只会强化,不会削弱,只会持续,不会终止。特别是货币政策的收紧和楼市需求的“被抑制”,房企的“供血不足”将成为普遍现象,楼市“被调整”也将很快到来!

  目前,许多房企依旧存有“任凭风浪起,稳做钓鱼船”的侥幸心态,似乎除“钓鱼”和自己有关外,国内外的任何经济风浪均和自己无关,在楼市“内忧外患”之际,依旧坚持房价逆市上涨、持续追高,个别房企更是一周一个价,我钓我的鱼,你兴你的浪,心态着实“健康 ”,显然,这种“只会向钱看,不懂向前看”的急功近利思想非法可怕,尽管可能会钓到“大鱼”,但也往往面临激流溺水甚至整体覆舟的风险!而部分房企则比较睿智,审时度势,适时开盘,房价适中、现金为王、坚持短、平、快的推盘思路,这种不为暴利所惑,坚持与政府一盘棋,与民心一盘棋的发展理念,或许才是房企发展的立足之本与常青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