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学生早恋有什么疏导方法呢


覃老师:杨老师,你好!针对中学生早恋的问题,你有更好的方法去疏导吗?我这里是县城中学,我是校医做心理咨询工作不到一年,我对学生的现状很关注,也很想帮他们,只是我的咨询能力有限,不过我正在学习,所以,很想得到你的帮助和支持。谢谢

杨永龙:你对学生的异性交往是怎么看待的呢?

覃老师:还能正确看待

杨永龙:说说正确的表现

覃老师:异性交往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很正常,尤其是住宿生,他们远离父母,总想寻求一种依赖感,这种依赖感使他们误认为好感、爱恋感,有时很复杂,他们之间称兄到妹,打架。这事我就茫然。

杨永龙:你不觉得这是由异性疏远阶段向异性亲近阶段的发展变化么?经过异性疏远阶段以后,个人对突如其来的性生理变化的冲击已逐渐适应,对自己的性征特点逐渐转为关心,不断对自己的影响进行审视,评价自己外貌是否符合理想标准,这时,他们对异性时态度也由抵触、反感悄悄发展到关注、兴趣和吸引。如男生喜欢在女生面前露一手以显示自己的才能,赢得女生的好感和赞扬,而女生常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其实对男生的言行举止却是十分注意;还有对男女生一起参加的联欢活动、参观旅游、集体聚会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和兴趣。

覃老师:你说的太好了,使我豁然开朗。可是,针对学生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早恋暗恋问题,我只能进行说教,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杨永龙:经过亲近阶段之后,男女同学各自会形成一个或几个的异性的标准模型,在众多的男女生共同交往中,逐渐把这种模型投身到特定的对象上,一旦找到这个对象,对异性群体的好感便转向对个体异性的依恋上,这时,他们对集体活动的兴趣明显减弱,甚至把集体活动视为他们单独接触的障碍。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男女同学间传递条子,写信,一起去看电影,逛公园等现象,所以有的同学就认为自己恋爱了。其实这只是爱情的萌芽,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只是一种朦胧的,若隐若现的情感,他们的情感发展并没有达到成年人谈恋爱的境界,他们只是和某个异性情感更深一些,交往更频繁一些,他们这种一对一的关系是不稳定的,会因某些原因出现裂痕。

覃老师:我明白了,在和学生谈话时我跟他们讲清这些道理

杨永龙:另外,你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来让学生探讨,男女生交往的度

覃老师:哦

杨永龙:通过看这张图片,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比如,两小无猜的图片,小学生的男女游戏的图片,中学生接吻的图片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这些行为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

覃老师:好的

杨永龙:在此我们要抓住恰当的时间,告诉学生:根据调查95%以上的男人有处女情结;90%以上的女人有处男情节,所以要保持自己处女之身这将是孩子幸福、快乐和谐的关键

覃老师:谢谢你杨老师,好的。

杨永龙:进而推导出正确、恰当的交友方法:首先要克服羞怯。与异性交往要感情自然,仪态大方,不失常态。以免使正常的异性交往误入歧途。

其次,真实坦诚。在交往过程中要做到坦荡无私,以诚相待,这是建立和发展良好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切忌以“友谊”或“友情”为幌子招摇撞骗,心术不正地骗取异性的感情。

再次,留有余地。虽然结交的是知心朋友,但是,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比如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尽量予以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于轻浮,也不要过分拘谨。在与某一个异性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的关系程度,不要走得“太深”、“太远”,以免超越正常交往的界限。最后,男女交往还要在谈话中避免纠缠那些不良情绪、行为;在集体活动中避免过多的单独相处;在交友范围上不作过多限制。与更多的同性异性同学交往,也可避免异性单独相处时产生的不适应和不自然心理。

少男少女的恋情是十分纯洁、天真、浪漫、理想化的,一般不太考虑对方的经济条件,家庭地位等因素,而把感情放在首位,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非常理解,但也正因为他们恋爱过于单纯,在强大的社会现实生活因素的撞击下,这些“海誓山盟”会变得不堪一击,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更进一步指出同学们的未来之路还不明朗,步入社会后多因天南海北,人各一方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不得不互道珍重、挥泪而别,这样会给当事双方的心灵留下难以平复的创伤,所以一定要把握好男女交往的度。

最后提出男女交往的“七不”方法:

1  不过分拘谨。

2  不过分冷淡。

3  不过分随便。

4  不过分亲昵。

5  不过分卖弄。

6  不过分严肃。

7  不违反习俗。

覃老师:杨老师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堂精彩异性交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