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10年第四期保荐代表人培训班听课笔记(下)


摘自:投行先锋论坛 

2010年第四期保荐代表人培训班听课笔记(下)

201093-94

 朱超、曹宇

五、创业板IPO发行审核关注的问题(创业板 毕晓颖)

1、 资产和业务形成

(1)是否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如评估、审计等;

(2)职工如何安置;

(3)债权债务如何处理,是否存在纠纷等。

2、 独立性问题

(1)创业板申请人的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不能在关联方担任“执行董事”职务,否则将不独立;

(2)对于家族企业内部的兼职,CSRC认为不一定必须清理,但需要保荐人和律师对其独立性发表意见;

(3)各股东之间的持股比例相互独立,但对于5%以上的主要股东,CSRC仍将关注其与发行人的同业竞争状况,主要看报告期内主要股东与发行人的经营情况,如成本、费用如何分担等;

(4)资金占用问题:如果发行人实际控制人的经营能力较差,除发行人外,实际控制人其余资产的业绩较差,则很可能产生资金占用问题,证监会将予以重点关注。证监会要求发行申请人对资金占用进行清理,并对在报告期内占用情况进行说明,包括发生额、余额、占用时间、资金用途等;

(5)发行人与关联方合资设立企业:

   发行人与董监高及其亲属共同设立公司,应当清理;

   发行人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共同设立公司的,CSRC将予以关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CSRC建议清理。

3、 关联交易:

(1)   关联方披露:存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情况,审核将重点关注

(2)   关联方遗漏:如报告期内关联方存在被解除的可能,则需要的披露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具体

(3)   比较重要的关联交易,不仅仅要看该项关联交易占发行人同类业务的比例,还要看占交易对手的收入和成本的比例,并解释交易的公允性,如果没有公允的市场价格,则其公允性很难判断;

(4)   关联交易占比问题:没有量化的指标,然而希望发行人尽量控制在30%以下,还要看交易的内容和公允性,如交易比较频繁、交易金额较大并将持续,则可能会影响发行条件;

(5)   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报告期内被转让,则需要披露转让后的情况,如转让后的股东、转让交割、规范运作、与发行人交易情况、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违规等;如果关联方被注销,则要关注历史情况,包括合法合规性、经营业绩的影响、注销后资产和负债的处置。

4、 申报新增股东

(1)最近一年新增股东

需要披露持股时间、数量及变化情况、价格及定价依据;

自然人股东:最近五年的履历;

法人股东:法人股东的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

(2)最近六个月增资或股权转让

增资或转让的基本情况:原因、定价依据、资金来源、新增股东背景等;

关联关系:新增股东与发行人及其实际控制人、发行人董监高之间、与本次相关中介机构及其签字人之间的关系

对发行人的影响:财务结构、公司战略、未来发展等的影响。

5、 股权清晰的问题:由于申请人普遍存在突击入股的问题,证监会将重点审核股权大额转让中资金来源的问题。案例:某申请人股东中有一名尚在读大学的自然人股东,证监会发现其在上市前突击入股,于是要求保荐机构核查了其入股的原因和资金来源。

6、 国有股转持问题:如果不履行转持义务,必须要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确认文件;如果说不清楚,要强制履行相关转持义务,哪怕股权持有者已经是非国有单位或个人。

7、 在创业板分拆上市的问题:证监会说明,允许主板企业在创业板分拆上市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创业板原则上也不鼓励分拆上市,只有主板一些大的企业满足特定条件,也可以申请在创业板上市。

8、 税收问题

(1)如果发行人存在纳税问题,如果是地方政府给予的税收优惠,但是与现行国家税收管理管理相悖的,证监会可以理解,不强制要求发行人追缴(考虑到中国国情,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如果追缴,对于发行人是不公平的);

(2)证监会要求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出具承诺,并进行重大事项提示;保荐机构、律师应对该情况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行为及对本次发行上市不存在实质性障碍发表意见;

(3)报告期内因纳税问题受到处罚的,应由税务部门出具发行人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行为的确认文件,保荐机构及律师发表意见。但如涉及金额重大,则仍可能构成上市障碍;

(4)发行人的经营成果不得严重依赖税收优惠,扣除税收优惠后,发行人仍应符合发行条件中队净利润绝对额的要求。

9、 信息披露豁免的问题:涉及军工保密信息的,律师核查信息披露并发表意见,审计师说明审计范围是否受限。国家有关部门对招股书进行审核,并出具非泄密的确认文件。

10、        红筹架构的问题:可以保留部分股权在境外,但控制权必须要回境。

11、        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发行人

(1)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为用于发行人的业务;

(2)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业务经营正常;

(3)净利润小于上市公司50%、净资产小于上市公司30%、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持有发行人发行前总股本的10%。

12、        无形资产问题:

(1)   证监会重点关注出资所用的技术是否涉及职务成果和纠纷;

(2)   无形资产出资比例如果较高,需要说明与发行人业务的相关性;

(3)   部分企业由于地方特殊规定(例如:中关村),无形资产出资比例高于注册资本20%,如果符合地方政策,发行人资质优良,则证监会也可以接受;

(4)   技术专利要谨慎,尤其是实用新型的专利,要关注与竞争对手是否存在冲突。

13、        出资不到位的处置:

(1)   出资不到位比例〉50%,补足并等待36个月;

(2)   出资不到位30-50%之间,补足1个会计年度;

(3)   出资不到位<30%,补足即可。

14、        持续盈利能力问题

(1)关注经营模式、产品或服务的品种结构重大变化;

(2)行业地位和行业环境;

(3)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存在重大不利变化,如专利过期或无效;

(4)对关联方、重大不确定性客户的依赖,以及净利润主要来自于合并报表以外的投资收益情形。

15、        其他问题

(1)招股书引用第三方数据时,如果没有权威的第三方数据,CSRC要求不要披露;

(2)对赌协议: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不允许存在对赌协议;

(3)存在股权激励有可能影响股权稳定性的情况,则CSRC不予审核,必须待履行完毕后在进行审核;

(4)董事会、股东大会决议中,必须明确在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创业板上市。

(5)CSRC希望保代在反馈意见中将真实情况进行一次性落实和明确,不要挤牙膏,将影响审核进程。会后发生的重大事项,特别是影响发行条件的,应及时汇报,并披露。

 

六、创业板IPO财务审核(杨郊红)

1、 证监会澄清了关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要求利润需达到3000万的谣言,并强调如果为了拼凑利润而造假,证监会将严格处理,一律否决。保荐机构一定要向发行人告知该审核要求,杜绝财务造假。

2、 证监会不对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进行判断,强调合规性审核。据统计,被否决的案例中,很多是规模相对较大的申请人。

3、 抽逃出资的问题。案例:大股东抽逃出资,比例低于30%,大股东及时补足了出资,最终证监会批准了其上市申请。

4、 盈利预测:盈利预测只能源于正在执行的合同和已经签订的合同。没有合同支撑的盈利预测,CSRC是不认可的。

5、 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如果企业经营特点导致某些期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证监会是可以接受的,但保荐机构应充分说明原因。通常,企业不应有大量的应收账款。

6、 关于收入的确认:证监会特别关注系统集成类业务/完工百分比法/劳务派遣等项目的收入确认问题,以防出现重大造假问题。如果报告期内有技术转让收入等特别交易产生的收入,证监会会予以特别关注。

7、 创业板公司非同一控制下合并的认定问题,三个测试指标:(1)资产总额;(2)收入总额;(3)利润总额。

(1)   三个测试指标<20%,披露

(2)   三个测试指标20-50%,运营一个会计年度

(3)   三个测试指标>50%,运营24个月

 

七、进一步做好保荐工作的相关问题

1、    保荐队伍:目前已有1414名保荐代表人;1416名准保荐代表人,约占从业人员的40%

2、    签字利用率:理论上,保荐代表人可以保荐1400个项目。目前发行部的利用率50%,创业板的利用率25%

3、    最近处罚案例

序号

保荐机构

被保荐项目

处罚类型

处罚原因

1

广发证券

苏州恒久创业板IPO

12个月不受理保荐代表人保荐的项目

全部5项专利以及2项正在申请专利的法律状态与事实不符

2

广大证券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IPO

监管谈话

对发行人有关专利情况没有及时进行持续尽职调查,导致 201049公告的招股意向书与实际情况不符

3

华泰证券

高德红外

监管谈话

未对发行人及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中介机构出具的意见作出审慎核查

4

招商证券

桂林三金

12个月不受理保荐代表人保荐的项目

保荐代表人未参加现场尽职调查

5

国信证券

誉衡药业

污点纪录

工作不认真、不仔细

6

海通证券

浙江闰土

污点纪录

申报稿和正式稿历史沿革存在差异

7

海通证券

????

污点纪录

材料质量差

8

国海证券

厦门??

污点纪录

保代未请假,擅自不出席发审会

9

第一创业

碧水源

污点纪录

推荐明显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

10

海通证券

回天胶业

污点纪录

未获得环保核查批复即申报材料

11

海通证券

永达电子

污点纪录

未获得国有股权设置批复即申报材料

12

平安证券

埃尔眼科

污点纪录

未经许可擅自修改招股书

13

平安证券

华测检测

污点纪录

未经许可擅自修改招股书

 

4、    保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尽职调查工作不到位:

                                         i.          缺少对发行人之外的第三方的走访和调查

                                        ii.          财务方面的尽职调查不是很详细

                                       iii.          保荐机构对律师、审计师工作的没有尽到复核责任

                                       iv.          缺少对发行人行业和竞争对手的独立调查

                                        v.          案例一:IPO项目举报。实际控制人有海外居留权,但保代的调查程度不够;案例二:发行人控股权有诉讼,且已经被法院冻结,保代居然不知情;案例三:举报人说明在海外与发行人有专利诉讼,但是保代没有知情

(2)   保荐机构内控制度不到位:

                                         i.          项目立项过程缺失,内核机制不完整

                                        ii.          工作底稿中没有内核制度的相关纪录

                                       iii.          内核会提出的问题,没有落实的纪录

(3)   2010年以来申报项目的质量不是很高,发行人质量下降。

(4)   信息披露质量较差:

                                         i.          虽然披露了发行人所处的行业情况,但是对行业和竞争对手的分析不够

                                        ii.          关于超募的处理:保荐机构处理得比较马虎

                                       iii.          对发行人发展前景的描述过于乐观。同行业公司间相互抄袭比较严重

                                       iv.          对历史情况的信息披露不是很够

(5)   规范的要求不够,拖着尾巴

                                         i.          实际控制人变动处于边缘地带

                                        ii.          公司业务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iii.          首发项目带股权激励方案(首发是不允许的)

                                       iv.          重大安全事故尚无结论

(6)   持续尽调工作没有到位,且通常导致严重的后果

                                         i.          诉讼

                                        ii.          商标、专利保护过期

                                       iii.          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7)   其他问题

                                         i.          保代没有参加现场尽职调查

                                        ii.          两位保荐代表人工作可以有主有辅,但必须都熟悉情况。对于问题较多的项目,证监会在初审会时会要求保代到现场。发审会保代必须到现场,且大部分问题问保代。两个保代在发审会都要回答问题,甚至会指定某人回答。

                                       iii.          审核期间发生重大事项,保代必须向证监会报告。

                                       iv.          没有对签字的真实性进行核查

                                        v.          没有对新闻媒体和国家法规的报道给予充分关注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