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我见到国家南方某地区“云计算中心”建设方案(2011~2013年)的征求意见稿,现提出一点想法仅供有关方面参考。
大约在2006年,以色列天才软件工程师Avi Kivity发明了基于Linux内核的虚拟机技术(所谓“KVM”),由此,KVM代码很快被吸收进Linux 2.6.20内核之中。记得在2007年8月份,我接受委托购置了4台Dell高档原装PC计算机,由于系统没有预装操作系统(只有DOS),我们先安装Ubuntu 7.04,然后借助KVM虚拟机,安装了盗版XP以及Office办公套件,运行起来,十分流畅,完全感觉不到背后有KVM虚拟机的支持。我当时在想,我不让XP直接接触Dell的硬件,算不上是”硬盗版“,顶多说我是虚拟XP盗版者(准确地说,幕后策划者),有耍赖的余地(对外人说,我们平时很少使用虚拟机KVM)。
2007年11月份,我们决定利用Eucalyptus平台搭建Ubuntu“企业云”(“UEC”),后来因有关人员临时赴日本开会,此事只好作罢,实际上,有关的技术准备一切都就绪了。我想,现在谷歌Chrome OS发布了,利用“企业云”支持浏览器客户端,组建企业瘦客户机应用系统已经有了客观技术基础。现在的问题是:企业老板舍不得把企业的财务数据放在“云”里面,他们不放心。那好办,企业的财务数据让他带回家,其他的企业产品信息放在“云”里面总算行了吧?我们要大胆地先走一步。现在,有不少人已经习惯把钱存入银行,放在家里面才不放心呢!
多年以来,Linux在桌面上斗不过XP,因为有盗版XP这个帮凶。这是事实,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现在,有了浏览器瘦客户机,把核心计算全部放在“云”端里面,终于可以对XP说,对不起,我不和你玩了。中国人多,XP盗版也多,浏览器瘦客户机解决方案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我不主张国家花大钱搞软件(等于养活一批寄生虫),但是,建设地区性“云计算中心”,只买硬件,看得见,摸得着,划入国有资产管理,看得住,(计算设备)跑不了。
有人刚一听说,浏览器客户机就要来了,便抓耳挠腮,冥思苦想,想法子保卫盗版XP和IE6浏览器不被扫地出门,极力贬低Chrome浏览器操作系统,搞浏览器客户机解决方案比挖他祖坟还要难受。这是何苦呢?一切顺其自然不更好吗?
说明:明天上午9点,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云计算技术研讨会”,我准备今天下午与朋友沟通一下这个想法。有人说,微软云计算技术也很强,我知道微软云计算Azure平台的领头人Ray
Ozzie已经离开微软,不知谁来管这摊子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