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方动态 101210


莱美药业:收购禾正,远见卓识

机构:安信证券

研究员:李秋实

评级:增持A

盈利预计:暂维持公司2010、2011年的业绩分别为0.51元、0.90元的预测

主要观点:

1.收购中药企业禾正制药,扩展产品线。公司2010年12月8日公告,拟以9,000万元现金收购四川禾正制药100%的股权,禾正制药是上市公司青海明胶的子公司,2009年销售收入4.3亿元,净利润808万元,总资产2亿元,净资产7,123万元。禾正制药旗下西藏泰达生物厚生医药公司,主要从事医药商业。莱美此次是仅收购其母公司禾正制药,剥离掉西藏泰达,禾正制药母公司的总资产为9,567万元,净资产6,480万元,2009年度实现销售收入2,110万元,实现净利润513万元。

2.公司收购禾正制药是看中其中药独家品种的稀缺资源。禾正制药是一家拥有24个药品批文的企业,以中药产品为主,其中五酯胶囊是中药独家品种,该药是肝细胞损伤拮抗剂、肝细胞代谢改善药。系原生中药材五味子经水煮和醇提获得的脂溶性活性物质精制而成。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药物及酒精中毒等肝损伤,无明显毒副作用。禾正制药拥有年产五酯胶囊5,000万粒的生产线2条、预留年产5,000万粒片剂生产线1条、生产1,000万包颗粒剂生产线2条,以及完善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莱美收购禾正主要是看中其中药独家品种的稀缺资源,补充其中药产品线,在莱美的整合和运营下,预计2011年禾正制药业绩将有大幅提升,中药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产业布局中的一个新增长点。

3.公司将在内部整合外延式扩张双重推动下实现快速增长。公司上市后已先后收购了大输液企业湖南康源制药和中药企业禾正制药,公司收购康源制药是考虑湖南康源具有一定的包材优势,这将改变公司目前玻璃瓶装输液包装成本、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提升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此外,收购湖南康源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司的产能瓶颈。本次收购公司又拓展完善了中药领域产品线。公司主业2011年将在产能扩张、盈利能力提高的内部整合推动下实现快速增长,同时不断收购具有战略意义的优质标的实现外延式扩张,将加速公司未来的发展。

 

康恩贝:经营基础逐步稳固,业绩腾飞指日可待

机构:东海证券

研究员:袁舰波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上调公司2011年和2012年每股收益到0.65元(先前0.59元)和0.81元(先前0.76元)

主要观点:

区别于市场的逻辑观点

1.公司2004到2008年间业绩发生过较大波动,增长速度不够稳定,市场对于康恩贝的未来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2.然而,我们认为,自公司2009年开展全面深入的营销改革之后,经营业绩已取得明显改善,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大幅度增长35.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长超过50%,公司的经营拐点已然确立,未来的业绩弹性也比较大,其后续发展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3.从产品结构看,公司不乏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磅药物,但营销却一直成为制约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借助新医改和基本药物目录推出的大背景,公司从内外部环境入手对营销进行了全面改革:在内部,公司聘请了专业人士担任公司销售的总经理,建立了新的组织架构和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在外部,公司进行了精细化客户分类,对营销队伍也采用了分线管理并加大了队伍的建设力度,经营基础逐步稳固。

股价催化剂

一是参股26%的佐力药业申请创业板上市,12月6日已经披露招股说明书,2011年预计佐力药业净利润达到6250万元,给予其2011年40倍的PE,公司市值25亿元,康恩贝投资收益增加6.5亿元,折合每股增值1.85元。

二是康恩贝集团承诺2012年底之前注入其下属的有关药业资产,主要包括浙江康恩贝中药公司、浙江英诺祛医药公司、云南希陶绿色药业公司、昆明康恩贝医药公司以及云南希尔康制药公司。我们认为这对于集团公司的资产整合及关联交易的减少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上市公司价值提升。

 

紫光古汉:聚焦养生产品,投资彰显雄心

机构:国联证券

研究员:周静

评级:谨慎推荐

盈利预计:公司2010-2012年EPS为0.27元、0.45元、0.61元

主要观点:

1.老品牌新空间,未来增长潜力巨大。公司拳头产品古汉养生精源于长沙马王堆出土竹简医书《养生方》,拥有20余年的市场品牌积累,其中86%的收入来源于湖南省内,产品疗效在省内具有极佳的口碑,目前尚未大规模开发省外市场,但从市场容量来说潜力巨大。2009年产能2亿支销售1亿支,据此次投资公告,经过2年建设期,待项目建成投产后,新建年产能将达到4亿支,预计年均营业收入6.25亿元,年利润额1.06亿元。

2.内外因素促成三季度业绩反转。从内部因素上来说,公司2009年内部管理层的变革,以及针对问题资产进行集中清理,同时收回养生精全部销售权。积极推进南岳制药股权的理顺,处理衡阳制药托管期间存在的问题,一系列措施促成内部治理环境极大改善。外部因素来看,三季度随着冬令进补的产品销售旺季来临,并借助出厂价的提升,单季产品收入、毛利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