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大型存款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8.5%,中小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5%。
由此,关于应否加息的争论又起了一点波澜。有人认为应该加息,有人认为不该加息。
哪些人反对加息呢?
一是在银行的存款很少的人。有些人把大部分钱或者全部资金都投入到了股市或者房市中,而股市中的资金帐户是按照活期利率计息的,对于股民来说,那点利息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加息也增加不了多少利息,相反,加息会增大其资金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把钱换成住房的人,加息等于加大其投资住房的资金机会成本,并且加息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住房贷款需求,不利于房价上涨。所以,把钱都投到股市和房市的人,反对加息。
二是欠银行贷款的人。例如贷款买房者、贷款开发房地产者、贷款经营者,等等。因为加息会增加其成本,减少收益。
三是贫困无存款者。贫困者在银行没有多少存款,加息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相反,他们认为加息会增加富人的利息收入,进一步扩大他们与富人的贫富差距,心里会更加不平衡。所以,贫困者反对加息。
四是那些认为加息会吸引国际游资的人。有人认为加息会进一步吸引国际游资进来博取利息差价,刺激中国物价上涨。其实,加息会否吸引国际游资并增加其利息收入,要看汇率的变动情况、游资所在国的通货膨胀情况和资金运作成本。如果人民币伴随加息而对外升值或者汇率不动,同时加息幅度超过游资所在国物价上涨幅度以及超过了资金运作成本,那么国际游资进来后会增加其利息收益,否则就不会增加收益。至于说国际游资进来后会否刺激中国物价上涨,那要看游资是存在银行吃利息呢,还是进入商品市场炒商品呢?如果是进来炒商品,那的确会促使物价上涨,但这与是否加息没有关系。
哪些人欢迎加息呢?
当然是加息后会增加其收益,并且很在乎这种收益的人。这些人大体分为两大类。一是在银行有大量存款,不喜欢炒股票,也不喜欢炒房子的人。这些人多数是商人或者是高薪阶层的人。二是在存款绝对量虽然不多,但是因加息而增加的收益占其总收入的比例较大。这些人多数是退休老人、农民工,或者是工资水平不高的在职人员。
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时代似乎在远去,很多争论已经不是来自于仁,也不是来自于智,而是来自于私利。就像有人之所以对政府的住房限购令气急败坏,完全是出于个人私利一样。普通老百姓不可能反对限购令。房地产开发商和炒房者必然会仇恨限购令。有些反对限购令的学者搬出市场化理论,只不过是要给自己的私处找一快遮羞布而已。
假设中央银行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立场上对加息与否进行决策,那么,可以不受网上言论特别是“专家”言论的影响,而是根据加息对经济调控效果影响的利弊分析和调控需要出发进行决策,该出手时就出手。
应否加息央行应该有主见
评论
编辑推荐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