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说实话被停职到底是谁“病”了?
羽戈
说了实话,为什么“言语失当”?这里面,有两种话语体系在作祟。
有些话,对一些人来说,可一分为二。其一是正话反说,譬如要表扬某位领导,却以批评的口气说:“局长同志,我必须对您提出严肃的批评,您太不注重休息了。”另一种则是反话正说,如交警所言“为领导服务”,这属于反话,不能说的,对外必须声称“为人民服务”。
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将“我只管领导安全”如实说出来。对一些官员而言,实话只适合在两个场合出口,一是酒桌,二是被窝。
在一些人看来,最忌讳的乃是在公共场所说实话。对一些人来说,他们说假话,纵然被公众抓住了把柄,真正能对他们兴师问罪的权力,却握在他们的上峰手中。只要他们遵循官场的潜规则,自然不会被“问责”。哪怕不幸被追责,当了替罪羊,过不了多久,换一个工作岗位,继续“造福一方”。若他们说了实话,如“我只管领导安全”,让如坐针毡的领导们作何感想?所谓“有些话不能说太细”,一旦你细说了,仕途就到头了。
回头说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此节目曾经风靡一世,最终为什么会倒掉呢?依主持人和晶女士的说法,这并非收视率的问题:“一个亲爹不要、后娘不疼的孩子,是孩子自己的错吗?”这亲爹与后娘,正对应两方权力。一方是公众,在他们看来,“实话实说”之所以停播,因为它们说的实话不够多。另一方是领导,在他们看来,“实话实说”必须停播,因为它们说的实话太多了。
实话太多,就是“言语失当”。什么叫“失当”,就是该说的你不说,不该说的你却说了。梁交警被停职,不是因为他说了实话,而是因为他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对一个错误的人,说了一句错误的实话。假如他当时高呼“为人民服务”,却不付诸实际行动,那位曝光的司机,能奈其何?
梁交警们学习的榜样,乃是清朝的显宦曹振镛。据朱克敬《瞑庵二识》,曹振镛曾官居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赐画像入紫光阁,列次功臣之首,在其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请教为官的妙诀,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另有门生后辈担任御史,曹则告诫曰:“毋多言,毋豪意兴!”一言以蔽之,就是少说话。
今日颇有一些人得到了曹振镛的真传,所以我们观许多盛会,口号漫天,掌声雷动,却形同哑剧。你所听见的话,不外是“今天天气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