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古典家具造诣,集合了翰墨书香的文人的精神气质和艺术情操。内敛朴素的明式家具,线条流畅清新,结构分明,达到了艺术上的黄金比例。在空灵与饱满之间,让人回味无穷,禅的意味宕伏于天际之间,达到美的最高境界。
中西家具的差异
中国人和欧美人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科技发展不是对等的,所以在家具制造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和理念,比如在选料、形制、装饰、色彩上。欧美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洛可可式,阴郁诡谲的哥特式,与中国的在传统思想下形成的明清红木家具艺术有着巨大的差别,体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价值取向和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欧美的居住理念是热情和奔放。西方家具设计的演变是在自身否定和批判的过程中走到今天,从繁复到简约,从刻意到随性,从讲究视觉到符合人体形态学,不断迎合现代观念和生活时尚。中国古老的家具,必须具有深厚的内涵,它的出现势必要引领潮流,并且的它的内涵及其品牌精髓通常要持续很久,几十年或几百年,这是一种积淀,单纯的潮流是不能代替的。
中国家具的价值在于文化的回归
过去的历史让我们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为什么?我们一提到高端家具就以欧美家具为荣为傲,然而,清式家具就是借鉴了欧美古典的纹饰和雕刻,欧美后现代的简约设计灵感却来源于明式家具的线条和造型,本就互尊、互重、对等的中西家具文化,却因我们心中的偏见而被划分成不同的价值阵营。
享受红木家具
红木是一个非常“中国”的概念,在树种的分类中,没有一种或者一类的树被称为红木。“只有变成家具后,它才能被称为红木,这是一个文化概念”,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陈宝光简单而一针见血地指出木材与红木家具之间的分野。
然则,一如浮躁的世风,在许多购买红木家具的人群中,部分人沉迷于红木家具的细枝末节,盲目追求木材的珍贵、稀罕,片面地追求红木家具的投资价值,忘却了红木家具本身带给我们的使用的愉悦、文化的感悟和精神的宁静。
现在,是时候回归本源了,让我们好好地品味红木家具的“型、艺、材、韵、神”吧,让我们忘掉木材,享受红木家具优美的造型、悠远的文化和恬淡的意境吧。如果你还要一味地追求材料的珍稀,那么就买一块木材回去,看看是否从那块木材中品味出红木家具的韵味和精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