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来了怎么办?(下)


面对通胀,老百姓能做的就是要稳住阵脚,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千万别人云亦云。不冒然参与投机,捂紧自己的钱袋子,相信政府,等待着政府的出手。

 

通胀来了怎么办?(下)

文/陈思进

 

天津网新金融观察,2010年12月20日

 

上篇谈到,房市已然高处不胜寒;迄今为止,中国股市还不是个“有效市场”,近20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平均每个散户亏损5万人民币。股市大跌的惨烈大家都还记忆犹新吧,许多炒股的人是“宝马进去,单车出来”;而号称最保值的黄金,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曾一度高达每盎司850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千美元,后来被一个金融浪头袭来,金价大跌至每盎司200多美元。

 

然而不投入这“三个市”,老百姓眼瞅着手中的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岂能心甘?真可谓进退两难。说穿了,通胀是对辛苦耕耘、勤俭节约的人们的惩罚,绝对不符天道!那么做为普通百姓该怎么办?首先应该摒弃盲目跟从的心理,不要一有人说黄金能保值,大家就都买黄金,一有人说白银好,又都去买白银,使多数人失了方寸随风而倒。

 

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大宗商品市场,金融霸权早就在低位进场做好了局,就等着最后的傻瓜来接棒。对付金字塔上端之人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参与投机不进场,千万要捂住自己的钱袋子,或者把钱投入传统的金融产品,比如投入国债,或购买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保本低回报的金融产品,即便不增值,也比一个金融海啸卷走要强。因为通胀的时候,就是金融霸权忽悠百姓购买资产的最佳时机,当盲目跟从的大众都被忽悠进场,指望靠投资(说投机更为确切)来保值,最先抛盘的一定是做局的霸权资本。等到大众醒悟过来已为时过晚,资产跌去一半稀松平常。

 

大家特别要谨记一点,通胀不该、也不会是常态,老百姓在这种时候就只有指望政府出手,相信中国政府为了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吸取历史上恶性通胀的悲惨结局,也肯定会出手。只要政府出手控制,紧缩货币政策,通胀的情形至多一年,最多两年便有望得到逆转。

 

如今,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都钟情于稳步地低通胀率,他们认为低(相对于零或负)通胀能减少劳动力市场的低迷,当经济衰退时能更快速地调整经济,以防货币政策给稳定的经济带来流动性陷阱的风险,也就是新凯恩斯学派之说。而保持低通胀是各国央行的职责,可以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所采用的三种手段:即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然而,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通胀根本不该是常态。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商品价格本该越来越便宜。特别是近一百年来,随着科技一日千里,生产力飞速提高。如过去的裁缝靠手工缝纫,每天只能生产一件衣服,现在靠缝纫机生产,一天能生产几百件衣服,价格应该下跌才正常。就像家用电器、电脑和手机那样,不但款式不断更新,性能越来越提高,功能也越来越多,价格却不断下跌。

 

但是这几十年来,由于凯恩斯学派占了上风,所以通胀变成了常态。凯恩斯主义之所以受青睐,是由于美国上个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当初采用他的方法犹如给萧条的经济打了强心针,原本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权宜之计而已。不料,大萧条结束之后,好些人以为是凯恩斯学说解救了大萧条,并将其学说演变成新凯恩斯主义,把他的方法当作了常用的“补品”,通胀也变成了常态。于是,金融海啸也就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向人们袭来。

 

这样的戏码,这几十年来在世界各地上演出了无数次,从上世纪70年代的南美,80年代末到90年初的日本,90年代的东南亚,到这几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一波接着一波从不太平。这么多次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每一次虚假繁荣过后,大多数人的资产都将被洗劫一空。

 

说的通俗一点,通胀就好似人发了高烧,偶然发一发,说不定还可增加抵抗力。可一旦长期发高烧,大脑是要烧坏的;而通缩就是退烧,是恢复健康必须的过程。当然,正常体温(即不通胀也不通缩)才应该是最佳常态,只有保持正常体温,经济才能真正地健康发展。

 

不管人为如何地去调控,通胀之后肯定会通缩,就好似月圆月缺这么自然。日本快速增长了30年,随后通缩了20年,其特征是今年的100块,等值于明年的103块,相当于每年 3% 的通缩率。日本如此通缩了 20 年,放松货币的“灵丹”不灵了,采用零利率,甚至负利率都不起作用。为何灵丹妙药(滥发货币)不灵了?因为之前的窟窿捅得太大了,再增加发行新货币也只是填补旧的窟窿而已,大家之前所花的钱,那都是明天并不存在的钱。

 

这次金融危机号称百年不遇,其实是这几十年来宽松货币鼓励信贷的毒瘾大爆发,惩罚也只是刚开始而已。而目前继续宽松信贷,只能是加重毒瘾,于事无补;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想要完全根治这一经济的病毒,就只能采用中医疗法慢慢地戒毒,也就是适度通缩,去杠杆化,渐渐把窟窿补上。虽然过程缓慢,且非常的痛苦,可能会持续十来年,但这是恢复健康的必经之路。假如持续服毒,迎接我们的就是彻底的垮掉!

 

(通胀来了怎么办?(上):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1fe0901017e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