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新近杀入网上图书销售领域的京东商城发力了。在当当网宣称“将随时应对一切价格战”之后,京东商城宣称,所有图书都将比竞争对手便宜20%,言下之意是,不怕你便宜,我的价格总会比你再低两成。有人感慨说,遇到了一个买书的“好时代”。
与新华书店垄断图书经营时相比,这的确是一个买书的“好时代”,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图书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私营书店等多种渠道买到价格优惠的书,更可以在网上书店买到大量折扣比传统渠道还要低的书。可以说网上书店的兴起,正在快速改变着人们的购书理念,网上书店也正在日益影响着人们的阅读行为。
货比三家是网上买书的优势,而且在作出购买决定之前,网站可以提供试读版本,购买页面上先前买家的评价和打分也可以当作很重要的参考,阅读完后要发感想,也能到销售页面和其它网友交流。可以说,网上买书已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消费行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这三个阶段,均能扩大读者对图书周边信息的掌握量,使得阅读变得立体起来。
但这并不能表明,买书的“好时代”就是阅读的“好时代”。事实恰恰相反,在网络售书竞争热闹的背后,掩藏着种种有关阅读的危机,我们或许面临着一个读书的“坏时代”。围绕买书方便这个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图书销售小环境,很有可能破坏阅读改变生活、助人思考的大环境。我们分析一下原因,会很容易发现:
网上书店在制造着浮躁的阅读氛围。在网上书店的首页以及其它页面的重点位置,永远是畅销书的天下,而这些畅销书,多是迎合读者娱乐趣味、没有多少营养含量的速朽书、垃圾书。受利益因素驱使,网上书店和畅销书商通过网上销售平台,建立了合谋的关系,书商自己购书打榜或者组织枪手撰写垃圾评论制造图书销售火爆的假象,这些做法已是业界公开的秘密。
网上书店相互之间的血拼,殃及了作者的利益。据媒体报道,多家出版单位给网店的折扣要比实体书店高,通过网店销售出去的图书,作者的版税会被折半兑现,换句话说,网上书店的低价营销,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牺牲作家版税的基础上的,而当这种事情成为普遍现象,无疑会大大影响作家创作的积极性,网上书店也由作家的福音变成了作家的吸血鬼。
读书的“好时代”,应该由负责任的出版商、良好的阅读社会氛围、高素质的读者共同组成,过于强调图书的商品属性,让网上书店多了些铜臭,少了些书香。网上购书成为一种被促销风暴裹挟的非自觉行为,让阅读成为一种跟风,不少读者已经迷失了阅读的本意。如果做个调查,“网上买的书你全部读完了几本?”不知道答案会怎样,但的确有很多人买书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买到的书放到书架上之后便再也没有翻阅过。
当然,从其他渠道买来的书,读者也不见得每本都仔细阅读,在倡导快阅读和轻阅读的时代,读书氛围的破坏,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读书氛围和社会氛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是疲于奔命、心态浮躁,根本没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多读几本好书,而买书,或许只不过是他们表达想读书愿望的一种方式而已。
与买书的“好时代”截然相反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正在面对的读书的“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