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传”越来越多,如何消除公众疑虑?


      近日关于两则“谣传”的新闻,似乎让公众饱受“欺骗”之感,与此同时,更让公众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该相信谁!
      日前新民网报道,12月18日,有网友在论坛发帖称,常州官二代女记者开车碾死15岁少年,下车后不顾伤者冷漠打电话求助,让人气愤。但警方在查证后否认了这一说法,并称“此说”纯属谣传。
      此前曾热炒了一把的“化学火锅”事件,12月22日的北京晚报刊文——《中烹协首度回应“化学火锅”事件:纯属谣传》。文中说:“飘香剂+辣椒精+火锅红=底料。正是‘北风起,火锅香’的时候,但近日媒体曝出麻辣火锅底料中添加飘香剂等化学添加剂事件,难免让市民对火锅安全心存担忧。今天上午,中国烹饪协会火锅专业委员会公布中国火锅企业食品安全状况,显示占全国市场7成份额的100家知名火锅企业底料检查100%合格。这也是中烹协火锅专业委员会针对时下“化学火锅”事件首度作出回应。
      文中还指出:“‘市场上80%火锅含有违规添加剂’,这种说法纯属谣传”,中烹协副秘书长乔杰介绍说,今年10月到11月,中烹协组织专家对部分火锅企业的厨房、餐厅、物流配送中心进行了抽查。此次调查以100家国内知名的大型火锅品牌连锁企业为样本,涉及火锅餐饮门店9000余家(包括直营店及连锁店),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在此次调查中,中烹协要求企业提交相关资质文件、食品检验报告、底料检验报告以及第3方检测报告,并随机对100个品牌企业中的门店、后厨、中心厨房、底料生产厂进行了实地调查。抽查结果显示,底料检验报告、调味品质检报告全部都合格。调查还发现,这些企业均设有食品安全管理员,其中设有专职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占63%,兼职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占37%。”
      此前媒体报道是“市场上80%火锅含有违规添加剂”,后来的“全国市场7成份额的100家知名火锅企业底料检查100%合格”。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呢?这似乎又让人想起,这一差别跟不久前关于“蘑菇增白剂”事件非常雷同呢?
      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科学探究班”的小学员张皓在老师指导下,在农业大学的微生物实验室对市场上的蘑菇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市场上九成鲜蘑菇被增白剂污染”。而人民日报发布的《小学生发现鲜蘑菇被荧光增白剂污染 北京市回应》的文中称: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对北京市场销售的蘑菇荧光增白物质进行了专项监测。在东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昌平等区县的13家超市、市场共抽取132个样本,其中,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检测合格率为97.73%。
      为什么官方数据跟非官方的数据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公众又该相信谁呢?如何才能消除公众的疑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