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中国名声雀起之后,若干年内,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无有出其右者,直至有“八十年代看深圳”之说。深圳模式一度是中国的标杆与方向。
但近些年来,深圳模式已疲态明显,出了外向型经济先导的光环外,它在对腐败的治理、对民生的改善方向都乏善可陈。尤其是前市长那样的无耻败类竟然能红极一时,让深圳模式的光环尽失。
说“深圳是以牺牲了几千万的农民工人和底层劳动者,才换来了其外在的繁华,换来了少部分人的富裕。”这似乎并不过份。无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作用上,还是在人们的心理倾向上,深圳模式在中国已不再具有先导和示范性。
重庆模式是近年才开始于引起热议的。重庆就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富翁、贫苦农民、山区穷人、库区移民,城乡二元、贫富差距。重庆经济,外向型经济占12%。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之下,重庆却以15%的速度增长。重庆的高速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目的,也是发展源泉。
“重庆模式”为何具有模式的意义并与“深圳模式”相提并论,就在于它的探索对今日中国具有先导性、示范性和方向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