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在亚洲开发银行的支持下,在国内首次推出了一整套城市环境宜居评价指数体系,并对全国35个大中型重点城市的环境宜居情况作出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西安市的环境宜居综合指数名列倒数第八位。
从 “中国城市环境宜居指数排名”表上可以看到,环境宜居指数最高的是福州市,最低的是兰州市。而在超大型城市京沪广中,北京的环境宜居指数要高于上海和广州。这35个城市的排序依次为:福州、宁波、南京、昆明、北京、厦门、大连、杭州、合肥、青岛、天津、南昌、南宁、海口、成都、深圳、上海、广州、武汉、沈阳、呼和浩特、济南、重庆、郑州、贵阳、长沙、西宁、西安、银川、长春、太原、石家庄、哈尔滨、乌鲁木齐、兰州。
解读城市环境宜居指数
针对什么是城市环境宜居指数?它又包含哪些内容呢?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介绍说:“要确定城市环境宜居指数,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环境宜居性’。通俗地讲,就是要让城市的人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睡个安稳的觉,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绿色的环境中生活”。
据悉,此次项目组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构建了一套城市环境宜居指数体系,它主要由8个方面的指标组成:
⑴水环境。从水环境的压力和状态两方面考虑,主要通过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和地表水、饮用水的水质来体现。水环境指标选择了COD排放强度、废水排放强度、重金属排放强度、地表水国控断面劣 V类水质的比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污水处理率、COD去除率和城市废水二级以上处理率。
⑵水资源。由于问题集中在水资源存量和用水强度方面,水资源指标主要包括人均水资源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重复用水率和用水强度。
⑶大气环境。由于主要污染物集中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方面,大气环境指标选择了SO2排放强度、NOx排放强度、烟尘排放强度,能源消耗强度,城市空气质量在二级以上的天数,PM10年平均浓度、SO2年平均浓度、NO2年平均浓度,符合欧III标准的机动车比例,工业SO2去除率、工业NOx去除率、工业烟尘去除率。
⑷土地土壤环境。由于缺乏土壤环境监测数据,主要通过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排放两方面体现。土地土壤环境指标选择了城镇生活垃圾产生强度、危险废物产生强度、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⑸声环境。主要从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的现状考虑,选择了区域环境噪声等级声级指标。
⑹生态环境。主要从数据可得性方面考虑,选择了人口密度、地下水开发程度、耕地变化率和建成区绿地覆盖率等指标。
⑺生活宜居。主要从生活舒适度和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考虑,指标包括自来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⑻环境管理。主要从环保投入和环境信访等方面考虑,指标包括城市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率、万人环保治理人员、治理投入占 GDP的比例和环境污染信访案件解决比例。
问题和挑战
针对此次环境宜居指数评价所放映的一系列问题,专家做出了深入的分析。
一是重点流域和重点湖泊所在地的城市水环境质量亟待提高。相对来说,水环境容量较大的城市的水环境宜居指数较高,如厦门、海口、大连等城市。而重点河流和湖泊所在地的城市水环境宜居指数不高,比如黄河流域的城市,除银川排在12位,其他如兰州、太原、西安、郑州、济南等城市,均排在21位以外,其中兰州排在倒数第二位。
二是一些原先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水资源相对不足。如长沙、济南、武汉、南京、西安乃至广州和深圳等城市,水资源环境宜居指数均较低,都排在后10位。其中,长沙、武汉等城市,由于用水强度较高,重复用水能力较低,也是造成城市水资源宜居指数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工业化、资源型城市的大气环境亟待改善。大气环境宜居指数最高的是深圳市,最低的是乌鲁木齐市;超大型城市中,广州的大气环境宜居指数要高于北京和上海。从总体上看,南方城市的大气环境要好于北方城市,而工业化、资源型城市的大气环境较差,如兰州、太原和沈阳,均排在后9位。
四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压力较大。比如,京沪广的土地土壤环境宜居指数均在半数城市以外,北京排在19位,广州排在22位,上海排在27位。南京、深圳、重庆、武汉等大城市的土地土壤环境宜居指数,也均排在20位以外。
五是城市声环境差距不大。与其他环境指数相比,中国城市的声环境宜居指数差距不大,说明大多数中国城市的声环境水平接近。但出人意料的是,根据监测数据,声环境宜居指数最高的是石家庄,最低的却是被称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
六是南方城市的生态环境整体上要好于北方城市。比如,有山有水、绿化较好的南京、南宁、武汉的生态环境宜居指数排在前3位,而位于西北、华北的西安、石家庄等城市排在了后3位。特大城市京沪广由于人口密度过大、地下水开采程度过高等因素,生态环境宜居指数的排名也较靠后。
七是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生活环境要好于北方城市。例如,南京、杭州、宁波、厦门、上海的城市生活宜居指数远高于哈尔滨、兰州、太原等城市。其中,南京排在首位,哈尔滨则排在了最后一位。
八是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环境管理要好于欠发达地区城市。从总体上看,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管理宜居指数较高,如南京、北京、天津、重庆、大连、宁波、武汉、广州等城市。说明这些地区环保投入较高,重视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环境宜居综合指数较高的城市,环境管理宜居指数却较低,如南宁、厦门、青岛、海口等,它们的先天条件并不差,只要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管理,就能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环境宜居水平。
思路和对策
通过专家对这35个城市的环境宜居指数的分类比较,从中发现了一些倾向性的问题,它对我们西安市今后选择建设宜居城市的努力方向,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西安虽然这些年在城市建设和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投入,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使曲江、高新、浐灞等局部地区的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整个城市的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综合来看,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城市化不断加快,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负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在短期内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意见容易的事情。
但是从好的一些方面看,西安在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思想指引下,在城市规划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发展房地产开发等方面都在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加上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的举办,相信西安的人居环境将会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