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堵之堵


缓堵之堵

近日,北京发布了缓堵措施:摇号购新车。将年需求增长70万辆压缩24万辆,每月只发2万张车牌。被称为“史上最牛缓堵措施”。先不说这个办法是否能解决问题,单就该措施限制北京汽车总量增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能随随便便举个123来。从小的说政府的主观限制剥夺了市民购车的权利,想买车的不敢买,因为摇到号的毕竟是少数。从大的来说对消费市场、商品购买力乃至汽车工业、甚至政府的公信力都有影响。

那么面对日益拥堵的出行状况和有限的道路资源怎样解决车辆增长的矛盾呢?我认为成都的做法值得借鉴。成都的私家车号称继北京上海后的第三城,也时常拥堵,但成都的交通主管部门并没有限制私车的发展,而是在公共交通上大做文章,修地铁、开辟公交专用通道、在堵点设置上跨和下穿。交通明显改善。李冰父子面对洪水在治理都江堰中的核心经验就是疏导为主,疏淘结合、分流而治才有了今天成都平原水旱从人的富庶。堵,永远都不是办法,为政者当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