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成交量周涨27% 开发商惜售供应锐减


北京成交量周涨27% 开发商惜售供应锐减

每经记者  叶书利  发自北京

 

    在地产调控政策的边际效应下降以及通胀预期增强的双重作用下,上周(1220~12月26)北京楼市总成交量高达8869套,环比上涨27.2%

    与成交的火热相比,由于北京预售资金监管政策的发酵和惜售严重,供应量出现暴降。

 

二手房成交量创新高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上周该市楼市总成交量达到了8869套,环比上涨27.2%。其中期房住宅总成交量为3279套,环比上周的2066套上涨了58.7%,二手房成交量为5370套,创造了4月份楼市调控后的单周新高,环比上涨了13.5%

    北京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有3大主要原因推动成交量年末继续放量。首先,通胀下,市场上大量的货币量正在寻求保值增值,但苦于时下中国没有太多投资渠道,相比低迷的股市与高企的黄金价位,房产投资被迫成为首选,对冲了调控政策。其次,北京是最早出台限购政策的城市,但经过数月的政策消化,相比于其他较晚出台政策的城市,北京限购令的政策效应逐渐减弱。第三,部分热门项目在上上周末开始预售,助推了北京上周签约量的上涨。

 

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效应初显

    121起,北京开始实施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但由于政策规定的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执行时间点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北京市住建委申请商品房预售许可的日期,而非网站公示的审核日期及预告日期,因此促使大量项目提前蜂拥排队上市,导致12月份的上半月有30个住宅项目扎堆入市,也透支了不少未来上市项目资源。

    为避开预售资金监管而大量匆忙赶集的本月入市的项目中,不少项目惜售。

    以联想控股旗下的地产公司融科智地为例,其在北京的楼盘“融科钧廷”,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显示,该楼盘于122拿到预售证,“销售状态”一栏也标为“123开盘”,但1215,《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致电该楼盘售楼处时,却被告知“目前还未接到开发商开盘的具体日期,但已开始需求登记。”然而,昨日记者以媒体身份致电该楼盘售楼处时,却被告知,“楼盘已开盘一段时间了,几个专业房地产网站上的标示不正确。”但该楼盘在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的交易纪录仍为零成交。

    此外,1215拿到预售证的鸿顺园东区、1211拿到预售证的北美佳苑等楼盘皆存在类似捂盘惜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