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焦点评(10-187):佛山要有大都市气质
彭澎参加珠江城市论坛
题外话:广佛地铁对佛山是机遇还是挑战,争论的热度持续升温!许多企业称已经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广州商家来抢客了。但是佛山商家为什么一味采取守势呢,也可以向广州发展啦!
当年外资家电进入中国,最后的结果是,广州放弃了家电,转而发展汽车等产业;佛山则成为中国最大家电制造业基地之一。因此,佛山人有危机感是好的,关键是要拿出办法来,将“危”化为“机”。
彭澎:當新鮮變成了習慣,一切都已經改變了,大家把握這個改變的機遇。
地铁时代机遇大于挑战
2010-12-25 来源:珠江时报
广佛专家纵论“佛山地铁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建议佛山做好特色文章
本报讯(记者
占文平)
昨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室、市发改局、市社科联、佛山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珠江城市论坛“佛山地铁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在市城市规划建设展馆举行。
与会专家认为,面对地铁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佛山应做好特色文章。
地铁时代不能被动防守
曾创作了《外来媳妇本地郎》、《乘龙怪婿》等剧本的郑琨出席昨日论坛,他现场爆料:自己在地铁附近开了家小店,广佛地铁开通后客人多了50%,都是佛山过去的。
地铁究竟把我们送往温暖和煦的春天,还是吹凛冽寒风的冬天?对此,与会人士一致认为,地铁时代于佛山,机遇总体大于挑战。广州社科院研究员、广州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说,地铁是双向的,人可以流向广州,当然也可以流向佛山。“我觉得这里面还是有很多机遇,关键是我们不要采取简单的、被动的守势。”彭澎说,广佛地铁仅是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的开始,今后还有很多,最终将实现珠三角一体化。届时庞大的人流和物流,将是所有人的机遇,关键看能否抓得住。
尽早做好沿线规划
彭澎强调,广州在七八年前就已经做好了地铁沿线开发的规划,建议佛山也尽早做好地铁沿线商业规划,并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关键在于做出特色”。他还认为,祖庙商圈和千灯湖商圈是目前值得重点打造的。
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广东商学院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林仲豪说,现在在地铁沿线难以吃到正宗地道的顺德菜、南海菜,建议政府和商家共同做好“吃喝玩乐”的文章,“先留住本地客,接着想办法留住在佛山的广州人,最后再来吸引广州人”。
与会专家建议,佛山可将功夫、陶瓷等文化,以体验式开发出来,吸引广州乃至珠三角人过来,并将美食等资源整合进去。而郑琨说,一部《叶问》让叶问瞬时家喻户晓,佛山可考虑在现代影视中多宣传自身文化。
来源: 顺畅网—珠江商报 时间: 2010-12-25
广佛同城化进程中 要有大都市人气质
《珠三角规划纲要》聚焦“佛山地铁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本报讯 记者王晓琦报道:《珠三角规划纲要》大家谈第九期昨天聚焦“佛山地铁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专家纷纷表示,广佛地铁的开通给佛山人生活带来提速的同时,也给佛山的方方面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广州社科院研究员、广州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在论坛上指出,广佛地铁的开通让广佛实现无缝对接,广佛地铁的合作模式今后在珠三角其他城市将会出现。广佛地铁的开通让佛山搭上了广州都市化的便车,如果广佛之间的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可能珠三角城市之间的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在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中,广佛地区是先行先试的试行点,佛山位于广佛肇经济圈核心,因此,佛山在打造整个珠三角西岸经济圈的前景更加美好。对于广佛地铁给佛山带来的挑战,彭澎认为地铁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关键看佛山怎么利用。他特别提出,在广佛同城化进程中,对佛山市民来说,更要有大都市人的气质,这就对佛山的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会的市民也纷纷发言,有市民建议广佛地铁沿线的商业规划要配套和进一步完善,同时应加快完善地铁站点的交通配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