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烟草公司主导“控烟”想到的......


烟草专卖局(也就是烟草公司)主导“控烟!”,卖东西的说“我的卖东西有毒,你们不要买啊”,你相信吗?反正我不相信!控烟与反控烟,谁在操纵市场?

众所周知,烟草企业缴纳的消费税占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的比例,但是作为政府除了财政、税收还有老百姓的健康问题,这两只手如何平衡,要有法律和施政措施来保证。但是很遗憾,政府除了有一个“公共场所不许吸烟”的规定,没有任何强有力的措施。即使是“公共场所不得吸烟”的规定,也存在“谁来执行、罚款还是教育、罚款罚多少”等等诸多问题。把这样一个没有清晰执行措施的“举措”,交给谁管?没有任何部门,只好交由烟草专卖局。从理论上说,烟草专卖局可以通过“控制香烟市场投放量”等办法,控制市场供给;但是,控制的总量到底是多少,如何控制?有没有只控制外地烟、不控制本地烟,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合适吗?

由此,想到另外一件事情:

国家规定所有建筑物验收,都要通过“消防验收许可”才可以办理其他证件。这在法律上是绝对必要的!上海11.15大火,已经给我们太多的警示。然而,事实上呢,在基层消防验收方面,如果你不从指定的“安防公司”采购消防器材,你的消防验收很难过关;而且,即使是这样,还要进行多轮的公关和环节疏通!这就导致很多人、很多企业,根本不重视消防,反正我从你那里买的东西、又是你验收,就是花钱呗!宁愿花在“公关”上,确保“验收合格”,不愿意多花钱真正的把消防做好!这是否是现在消防存在问题的根源呢?

其实,部门“垄断”、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的事情还有很多,房地产行业是有一个例子。

试问:哪一家房地产企业“拿地”的时候没有公关?抛开法律、环境等因素,如果没有政府领导首肯,你的项目能落地吗?一个房地产企业,从项目动议开始,到项目开工,要经过政府的几十个部门、关卡、红印章,这期间每个人都可以给你“踩煞车”,至少给你减减速。任何人给你踩煞车,你都要自己去“做做工作”,什么意思?“做工作”的意思你知道、他知道、我知道、地球人都知道。那么,这些被“做做工作”的人,就那么的“执法必严”吗,只有天知道。所以,中央的调控为什么不见效、为什么地方不给力,是不是因为大家都被“做好工作”了,也只有天知道。

从控烟、到消防验收、到房地产项目审批,人民政府的红色政权被“灰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