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襄樊改名襄阳 中华民族心理秩序重建的战争值得纪念地


  襄阳之值得记忆,不仅仅在于襄阳悠久的历史,更在于这段悠久历史中那场涉及当时中华民族两个成员民族,其中一宋,一元,其中宋为华夏而元为“蛮夷戎狄”之“野蛮人”之间发生的长达七年的襄阳之战。这是当时两个民族的对决,也是决定后来乃至今天中华民族心灵秩序的一场战争。在襄樊回名到“襄阳”之际,为纪念之,特写上诗歌以纪念。

贺襄樊改名回到“襄阳”

 

常忆杜甫喜欲狂,悦下襄阳向洛阳。

荆襄九郡三国争,诸葛住籍还迷茫。

关羽赳赳雄壮势,白衣渡江麦城亡。

更忆宋元七年战,华夏与夷在较量。

误国似道非正道,从此再无屏狼障。

城破国破投海日,枉费忠心文天祥。

丹青至今何所在?忘却岳飞红满江!

虽有大明复华夏,终又落入满清邦。

于是辛亥又革命,再有泽东立国昌。

 

而今襄樊回襄阳,我知阳气已南方。

本是黄河常泛滥,曾育中华礼仪邦,

一河一江二条龙,哺育中华先后上。

黄河歌罢沉吟后,而后文明看长江。

贺喜冬日有温暖,襄樊加日名热强。

此一改名可定名,北看南阳是帝乡。

射雕英雄谁英雄?绝非野蛮小儿郎!

金庸也只是金庸,宣扬都是打砸抢!

需知华夏何长恃?天心地心民心强!

恢弘伏羲文明者,灵明心学一万邦!

襄阳襄阳何襄阳?日月丽天扶族忙!

群阴宵小震撼处,灵明文明曦始张!

瞬间薄雾驱散后,满目清新此霞光!

无言暖日太温暖,徜徉此间是天堂!

天堂先一神州地,四海效学大同刚!

万圣临凡本能现,亿兆俗众各自忙,

万千能量交易得,家国天下一心房!

安得万众不开心?哈哈大笑甜蜜长!

 

   

   今天的世界人类,更是站在两个文明的交接口:世界人类是站在两个文明的交接口处的人类,即将作别已经流行4200年的魂魄文明而迎接来灵明文明,现在在灵明文明的曙光晨曦阶段。魂魄文明,人类如同生长在黑夜,圣贤神哲如同黑夜之中一盏盏明灯,但整体是黑暗的世界;灵明文明内,人类如同生长在白天,虽偶尔阴云可有,但整体光明。

 

  襄阳,是于700年前发生历史上襄阳是著名的宋元大战的交锋之地,该战争的成败涉及到当时两个民族的两种命运,而不幸的是南宋失败了;而今天来说,幸运的是,南宋失败了,于是我们的民族心胸变得更大博大而包容了,一个中华民族逐步被民族成员的民族单元互相的“打杀、攻击、防守”而逐步成了一个民族,一切强力的征服者最后都融入了华夏文化的正统里面,再也分不出“你”,再也不分出“我”来!

  襄阳大战的失败,敲响了南宋王朝灭亡的丧钟,也吹响了中华为原来华夏所不屑的“蛮夷戎狄”之“野蛮人”统治整个中华大地的先河。后来满清入主华夏,在一贯奉行逆来顺受的中华文明传人看来,已经相对于鞑子来说是更不那么难以接受了。此战是中华民族民族心理重建的一个开始--如同被男人强奸一次的女人,第二次强奸而后反而生出“一家人”的感觉了.这是中华民族或者曰:华夏族 接受异族统治而民族变得更加宽容、博大乃至后来、今天接受西方思想的交融融合而达到世界统一的心理接受能力的考验开始。

   特别关注:是日,陈水扁赴台北监狱服刑 编号1020至少坐牢11年:一个国家,就是要有敢于为建设清廉政治而把最高领导人送到监狱的气魄,于是可以实现无一人敢于贪污腐败而政治净化的环境而取得官民一心;一个国家领导人就要有敢于舍弃一切私欲而甚至因为一点私欲而把自己送到监狱或跳楼自杀的勇气,于是民心可挽救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襄樊市居汉江中游,被汉水分为南北两城,南为襄城,北为樊城,襄樊系襄城、樊城两城合称。而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该市即以古襄阳、古樊城为中心。1952年设襄樊市,属襄阳区专员公署,1979年省辖。1983年起,襄樊市辖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级市,谷城、南漳、保康3个县,襄城、樊城 、襄阳3个城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鱼梁州旅游经济开发区3个开发区。

  襄樊市土地面积1.97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为588.88万人。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1201亿元。 襄樊是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还曾在CCTV中国魅力城市评比中,入围“十大魅力城市”。境内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36处,其中古隆中为国家级4A风景区。

   历史中的襄樊乃天下重地,繁荣之所。襄樊建城史可追溯到2800多年以前的西周时期。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治所。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湖广之形势,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

   在中国地理大格局中,对襄樊的经营与图治,已超出了局部地域性而具有了全局性的战略意义。襄樊不仅是我国古代的政治重心,更是南北经济区域中心。襄樊交通发达,水陆便利,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域内山河秀丽,物产丰富,是商家必争之地。襄樊还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汇合点,文化繁盛,名人荟萃。战国楚辞赋家宋玉、东汉文学家王逸生于宜城;更始帝刘玄、光武帝刘秀出自枣阳;唐宰相张柬之、清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生于襄阳,这里还孕育了伍子胥、王粲、庞统、杜甫、孟浩然、皮日休、米芾等等风流人物。“江山留胜迹,骚人赋华章”,现存有隆中、白水寺、米公祠、水镜庄、鹿门寺、岘山等一大批风景名胜古迹,襄樊以其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让海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历史上襄阳是著名的宋元大战的交锋之地,成败既是南宋灭亡的丧钟敲响之地,也吹响了中华为原来华夏所不屑的“蛮夷戎狄”之“野蛮人”统治整个中华大地的先河。后来满清入主华夏,在一贯奉行逆来顺受的中华文明传人看来,已经相对于鞑子来说是更不那么难以接受了。此战是中华民族民族心理重建的一个开始--如同被男人强奸一次的女人,第二次强奸而后反而生出“一家人”的感觉了.这是中华民族或者曰:华夏族 接受异族统治而民族变得更加宽容、博大乃至后来、今天接受西方思想的交融融合而达到世界统一的心理接受能力的考验开始。

   1258年(南宋宝六年)2月,蒙古大汗蒙哥(元宪宗)亲率御营亲兵10万,分三路进攻四川,连克南宋许多州县,兵临钓鱼城下。蒙哥由于入川以来连连获胜,根本不把钓鱼城放在眼里,并狂妄宣称:“不出一月,我将踏平钓鱼城。”可是,从1259年2月起,蒙哥亲自指挥蒙古军数次进攻,损兵折将,连总帅先锋汪德臣也毙命于钓鱼城下。7月,蒙哥这位横扫欧亚无敌手、使欧洲人闻之哆嗦的“上帝之鞭”也折于城下。蒙哥死后,成吉思汗的子孙为帝位争斗,而在其后,逐步确立了忽必烈的领袖地位。

   1268年,忽必烈纳宋降将刘整,下决心拿下襄阳,而后浮汉入江,直趋临安。九月,忽必烈派都元帅阿术、刘整率军围攻襄樊。针对宋军长于守城和水战的特点,蒙古军依据襄樊宋军设防在城西,便南筑堡连城,切断城中宋军与外界的联系,完成了对襄樊的战略包围。阿术还建立水师,以防备宋水师援襄—刘整造船5000艘,并日夜操练,以改变战术上的劣势。

   蒙古军修筑的鹿门堡、白河城使襄阳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宋军几次反包围,都归于失败,伤亡惨重。1269年七月,宋将张世杰率军自临安来援,与蒙古军大战于襄城外围,被阿术打败。八月,宋将夏贵率军救援襄阳,遭蒙古军和被改编的汉军夹击,兵败虎尾州,损失2000人及50艘战船。1270年春,襄阳守将吕文焕率军出城攻万山堡,阿术诱敌深入,而后令部将张弘范、李庭反击,宋军大败,退回襄阳。九月,宋援军范文虎水军又为蒙古水陆两军击走。翌年初,元气恢复的范文虎卷土重来,阿术亲率大军迎击,宋军大败,损失战舰100余艘。3年中,宋蒙双方在襄樊外围反复争夺,宋军终未能突破包围圈。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随即采取措施加紧对襄樊的围攻。1272年初,元军对樊城发起总攻,三月,阿术率军攻破城郭,增筑重军,并进一下缩小了包围圈,宋军退至内城坚守。四月,宋名将李庭芝招募荆楚等地民兵3000人,派张顺、张贵兄弟率领驰援襄阳。临行前张顺激励士卒说:“此次援襄任务艰巨,人人都要有必死的决心和斗志。你们当中若有人贪生怕死,就请趁早离开,免得影响大家。”3000士卒群情振奋,皆表示愿拼死报国。五月,张顺、张贵在高头港集结船队,每只船都安装火枪火炮,结成方阵,备好强弩利箭,张贵突前,张顺殿后,驰入元军重围。在磨红滩,3000勇士强攻密布江面的元军舰只,将士先用强弩射向敌舰,靠近后再用大斧猛砍敌人,元军被杀溺而死者不计其数,张顺、张贵军冲破层层封锁,如愿进入襄阳城中。这一行动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襄阳军民抗敌的信心。张顺在这次战斗中战死,几天后,襄阳军民在水中找到他的尸体,只见他依然披甲执弓,怒目圆睁。军民怀着沉痛和敬佩的心情安葬了他,并为之立庙祭祀。

   张顺、张贵带来的大批军用物资缓解了襄阳危机,但在元军重重封锁下,形势仍很严峻。张贵与郢州殿帅范文虎相约南北夹击,打通襄阳外围交通线。范文虎率5000精兵驰龙尾洲接应,张贵率所部出城会合范文虎。张贵按约定日期辞别吕文焕,率部顺汉水东下,临行检点人数,发现少了一名囚犯军令而遭鞭笞士卒,他知道计划已泄露,决定迅速行动,在元军采取措施前实现与范文虎会师。张贵军趁夜放炮开船,突出重围。阿术忙遣数万人阻截,封死江面。张贵军接近龙尾洲时,遥见龙尾洲方向旌旗招展,战舰无数,张贵以为是范文虎之接应部队,遂举火晓示,对方即迎火光驶来。等至近前,张贵才发现:哪里是什么范文虎,尽是元军,他们接宋军叛卒告密,早占领了龙尾洲,专等张贵。于是两军在此处展开激战,由于元军是以逸待劳,宋军是长途跋涉,极度疲惫,结果宋军失败,张贵被俘,不屈就义。元军令四名宋降卒抬着张贵尸体到襄阳城下昭示宋军开城出降,吕文焕杀掉四个降卒,将张贵与张顺合葬,立双庙祭祀。

   1272年秋,元军为了尽快拿下襄樊,决定先攻樊城,襄、樊唇亡齿寒,樊城一失,襄阳即指日可下。1273年初,元军从三个方向进攻樊城,忽必烈又遣回回炮匠至前线,造炮攻城。元军烧毁了樊城与襄阳间的江上浮桥,使襄阳宋军眼见樊城危急却只能望江兴叹。刘整率元军战舰抵达樊城城下,用回回炮击塌城西南角,元军弃岸鼓噪而入城内。宋将牛富率军与元军展开巷战,终因势孤力单,牛富投火殉国。另一宋将天福见城告破,痛不欲生,拒降元军,也入火自焚,樊城失陷。

    樊城沦落,襄阳更加危急。城中军民拆屋作柴烧,苦苦支撑。吕文焕数次遣人突围而出向朝廷告急,但宋朝奸相贾似道当权,对告急置之不理,却在皇帝耳边大言“天下太平”。1273年二月,元骁将阿里海牙炮轰襄阳城。由于孤立无援,敌人攻势猛烈,城中人心动摇,城中将领纷纷出城投降。吕文焕自感大势已去,遂开城投降。

  附:

   张惟孝—

  襄阳籍的南宋抗元名将,字仲友,襄阳人。长六尺,通《春秋》,下第,乃工骑射。城中乱,争出关,惟孝拔剑杀数人,趋白河,见一舟壮钜甚,急登之,舟人不可,惟孝曰:“今日之事,非汝即我,能杀我者得此舟。”众披靡,遂以舟达郢州。兵乱,奔沙洋,别之杰为帅,尽隘诸湖不泄水,惟孝令二人贾服前行,密窥隘兵,曰:“易与耳。”乃与十骑,衣黑袍,假为敌兵,曰:“后队亟至。”守隘四五百人悉溃,舟趋藕池。开庆元年,卜居江陵,至沙市,众舟大集,不可涉。顷有峨冠张盖,从者数十,则宣抚姚希得之弟也,今曰:“敢有争岸者投水中。”惟孝睥睨良久,提剑驱左右而出,举白旗以麾,令众船登岸,毋敢乱次。干官钟蜚英见而异之,以告唐舜申,舜申曰:“吾故人也。”具言惟孝平生。蜚英谓曰:“今日正我辈趋事赴功之秋。”惟孝不答,又叩之,则曰:“朝廷负人。”明日,蜚英导希得罗致之,宴仲宣楼,蜚英酒酣曰:“有国而后有家,天下如此,将安归乎?”惟孝跃然曰:“从公所命。”乃请空名帖三十以还。逾旬,与三十骑俱拥甲士五千至,旗帜鲜明,部伍严肃,上至公安,下及墨山,游踏相继。希得大喜,请所统姓名,惟孝曰:“朝廷负人,福难祸易,聊为君侯纾一时之难耳,姓名不可得也。”时鼎、澧五州危甚,于是击鼓耀兵,不数日,众至万人,数战俱捷,江上平。制使吕文德招之,不就而遁,物色之不可得,或云已趋淮甸,后不知所终。
  元人论曰:宋之辱于金久矣,值我国家兴师讨罪,声震河朔,乃遣孟珙帅师夹攻,遂灭其国,以雪百年之耻。而珙说礼乐、敦诗书,诚寡与二。杜杲、王登、杨掞、张惟孝,思以功名自见,虽所立有小大,皆奇才也。陈咸不从逆曦,虽不能死,然理财于丧乱之余,蜀赖以固守,岂不贤于匹夫而莫经沟渎者哉!